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42(2):115-122.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3.02.015
摘要:为明确检疫实蝇害虫南亚果实蝇(Zeugodacus tau Walker)雌成虫的肠道优势菌株种类及它们对南亚果实蝇取食能力、营养状态和生殖力的影响,通过平板分离与分子鉴定技术进行可培养菌株的分离与菌种分析,进一步进行抗生素处理与肠道优势菌株回补处理,检测南亚果实蝇取食量、血淋巴氨基酸含量和产卵量。结果显示:清除肠道细菌可显著降低南亚果实蝇雌成虫的产卵量、取食量和血淋巴氨基酸含量,降至正常雌成虫(无抗生素处理,对照)水平的34.9%、43.2%和60.8%。鉴定出的9种可培养菌株,分别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主要分布在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而其中的优势菌株为Enterococcus sp. ZYY 2-97(57.41%)和Bacillus sp. ZYY 1-83(17.59%)。回补ZYY 2-97和ZYY 1-83菌株后南亚果实蝇雌成虫的总产卵量分别显著恢复至对照的75.00%和86.98%,取食量显著恢复至对照水平的117.53%和117.85%,而血淋巴氨基酸含量显著恢复至对照水平的94.80%和87.81%。以上结果表明,肠道细菌可通过调控南亚果实蝇雌成虫的取食能力和营养状态而影响宿主生殖力,而且其中的优势菌株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0, 29(6):687-691.DOI: 1000-2421(2010)06-0687-05
摘要:采用持续高温(30 ℃和33 ℃恒温)饲养生长24 h后的短管赤眼蜂和不同质量浓度四环素(四环素+30%的蜂蜜水配成)喂养成虫的方法,观察各处理对孤雌产雌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 Riley)性别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短管赤眼蜂由原来的完全孤雌产雌变成了完全孤雌产雄,并只出现少量雌雄嵌合体(数量不到1%),其产卵量也比未处理的显著降低,说明高温能将短管赤眼蜂体内的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完全并快速杀死;用1 、10、 100 mg/mL 3个质量浓度的四环素对完全产雌孤雌生殖的短管赤眼蜂连续处理8代后,每代均出现少量的雄蜂和雌雄嵌合体,且随着处理代数的增加,短管赤眼蜂平均产卵量开始有下降的趋势,在F2代达到最低,随后又呈上升趋势,在F7 和 F8代平均产卵量甚至高于F1代,各处理代产卵量较不处理代F0均显著降低。
1990(2).
摘要:本文对武昌南湖149尾雌性花Ⅳ期卵巢的个体绝对生殖力(r)和个体相对生殖力(r/L.r/W_n)的研究结果表明:花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呈曲线相关,其回归方程为r=2399×10~(-5)·L~(4·500);与纯体重的关系则为直线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r=181W_n-2257;花个体相对生殖力(r/L)随体长、纯体重的增长而增长:个体相对生殖力(r/W_n)与体长、纯体重的关系则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花个体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r/L)与年龄、成熟系数、鱼卵直径不同程度地呈正相关关系。花个体绝对生殖力的年增长率与绝对增长数以2冬龄为最高,3冬龄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