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1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茶产业链专题
    • 中国茶树遗传育种发展、创新之回顾与展望

      2022, 41(5):1-8.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1

      摘要 (3151) HTML (268) PDF 770.96 K (18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多样性、育种技术、育种基础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特别是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引领世界,并有力支撑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及成就,梳理了在茶树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 生态茶园内涵、模式及发展策略

      2022, 41(5):9-15.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2

      摘要 (3019) HTML (258) PDF 2.16 M (1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破解茶园因忽视生态建设造成的问题,提高茶园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促进新时代生态茶园的科学发展,本文对生态茶园概念的演变历程和新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就部分茶区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生态茶园模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树-次要植物块状复合、立体复合和综合复合等3种新的生态茶园模式定义及其建设要点。同时,针对生态茶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构建生态茶园理念推广应用体系、完善生态茶园技术体系、拓展生态茶园文旅服务功能、构建生态茶园碳汇方法学、建立生态茶园认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茶园发展的建议。

      • 0+1
      • 1+1
    • 我国红茶产业现状、加工进展及前景展望

      2022, 41(5):16-23.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3

      摘要 (2388) HTML (81) PDF 673.86 K (10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我国红茶加工科技水平以及促进我国红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红茶的生产、销售现状,总结了我国红茶在制品状态在线检测技术、加工装备研制、加工技术创制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我国红茶产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红茶产品品质整体水平仍偏低和风格相类似、红茶加工装备调控水平较低和标准化装备推广不足,以及红茶精准化标准化加工水平偏低等。最后从加工理论挖掘、智能化装备研发、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我国红茶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0+1
      • 1+1
    • 茶叶微生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2, 41(5):24-32.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4

      摘要 (2785) HTML (84) PDF 701.96 K (1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在茶产业中一直有应用,对茶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为更好地推动微生物在茶产业中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茶树根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内生菌、益肥微生物以及抗逆微生物对茶园土壤、茶树生长以及茶树病害的影响,总结了黑茶及其他茶类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以及茶叶卫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提出需建立茶叶微生物方向,加大茶叶微生物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推动茶叶微生物与茶科学相互融合,促进茶资源的利用与增值,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22, 41(5):33-40.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5

      摘要 (2662) HTML (533) PDF 605.45 K (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是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结合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调控复杂性状的基因变异,是研究复杂农艺性状和遗传变异最有力和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其核心是研究遗传变异和目标性状之间的关联。GWAS研究检测到的关联位点一般很少,而且关联的位点仅能解释很少一部分性状变异。本文介绍了影响GWAS的主要因素,总结了GWAS在茶叶饮料消费、茶树重要农艺性状、茶叶品质和茶树群体结构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提出了茶树GWAS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茶多酚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22, 41(5):41-49.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6

      摘要 (1761) HTML (104) PDF 914.63 K (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茶多酚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逐渐成为食品科学、营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热点。茶多酚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脂、消炎等作用,而茶多酚又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本文综述了茶多酚在体内的吸收、肠道微生物对茶多酚的代谢去向、茶多酚对肠道微生物组成的调节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降血脂、减少脂肪堆积、维持肠道屏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多酚与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对人体健康的改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0+1
      • 1+1
    • 一种黑茶自动渥堆机的研制及其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2022, 41(5):50-56.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7

      摘要 (2162) HTML (101) PDF 755.97 K (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目前黑茶生产过程中的渥堆自动化和品控问题,采用模拟青砖茶、普洱茶等黑茶品种的室内自然渥堆方法,根据茶叶吸水发热原理,提出双仓控温控湿方法,设计一种黑茶自动渥堆机,实现渥堆过程的温度、湿度、氧气自动调节以及数字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渥堆机渥堆过程温度(平均51 ℃)、湿度(61%~89%)以及茶叶含水量(从38%逐渐降低至22%)变化完全能达到黑茶渥堆的要求;利用渥堆机渥堆的茶叶能满足传统加工方法要求,并且品质稳定。安全性分析表明,使用自动渥堆机渥堆的黑茶,未检出呕吐毒素、黄曲霉素B1和玉米赤霉酮,说明该自动渥堆机生产加工的黑茶完全达到食品安全质量要求。

      • 0+1
      • 1+1
    •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的中国茶产业经济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2, 41(5):57-67.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8

      摘要 (2317) HTML (54) PDF 1019.20 K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2015-2021年中国知网(CNKI)中主题为“中国茶产业经济”的321篇研究文献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以来,国内有关中国茶产业经济研究的文献数量迅速增加,核心作者群和核心研究机构群即将形成。2015-2021年的中国茶产业经济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重点关注茶产业自身及微观主体的发展情况;二是常态化发展阶段,研究人员聚焦于将茶产业与国家重大战略相结合。最后对未来中国茶产业经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一是重点结合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开展研究;二是大疫情和消费升级背景下,聚焦茶叶生产、流通、消费和营销等环节的变化;三是要加强大数据、信息技术等与茶叶经济的交叉融合研究;四是加强茶叶微观消费市场和经营主体生产行为的研究;五是继续开展我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监测评估与分析研究。

      • 0+1
      • 1+1
      • 2+1
      • 3+1
      • 4+1
    • >柑橘优质栽培理论基础与技术创新专题
    • 机械修剪疏果提升椪柑果实品质的作用及机制

      2022, 41(5):68-76.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09

      摘要 (758) HTML (43) PDF 1.38 M (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升椪柑果实品质,以‘鄂柑1号’椪柑为材料,探究机械修剪疏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基于糖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解析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机械修剪疏果显著加快了疏果进程,极大地节约了疏果用工;机械修剪疏果显著增大了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和果皮硬度,显著提高成熟期大果比例至57%;机械修剪疏果还加快了果实转色,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至11.57%,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通过气相色谱法发现机械修剪疏果显著提高果实的蔗糖含量至52.10 mg/g;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机械修剪疏果的果实中蔗糖合成相关基因和柠檬酸降解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研究结果表明,机械修剪可以作为一种省力化的疏果方式,通过促进蔗糖合成基因和柠檬酸降解基因表达来提升椪柑果实的品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共生真菌对伦晚脐橙果实品质和根际土壤性状的影响

      2022, 41(5):77-83.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0

      摘要 (634) HTML (110) PDF 599.98 K (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对脐橙果实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对 8年生田间栽培的枳砧伦晚脐橙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caulospora scrobiculataDiversispora spurcaD. versiformis和内生真菌Piriformospora indica,分析了伦晚脐橙果实品质和根系/根际土壤性状。结果显示:接种树的根系真菌侵染率为23.2%~27.4%,比未接种树显著提高了17%~38%;共生真菌接种显著提高了脐橙坐果量、果肉质量和单果质量,分别提高了65%~152%、20%~36%和13%~34%;减少了果实硬度(22%~39%),对果实色差、纵横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因真菌菌种而异。此外,共生真菌还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有机碳、有效磷、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分别比未接种提高了23%~31%、4%~26%、53%~147%和10%~138%,但抑制了速效钾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根系真菌侵染率与果实糖组份、可溶性固形物、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和有效磷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共生真菌通过根系侵染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并通过提高土壤结构和肥力等改善土壤环境。综合分析,D. spurca对果实外观品质、糖组分以及土壤结构和肥力的促进效果最突出。

      • 0+1
      • 1+1
    • 镁肥对温州蜜柑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2, 41(5):84-90.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1

      摘要 (666) HTML (40) PDF 619.42 K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镁肥在柑橘的合理施用量并提高柑橘果实的内外品质,以20年生枳砧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设置5个镁肥水平,分别为MgO 0、100、150、200、250 g/株(记为CK、T1、T2、T3、T4),研究镁对温州蜜柑果实转色期及成熟期果肉糖酸组分、果皮色差值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镁相比,施镁能明显提高果实膨大期叶片镁含量;显著提高果实产量,且产量随镁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2019年及2020年分别以MgO 124、122 g/株时果实理论产量最高。镁肥能提高温州蜜柑果实转色期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果皮L、a、b、C值,显著降低果皮H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提高果皮亮度、彩度及纯度;但对果实成熟期果肉糖酸组分、果皮L、a、b、C值及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果实转色期,T2、T3及T4处理果实内外品质整体较好,但T4处理得分最高,果实品质更佳。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温州蜜柑果实产量最高且品质较佳的推荐施镁量为MgO 122~150 g/株,果实品质最佳推荐施镁量为MgO 200~250 g/株。

      • 0+1
    •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温州蜜柑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2, 41(5):91-97.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2

      摘要 (571) HTML (47) PDF 928.41 K (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指导微生物菌剂在柑橘的合理施用并提高柑橘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分析3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复合菌剂对温州蜜柑土壤肥力、树体营养、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微生物菌剂相比,施用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温州蜜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复合菌剂相较于单菌处理更能改善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稳定产量;不同微生物菌剂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及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通过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叶片全磷、土壤磷酸酶及速效磷是显著影响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都有改善土壤磷活化、提高土壤有效磷、促进树体对磷的吸收并最终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效果更显著。

      • 0+1
      • 1+1
    • 喷施除草剂对橘园土壤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2, 41(5):98-107.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3

      摘要 (639) HTML (51) PDF 1.41 M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3种常用除草剂(草甘膦异丙胺盐、草铵膦、精喹禾灵)对橘园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根际微生物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20年生温州蜜柑结果树为对象,检测喷施除草剂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根际微生物及果实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喷施草甘膦异丙胺盐导致橘园土壤酸化,而喷施草铵膦或精喹禾灵对土壤pH无显著影响;喷施3种除草剂均导致土壤容重增加,且对土壤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喷施3种除草剂对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速效磷等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喷施3种除草剂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显著变化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土壤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等微生物相对丰度下降以及蓝细菌门等微生物相对丰度上升;喷施3种除草剂均导致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并推迟了果皮转色。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对橘园土壤生态及果实品质有显著不利影响,应客观认识除草剂的作用并合理施用除草剂。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不同栽培模式的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分析

      2022, 41(5):108-115.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4

      摘要 (887) HTML (52) PDF 1.96 M (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筛选适于纽荷尔脐橙规模化果园的省力化和轻简化栽培模式,选取传统栽培模式、宽行窄株小冠和宽行窄株篱壁式3种纽荷尔脐橙栽培模式,对不同栽培模式和冠层下的果实进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栽培模式下的单果质量明显大于宽行窄株小冠和宽行窄株篱壁模式,上层单果质量达到(339.42±70.28) g;如不考虑层次差异,宽行窄株小冠模式的果形指数达到1.08±0.057,显著大于宽行窄株篱壁和传统栽培模式;宽行窄株篱壁模式的果实出汁率达到(51.07±3.84)%,显著高于宽行窄株小冠和传统栽培模式;宽行窄株小冠模式下,上层冠层的单果质量达(233.53±53.01) g,明显大于中层和下层;上层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中层和下层;中层的果皮厚度最大,达(0.52±0.079) cm,显著大于下层;下层的果实出汁率最高、果实Vc含量最低;中层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固酸比最低。宽行窄株篱壁模式下,上层的出汁率较下层偏低;中层的单果质量最大,上层的果皮厚度显著高于中下层。传统栽培模式下,单果质量和果皮厚度较大,上、中、下层没有显著差异,下层的果形指数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上、中、下层差异不显著;中层的固酸比最低;下层果实的Vc含量显著低于上层和中层;中层与下层的果实出汁率明显高于上层。本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果实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单果质量、果皮厚度、固酸比、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冠层层次对宽行窄株篱壁模式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对宽行窄株小冠和传统栽培模式影响较大。

      • 0+1
      • 1+1
      • 2+1
      • 3+1
    • 不同砧木靠接组合对伦晚脐橙树体营养、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2, 41(5):116-121.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5

      摘要 (685) HTML (30) PDF 689.13 K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筛选适合伦晚脐橙的最佳砧木组合,以湖北清江流域的枳砧、红橘砧、香橙砧、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5种砧木靠接组合的10年生伦晚脐橙结果树为试验材料,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砧木靠接组合对伦晚脐橙树体营养、生长发育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枳+香橙砧和香橙砧对铁、铜和锌的吸收效率高于其他的砧木组合,红橘砧和枳+红橘砧对钙和镁的吸收效率较高,枳砧对硼吸收效率最高;营养生长和树势方面,株高、冠幅和枝梢长度表现为红橘砧>枳+红橘砧>枳+香橙砧>香橙砧>枳砧;果实品质方面,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值表现为枳+红橘砧>枳砧>枳+香橙砧>红橘砧>香橙砧;另外,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伦晚脐橙果实枯水率和枯水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砧木组合。综合来看,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伦晚脐橙的营养吸收效率较高,树势较强,果实综合品质最优,适宜在清江流域推广。

      • 0+1
    • 淹渍胁迫下枳砧温州蜜柑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响应

      2022, 41(5):122-133.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6

      摘要 (593) HTML (262) PDF 1.58 M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淹渍胁迫后枳砧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植株的形态特征变化及其生理响应机制,以枳砧‘市文’温州蜜柑成年树为试材,进行盆栽土壤淹水胁迫处理,将植株根部分别淹渍处理2、5、10、15、20 d,以正常灌溉为对照(CK),观察其形态学及根系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化,并测定叶片的光合参数、叶片和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无氧呼吸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树体矿质营养元素等指标。结果显示:淹渍5 d时,根系开始出现异味且韧皮部细胞饱满膨胀;淹渍10 d时,新老叶片已呈现不同程度的黄化,根系开始腐烂、变色,淹渍20 d左右,树体干枯死亡。与对照相比,淹渍胁迫处理早期(5 d内),根系乙醇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随着淹渍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丙二醛含量仅在淹渍10 d时显著高于对照。相同处理条件下,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随淹渍时长持续下降,淹渍处理10 d时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显著升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自淹渍处理10~20 d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淹渍胁迫5 d和20 d时,茎和叶片多数矿质营养积累未发生变化,根系中的P、K、Ca、Mg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少。结果表明,枳砧温州蜜柑不同组织对淹渍胁迫后的生理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叶片相对电导率和根系乙醇脱氢酶对淹渍胁迫的响应敏感;长期淹渍胁迫影响植株的光合性能、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使叶片和根系出现明显可见的胁迫症状,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适度干旱和叶喷调环酸钙对设施柑橘开花的影响

      2022, 41(5):134-141.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7

      摘要 (708) HTML (69) PDF 1.36 M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和调环酸钙对设施柑橘开花和树势的影响,以3年生避雨限根栽培枳(Poncirus trifoliate L. Raf.)砧‘鸡尾’葡萄柚(Citrus paradise Osbeck.)为试验材料,进行适度干旱(DR)和叶喷500 mg/L的调环酸钙(PC)处理,常规水肥管理作为对照(CK),观察不同处理对‘鸡尾’葡萄柚开花时间和花枝数的影响,并测定复水前的树势生理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可以有效延迟‘鸡尾’葡萄柚的秋季开花时间,且翌年春季每枝开花数显著升高;干旱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SOD酶活活性显著增高,净光合速率、叶绿素总含量、C/N比值和POD酶活性降低;与对照相比,叶片喷施调环酸钙对‘鸡尾’葡萄柚秋季始花时间和数量无显著影响,但翌年春季每枝花数显著增加;调环酸钙处理植株叶片的厚度和质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CAT活性等增高,淀粉含量,C/N比值和POD酶活性等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喷施调环酸钙能调节‘鸡尾’葡萄柚的营养和生殖生长,结合适度的干旱处理则可以调控设施栽培‘鸡尾’葡萄柚的集中开花时间。

      • 0+1
      • 1+1
      • 2+1
      • 3+1
      • 4+1
    • >环境食品学专题
    • 环境食品学:概念、内涵及其研究方法

      2022, 41(5):142-151.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8

      摘要 (567) HTML (186) PDF 935.14 K (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品及环境均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主流的西方营养学、膳食学侧重于研究环境地理、气候条件或饮食模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忽略传统食品的健康作用与其起源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耦联关系。本文首先全面概述环境地理、饮食模式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界定环境食品学研究范围。“环境食品学”可大致界定为:基于东方人天人相应的健康观以及体质的特殊性,采取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处于特定环境下进食之于健康的关系及机制的系统科学。然后以国人因自身体质和饮食习惯差异而表现区别于西方人群的寒热证为例,系统论述食品和环境耦合之于健康的关系,最后介绍环境食品学的现代研究方法。环境食品学作为新型交叉学科,在环境基础上侧重于东方传统膳食营养,主要研究处于特定环境条件下以混合膳食进食产生的健康效应,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可对中国传统食品(如环境地理食品和应季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 基于胆固醇外排、摄取与合成的柑橘果寡糖调控胆固醇代谢机制

      2022, 41(5):152-160.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19

      摘要 (544) HTML (49) PDF 1.78 M (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柑橘果胶寡糖H1(POSH1)对胆固醇代谢的调控机制,采用巨噬细胞模型,基于胆固醇代谢外排、摄取与合成机制对POSH1调控胆固醇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OSH1和POSH1的肠道菌群发酵产物(P24)均通过显著上调肝X受体α-ATP结合盒转运体ABCA1/ABCG1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蛋白表达量来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排。POSH1对巨噬细胞胆固醇摄取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但P24却可以通过显著抑制A类清道夫受体和分化抗原簇36的蛋白表达来抑制巨噬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POSH1和P24均可通过显著抑制胆固醇合成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蛋白的表达来抑制巨噬细胞胆固醇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POSH1通过促进胆固醇排出、抑制胆固醇摄取与合成调控胆固醇代谢,这是POSH1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之一,且该机制与肠道菌群发酵POSH1有关。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对t-BHP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机制

      2022, 41(5):161-168.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0

      摘要 (573) HTML (45) PDF 1.38 M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陈化对于广陈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干燥果皮、贮藏1 a和10 a广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Chachi’,PCR-C)为研究对象,提取纯化得到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PCR-CF),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HepG2 细胞作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陈皮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进一步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作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广陈皮陈化过程中,橙皮苷含量呈现波动,但总体上是下降趋势;而多甲氧基黄酮及其总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PCR-C10F中含量最高,PMFs总含量达到(98.66±0.56) mg/g。而且,不同贮藏年份PCR-CF可明显提高SOD、GSH水平和降低MDA含量,且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PCR-C10F抗氧化活性最强,SOD、GSH、MDA水平分别达到(139.38±17.38) U/mg和(117.81±3.22) μmol/g、(0.39±0.03) nmol/mg。相关性分析表明,川陈皮素的积累是PCR-C10F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PCR-C10F显著上调Nrf2 mRNA以及其在胞核蛋白中的表达;从而激活抗氧化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O-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陈皮在陈化过程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抗氧化活性不断增强,PCR-C10F能够通过调控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起到氧化应激抵御保护作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石金钱龟板来源的寡肽与环氧合酶-2相互作用机制

      2022, 41(5):169-178.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1

      摘要 (606) HTML (54) PDF 2.40 M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石金钱龟板来源的寡肽KNGP能否作为COX-2(环氧合酶-2)的新型抑制剂,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金钱龟板肽YPTP、合成肽段KNGP和RG的IC50值,利用内源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光谱和ANS(1-苯胺基-8-萘磺酸)荧光探针法分析KNGP对COX-2的疏水性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KNGP与COX-2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结果显示,YPTP、KNGP和RG的IC50值分别为0.609、0.046和0.056 mg/mL,KNGP的IC50值低于阳性药布洛芬(IC50=0.217 mg/mL),说明KNGP对COX-2具有显著的抑制潜力。内源荧光结果显示KNGP对COX-2的作用为静态猝灭且有单一作用位点,同时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KNGP和COX-2的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是主要驱动力,且KNGP和COX-2结合的是由熵驱动的自发过程。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探针结果显示COX-2中的酪氨酸与色氨酸的疏水环境发生变化,且其表面的疏水性减弱。KNGP与COX-2的分子对接显示,KNGP分子主要通过NH基团、C=O结构、吲哚和咪唑结构与COX-2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并通过形成静电作用增强结合的稳定性。以上结果表明, KNGP能与COX-2的单一位点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形成复合物,并改变酶的二级结构来抑制其活性。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不同地域和品种柿果单宁含量及组成分析

      2022, 41(5):179-189.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2

      摘要 (544) HTML (43) PDF 620.30 K (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不同地域条件下不同品种柿果有效成分组成、含量及活性差异,以湖北武汉地区种植的19个柿品种、陕西杨凌地区种植的33个柿品种为试材,探讨不同地域及品种间可溶性单宁含量及组成、不溶性单宁含量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湖北武汉与陕西杨凌的柿果单宁含量及组成存在差异;柿果可溶性单宁的单体成分主要有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和儿茶素(catehin,C);湖北武汉种植的完全甜柿(pollination content non-astringent,PCNA)可溶性单宁的总酚含量及组成整体上高于其在陕西杨凌的完全甜柿(PCNA)中的含量;绝大多数非完全甜柿(non-PCNA)品种的总酚含量和没食子酸含量显著高于甜柿品种。甜柿和涩柿品种中的不溶性单宁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湖北武汉的非完全甜柿和完全甜柿中不溶性单宁含量整体上高于其在陕西杨凌的涩柿和完全甜柿中的含量;且涩柿中不溶性单宁清除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高于甜柿中的不溶性单宁。这表明地区差异和品种差异均是影响柿果中单宁含量及组成的重要因素,

      • 0+1
      • 1+1
    • 不同品种和饲养环境下鸡肉的营养和风味比较

      2022, 41(5):190-197.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3

      摘要 (377) HTML (53) PDF 751.71 K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地方土鸡和商品肉鸡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差异,以平原散养的固始鸡、高原散养的红拉山鸡和商业笼养的科宝肉鸡为研究对象,对其腿肌的营养组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指标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鸡肉的营养品质和风味特征不尽相同。固始鸡肉的脂肪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6.13 g/100 g和55.59 mg/g,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红拉山鸡肉的总糖含量为0.97 g/100 g(P<0.05),必需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居中,分别为29.97 g/100 g和35.91 mg/g;科宝肉鸡含有83.91 g/100 g蛋白质、31.94 g/100 g必需氨基酸、42.76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固始鸡、红拉山鸡和科宝肉鸡中低阈值的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40.08%、49.09%和36.46%。结果表明,固始鸡和红拉山鸡具有较好的风味特性,而科宝肉鸡的营养品质较好。

      • 0+1
    • 不同饮食模式对CUMS诱导的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2022, 41(5):198-205.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4

      摘要 (729) HTML (76) PDF 1.03 M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不同饮食模式对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ility mild stress,CUMS)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ormal diet,ND)、正常饮食应激组(normal diet stress,NDS)、高脂饮食组(high fat diet,HFD)和高脂饮食应激组(high fat diet stress,HFDS),对小鼠的行为、体质量、脂质和神经递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ND组相比,HFD组小鼠糖水偏好显著降低,旷场试验中总运动距离、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和跨格次数降低,HFDS组部分行为学指标较HFD组更低,且HFDS组部分行为学指标低于NDS组;HFD组体质量、体脂比、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最高,CUMS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和正常饮食小鼠的体脂比、TC和TG水平,且与NDS组相比,这些脂质指标水平在HFDS组更低。结果表明,高脂饮食易诱导焦虑抑郁样行为,且高脂饮食会加重CUMS诱导的焦虑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脂质代谢、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途径有关。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镉水相暴露在鲫体内的累积分布及水流流速对镉的清除效果

      2022, 41(5):206-214.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5

      摘要 (591) HTML (97) PDF 1.60 M (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重金属镉在鱼体内的累积情况,给鱼体内重金属镉富集问题提供经济、安全、快速的解决方法,以我国常见养殖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对象,确定镉对鲫的安全浓度后将鲫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镉的水体中14 d,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重金属污染物镉在鱼体各组织内的累积和分布情况进行检测,之后将鲫转移至不同流速的清水中14 d,比较不同水流流速对鱼体中镉的清除效果,同时分别在暴露试验和清除试验后对鲫可食用部位进行非致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镉对鲫96 h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528 mg/L;镉在鲫鱼头和肝脏中累积较多,肌肉中较少,镉富集程度与水环境中镉浓度和镉暴露时间呈正相关;鲫肌肉、胆中的镉排出较快,而肝脏、肾脏中的镉排出较慢,在水流流速为0.1~0.2 m/s时的清除效果最佳;水体镉暴露14 d后鲫鱼头、肌肉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食用风险,流水清除14 d后肌肉可达到食用标准,但鱼头仍具有食用风险。综上所述,鲫各组织器官对镉的累积能力及清除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适宜的水流流速有利于鲫体内镉的排出,对于镉污染后的鲫需进行重金属的清除后才可食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溜曲霉M3b产壳聚糖酶的固体发酵工艺优化及酶学性质

      2022, 41(5):215-222.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6

      摘要 (511) HTML (44) PDF 1.12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挖掘专一性壳聚糖酶,从多地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壳聚糖酶活力的真菌M3b,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固体发酵工艺,研究纯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菌株M3b为溜曲霉,其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以水为100%计,1%胶体壳聚糖+1%葡萄糖、0.5%硫酸铵、麸皮∶豆粕=6∶10、接种量为10 %、发酵6 d、初始发酵pH 7.0、发酵温度32 ℃。在此条件下酶活力达到20.56 U/mL,是初始发酵条件的221.3%。SDS-PAGE和酶谱分析发现该菌株只产1种壳聚糖酶,分子质量为40 ku。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60 ℃,水解产物聚合度≥2。结果表明,采用溜曲霉进行固体发酵可以显著提高壳聚糖酶的酶活力,降低生产成本,纯化后的壳聚糖酶AtChito40酶学性质稳定,耐酸碱,且能有效地降解壳聚糖。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生姜提取物缓解秀丽隐杆线虫热胁迫的研究

      2022, 41(5):223-231.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7

      摘要 (594) HTML (205) PDF 1.17 M (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生姜提取物(ginger extract,GE)对高温胁迫的影响及机制,建立秀丽隐杆线虫急性热应激(37 ℃)模型,测定了生姜对热应激下野生型线虫的寿命及运动状态、基因缺失株系的热应激寿命以及不同热应激程度下野生型线虫中与热休克反应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CK),30、60、120 μg/mL的GE处理组分别显著延长野生型线虫热应激寿命16.96%、18.73%、14.44%,显著改善热应激过程中(1 h、2 h、3 h)线虫的运动状态。GE介导的野生型线虫热应激寿命的延长依赖调控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HSR)的转录因子hsf-1。GE的干预显著上调常温(20 ℃)下野生型线虫HSR相关基因hsf-1hsp-90hsp-16.2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HSP-16.2的蛋白表达水平。此外,在不同程度热应激(短暂热应激、持续热应激)状态下,GE对野生型线虫体内参与HSR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都具有调节作用。相比于常温(20 ℃),短暂热应激使野生型线虫hsf-1hsp-16.2hsp-70hsp-90显著上调,而GE处理后显著下调;相比于常温(20 ℃),持续热应激使线虫HSR相关基因下调,而GE处理后hsp-16.2显著上调,并且hsf-1hsp-90具有上调趋势,表明膳食补充G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参与HSR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恢复至常态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生姜提取物可通过调节HSR缓解秀丽隐杆线虫热胁迫。

      • 0+1
      • 1+1
      • 2+1
      • 3+1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对秀丽隐杆线虫耐温性的影响

      2022, 41(5):232-239.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8

      摘要 (460) HTML (50) PDF 910.25 K (4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绿茶和红茶中的代表性组分对秀丽隐杆线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作用效果及机制,试验设置0.25、2.5、25 μmol/L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茶黄素(theaflavin,TF1),测定线虫在4 ℃和35 ℃条件下的存活率,进而测定在4 ℃、20 ℃和30 ℃条件下经25 μmol/L EGCG和TF1孵育后线虫体内脂肪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显示,25 μmol/L EGCG将热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提高了8.15%、22.44%,将冷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降低了20.25%、17.94%。25 μmol/L TF1对热应激线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将冷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提高了9.43%、19.01%。在4 ℃条件下,EGCG和TF1孵育均提高了线虫体内的脂肪含量,TF1孵育降低了线虫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在20 ℃条件下,EGCG和TF1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长时间孵育可显著提高衰老线虫线粒体活性。在30 ℃条件下,EGCG和TF1提高了线虫体内的脂肪含量。以上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TF1通过促进线粒体产热而非脂肪动员提高了线虫的存活率,而EGCG孵育可诱导线虫死亡。

      • 0+1
      • 1+1
      • 2+1
      • 3+1
    • 农药胁迫对小白菜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农药残留的去除方法研究

      2022, 41(5):240-247.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29

      摘要 (249) HTML (36) PDF 893.68 K (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指导消费者食用果蔬时科学降低农残摄入风险,对小白菜施加不同质量浓度(1、50、100 μg/mL)的农药(百菌清、毒死蜱和氟虫腈),通过建立的DI-SPME/GC检测方法测定小白菜的农药残留水平,并比较不同清洗方式(自来水、盐水、碱水、淘米水和洗涤剂)和烹饪方式(烫漂、沸水煮和热油翻炒)对小白菜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小白菜水分含量、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施药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不同处理组间维生素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还原糖、钙和磷含量与空白组相比均先增加后降低;100 μg/mL组粗纤维含量增加。洗涤剂清洗对于3种农药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碱水浸泡和淘米水浸泡效果次之,盐水和自来水效果最差。百菌清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极易分解,3种烹饪方式去残留率均在94%以上;60 ℃烫漂和100 ℃沸水煮对毒死蜱的去除率较低,而热油翻炒能明显提高毒死蜱的去除率(76.97%);对氟虫腈而言,热油翻炒去残留效果最好(82.68%),100 ℃沸水煮和60 ℃烫漂次之。结果表明,农药胁迫会对小白菜营养品质造成一定影响,洗涤剂清洗、淘米水和碱水浸泡和热油翻炒均是降低果蔬农残的有效方法。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活体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小白菜中3种农药残留

      2022, 41(5):248-256.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30

      摘要 (574) HTML (61) PDF 902.43 K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指导小白菜合理施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水平,采用采样速率法对活体固相微萃取技术进行定量校正,结合气相色谱法对小白菜中3种农药(百菌清、毒死蜱和氟虫腈)进行了活体采样和定量测定,研究小白菜中农药的吸收、富集和消解行为。结果显示:活体检测方法准确、灵敏、快速、便捷;光照和温度均能促进3种农药降解;施药方式会影响农药的吸收,叶面喷洒施药后,小白菜对3种农药的吸收速率更快;培养方式会影响农药降解,土培方式的小白菜中农药消解速率比水培方式更快;采后贮藏对农药的降解也有一定影响,贮藏温度对于百菌清的消解速率影响不大,而低温能够延缓毒死蜱和氟虫腈的消解。结果表明,3种农药中百菌清的稳定性最差,氟虫腈在4 ℃条件下的稳定性最好,毒死蜱在常温和4 ℃条件下均比较稳定。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ACMO-co-DVB-co-NVP@MCM-41的制备及其在豇豆农药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

      2022, 41(5):257-265.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31

      摘要 (928) HTML (40) PDF 997.67 K (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满足豇豆中极性农药的检测需求,在MCM-41介孔硅表面聚合二乙烯基苯(DVB)、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4-丙烯酰吗啉(ACMO),得到ACMO-co-DVB-co-NVP@MCM-41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N2-物理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该材料制得固相微萃取萃取头,采用直接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联用,建立了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 Walp.)中灭多威、克百威和灭蝇胺3种极性农药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优化的条件下,3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1.71~18.79 μg/kg,定量限为5.71~62.63 μg/kg。3种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84.4%~116.1%,相对标准偏差为2.2%~7.5%。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满足国家规定豇豆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检测。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液质联用法测定不同地域种植的“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

      2022, 41(5):266-272.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32

      摘要 (754) HTML (87) PDF 1.42 M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不同种植地域对“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武汉、西安、陵水、宁波等14个地区种植了该黑米品种,通过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不同种植地域来源的“华墨香5号”样品中靶向代谢物,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自西安地区样品检出量最高,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2.855 mg/g、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0.491 mg/g、原儿茶酸0.088 mg/g;黄石地区样品检出量最低,分别为0.865、0.162、0.048 mg/g。表明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积累显著受到种植环境影响,为生产高营养价值黑米,需针对特定品种筛选合适的种植地域。

      • 0+1
      • 1+1
      • 2+1
    • 化学发光光纤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对谷物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2022, 41(5):273-282.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33

      摘要 (606) HTML (60) PDF 1.61 M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谷物中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的快速、灵敏检测,采用生物传感和化学发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研制应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谷物中呕吐毒素的化学发光光纤免疫传感器,并搭建用于化学发光信号检测的便携式传感平台。整个检测平台集成到一个32 cm×15 cm×25 cm的黑色避光盒中,质量小于3 kg。结果显示:所研制的化学发光光纤免疫传感器在0.1~1 200 ng/mL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2.7 pg/mL;功能化的光纤探针能够稳定保存30 d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干扰性;其应用于谷物样品的呕吐毒素检测回收率为81.00%~107.3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9%。结果表明,该方法较ELISA法的灵敏度提高了30倍,线性范围拓宽了3个数量级,适合应用于谷物样品中呕吐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多真菌毒素同步快检试纸阵列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22, 41(5):283-290.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5.034

      摘要 (449) HTML (55) PDF 1.25 M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压缩检测时长、实现进出口食品快速通关,研制阵列装置用于多毒素同步快速检测。设计并以3D打印技术构建了卧式和立式2种适配于胶体金侧流免疫分析(LFIA)试纸的阵列装置,并对装置的性能进行评价。以阵列装置同时集成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以及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等4种真菌毒素的LFIA试纸并应用于玉米、玉米面和麦仁等食品的检测。试验结果显示:4种毒素的检测限分别达0.031、0.190、0.780、0.220 ng/mL,回收率为74.42%~112.40%,结果无交叉反应,包括前处理时间在内单一样品的四指标同步检测可在40 min内完成。

      • 0+1
      • 1+1
      • 2+1
      • 3+1
      • 4+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