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31(1):100-105.DOI: 1000-2421(2012)01-0100-06
摘要:将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外膜蛋白(OMP) 和菌体脂多糖(LPS)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健康青鱼。在免疫1、2、4、7、14、21、28 d后进行外周血的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细胞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3种免疫原均可诱导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免疫应答早期(第1周)主要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第4 天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PP、PI值依次分别为39.84%、46.53%、41.59%及3.94、4.26、3.77;随后则是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第21 天淋巴细胞数量和抗体效价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426.67、1∶341.33和1∶213.33。免疫28 d后活菌攻毒的结果表明,OMP组的免疫保护率为75%; LPS组为67.8%,均明显优于F-AH组(50%)。可见3种免疫原均能通过促进青鱼血细胞增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特异性抗体等方式增强机体的免疫保护力。
2011, 30(1):34-38.DOI: 1000-2421(2011)01-0034-05
摘要:将体质量基本一致的健康1日龄AA肉鸡3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饲养在环境管理条件不同的2个鸡舍中。通过定期测定气载细菌、真菌、内毒素等气溶胶的含量和新城疫抗体水平与免疫器官指数等肉鸡免疫方面的功能来研究不同的养殖环境对商品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微生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新城疫抗体水平高于试验组,在35、42、49日龄时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只的脾脏指数显著降低,胸腺指数极显著降低,法氏囊指数降低不明显。由此可见,鸡舍环境质量差、微生物气溶胶含量高,对鸡体的ND抗体效价和免疫器官的发育功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故而,保持饲养环境良好的清洁卫生条件,是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之一。
2011, 30(5):631-634.DOI: 1000-2421(2011)05-0631-04
摘要:利用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增殖斑点叉尾鮰病毒,然后将经过超速离心纯化的病毒免疫4周龄BABL/C雌鼠。每2周免疫1次,第4次免疫2周后,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抗体效价,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与病毒孵育试验检测所制备多克隆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为1∶25 6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同时与病毒的孵育试验证明该多克隆抗体具备中和活性,能够有效阻断斑点叉尾鮰病毒对细胞的感染。
2007, 26(3).
摘要:试验鱼以投喂饲料的不同和是否注射抗原共分为10组,即免疫组:A、B、C、D、E组,免疫对照组:a、b、c、d、e组,饲料对照组:A、a组.饲料试验组B、C、D、b、c、d、e组.其中,饲料对照组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饲料试验组分别以双低菜籽粕和普通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B、b;D、d)和100%(C、c;E、e)的豆粕蛋白,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补体(C3,C4)含量、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从免疫后21 d开始,饲料试验组E、e、C、c组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显著低于相应饲料对照组;在49 d,D、d组的部分免疫指标也显著低于相应饲料对照组;B、b组和相应饲料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变化.免疫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相对应的投喂相同饲料的免疫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