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2(2):44-49.DOI: 1000-2421(2013)02-0044-06
摘要: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湖北省稻田杂草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水稻田杂草有138种(含变种),隶属于46科、94属,其中优势恶性杂草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等6种,区域性恶性杂草有11种,常见杂草有24种,一般杂草有97种; 恶性杂草是湖北省稻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各地区主要形成稗+鳢肠+空心莲子草、稗+千金子+鳢肠或稗+鸭舌草+异型莎草的杂草群落; 鄂北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较高,而武鄂黄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的均匀度相对较低; 从群落相似性来看,鄂北地区稻田与湖北省水稻田的总体杂草群落结构最为相似。水稻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和土壤环境条件的不同,可能是导致湖北省稻田杂草发生及其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2008, 27(4).
摘要:为明确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空心莲子草密度下大蒜各生长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蒜在空心莲子草的竞争干扰下,株高、鳞茎数、根数、田间透光率、蒜薹及蒜瓣产量均随空心莲子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空心莲子草与大蒜产量损失间的关系(y=6.039lnx 0.977,P<0.001).大蒜田采用人工拔除方法对空心莲子草进行防除时,空心莲子草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5.21%,经济阈值为4.02株/m2.
2008, 27(2).
摘要: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飞蓬密度下油菜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菜在小飞蓬的竞争干扰下,单株角果数、籽粒数及产量均随其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千粒重没有显著变化.对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小飞蓬与油菜角果数(y=-72.543lnx 624.954,P<0.001)、籽粒数(y=-0.935lnx 26.682,P<0.001)、产量(y=-311.994lnx 3 167.996,P<001)以及产量损失(y=10.838lnx-10.046,P<0.001)间的关系.油菜田进行人工除草时,小飞蓬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7.99%,经济阈值为5.28株/m2.
2005, 24(2).
摘要:研究了稻草覆盖、增加作物种植密度及开沟深度等农作措施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总体控草效果可达85%以以上,使油菜株间光照强度显著上升。增加油菜种植密度,可以增强植株整体竞争能力,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也逐步提高。油菜田开沟改变了田间的水湿条件,能显著降低田间恶性杂草牛繁缕、看麦娘及茼草的发生数量。农作措施在有效控制田间杂草危害的同时,使油菜产量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