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吸附苯系污染物的作用机制

      2024, 43(3):282-292.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4.03.030

      关键词:生物炭低温空气氧化苯系污染物量子化学吸附机制
      摘要 (258)HTML (73)PDF 3.96 M (714)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明晰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吸附苯系污染物的作用机制,以竹屑为原料、CaCl2为活化剂,通过两步活化法制备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并综合吸附试验、炭结构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计算,解析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吸附苯酚、苯胺、对苯二酚、对硝基苯酚等4种苯系污染物的过程与行为。结果表明: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对苯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受生物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协同作用影响,生物炭通过微孔结构的孔隙填充作用在空间几何尺度调控苯系污染物的吸附存储过程。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后,氧原子以羟基、醛基和羧基的形式赋存于生物炭碳骨架表面,从电子尺度影响碳骨架的电子结构排布、改变碳骨架与苯系污染物间的吸附位置及作用类型,通过静电引力及氢键等作用,显著增强生物炭对苯系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其中,羟基和羧基的氢原子作为氢键的供体,醛基的氧原子作为氢键的受体。

    • 水涝胁迫对草石蚕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涝性评价

      2023, 42(1):66-74.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3.01.009

      关键词:草石蚕水涝胁迫生理特性抗涝性评价
      摘要 (733)HTML (195)PDF 1.65 M (1011)收藏

      摘要:以3个草石蚕(Stachys sieboldii Miq.)品种为试材,研究水涝胁迫对草石蚕生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草石蚕的抗涝性进行评价,以期为草石蚕抗涝性鉴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随水涝胁迫时间延长,3种草石蚕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鲁引1号”和“赣引1号”的脯氨酸(Pro)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贵栽1号”Pro含量则一直升高;“鲁引1号”和“贵栽1号”的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赣引1号”则一直升高;随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草石蚕的MDA含量均一直增加。相关性分析发现草石蚕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不一致。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抗涝性综合评价,3种草石蚕的抗涝性为赣引1号>鲁引1号>贵栽1号。

    • 油菜联合直播机种床松旋装置设计与试验

      2019, 38(6)-138.

      关键词:种床松旋装置; 种床带; 类深松; 旋耕; 油菜; 联合直播机
      摘要 (676)HTML (0)PDF 2.04 M (1316)收藏

      摘要:针对冬油菜机械化播种时种床带土壤板结严重导致油菜产量下降的问题,开展油菜联合直播机种床松旋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制一种实现种床带浅松作业的类深松铲,通过分析类深松铲触土刃口力学特性,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基于提高种床带作业质量目的,以工作幅宽为2 000 mm的2BYM6/8型油麦兼用精量联合直播机为试验平台,确定种床带为IT245旋耕刀片、非种床带为IT225旋耕刀片,以类深松铲为主要工作部件,类深松铲的布局以“前四后二”的排布方式开展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浅松旋耕联合作业后,种床带浅松深度为229.4~239.4 mm,旋耕深度为124.8~139.2 mm,耕深稳定性达90%以上,厢面平整度为25.71~27.14 mm。田间试验作业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油菜播种农艺要求。

    • 根结线虫引起的植物根结形态与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2010, 29(2):251-256.DOI: 1000-2421(2010)02-0251-06

      关键词:根结线虫; 根结 结构; 内含物
      摘要 (1195)HTML (0)PDF 234.85 K (5841)收藏

      摘要:植物根结形态和根结内巨型细胞的数目以及大小由植物-根结线虫互作体系共同决定。 通过比较常见的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根结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可将根结分成单根结和重根结2种类型,并将根结线虫引起寄主植物形成根结的发展过程分为诱导、发展、成熟和衰败4个阶段。根结内含物成分与正常根尖细胞的内含物有较大的差异。植物细胞分裂周期基因、细胞有丝分裂激酶、细胞壁裂解酶基因以及水通道蛋白基因等与根结的结构及内含物密切相关。笔者以根结线虫引起的植物根结为线索,将过去的根结形态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目前取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对根结的形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评述。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