徐芳森,年夫照,王运华,孟金陵
S311
国家八六三计划 ( 2 0 0 2AA2 2 2 3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0 13 0 5 49)资助项目
Xu Fangsen Nian Fuzhao Wang Yunhua Meng Jinling
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10个拟南芥生态型对缺硼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0个拟南芥生态型在硼正常条件下的硼含量、株高、有效分枝数等各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缺硼处理。缺硼处理无效分枝多,呈丛枝状,“花而不实”,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周期,均无经济学产量。然而,不同拟南芥生态型之间对缺硼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严重缺硼条件下,苗期201和204两个生态型的忍耐性最强,209和202次之,而207最差。抽签期202和209仍然保持较强的抗性,而201和204表现为敏感,说明拟南芥硼高效极有可能受多基因控制,而且在不同的生育期表达。上述结果说明通过扩大拟南芥的筛选规模,确定合适的硼的筛选浓度,从拟南芥筛选获得典型的硼高效的生态型是可行的。
The response of ten Arabidopsis ecotypes to boron (B) deficiency was studied with soil cultivation experiment.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onomical traits, such as B content, plant height, the number of branches, of the ten Arabidopsis
徐芳森,年夫照,王运华,孟金陵.不同拟南芥生态型对缺硼反应的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2):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