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34(3):1-7.
摘要:利用45S rDNA作为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同样含有CCDD基因组的高秆野生稻(Oryza alta)和宽叶野生稻(O.latifolia)进行rDNA的荧光原位杂交定位分析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宽叶野生稻中45S rDNA信号分布于多条染色体上,位点数目为10~16;高秆野生稻中有6个信号点,分布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2对信号位点位于染色体短臂,1对位于染色体长臂。研究结果表明,高秆野生稻45S rDNA在基因组中位点数目稳定,宽叶野生稻中45S rDNA位点数在不同个体中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显示这2种野生稻基因组存在一定差异;核型分析结果也表明二者基因组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推测,高秆野生稻分化较早而趋向稳定,宽叶野生稻可能形成较晚,还处于进化过程之中。鉴于二者在基因组结构上的明显差异和进化上的不平衡性,建议把这2种野生稻划分为不同野生稻种,可能会更加符合二者的进化特性。同时,讨论了45S rDNA在染色体中分布特点与机制。
2015, 34(3):8-12.
摘要:以GFP为报告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B302-3-GFP,采用农杆菌叶片注射法对其在本氏烟叶片中瞬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基因沉默抑制子p19、菌液不同浓度以及侵染时间对GFP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农杆菌菌液D600 为0.8~1.0并与含有p19基因的载体共注射条件下,农杆菌注射3~5 d后本氏烟草叶片表现出很强的绿色荧光,实现了GFP在本氏烟草中的高效瞬时表达。
2015, 34(3):13-18.
摘要:通过桃树流胶病发病状况的田间调查和枝条离体接种桃流胶病病原菌试验,对6个桃品种流胶病感病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春雪’感病性最强,‘庆丰’和‘仓方早生’感病性中等,‘霞晖5号’、‘鄂桃1号’和‘大红袍’感病性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桃树枝条的皮孔密度和长度与流胶病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将枝条的皮孔密度和长度作为筛选抗流胶病桃品种的形态指标。
2015, 34(3):19-23.
摘要:以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11年生日本落叶松混系超级苗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和遗传变异,开展优良无性系初步选择,为鄂西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推广利用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1年生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8.17%~29.53%、5.13%~23.08%、17.30%~60.42%;不同年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6~11 年生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重复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60~0.66、0.63~0.85、0.62~0.75;不同林龄胸径、树高与11年生材积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的相关系数大于树高与材积的相关系数;以胸径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无性系内表型变异选择5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为8.6%,与实生对照相比,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19%、12.20%和34.45%。
2015, 34(3):24-26.
摘要:记述首次发现采自广西防城港地区的黑翅优角蚱 Eucriotettix nigripennis Deng et Zheng 雌性,标本保存于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动物标本室。
2015, 34(3):36-41.
摘要:采用含药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测定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 4)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BTH对Foc 4的EC50为929.9 μg/mL,与杀菌剂多菌灵相比,其作用十分微弱。然后,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测定BTH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TH质量浓度为50 μg/mL时的诱抗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6.6%,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防治效果逐渐降低。最后,在温室条件下测定BTH处理香蕉苗后,其体内6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TH可以提高香蕉苗体内多种防御酶的活性。
2015, 34(3):42-45.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观察62%丁草胺·噁草酮微乳剂对移栽稻田3种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水肥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药剂后,能有效防除稻田3种主要杂草,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88.09%~98.91%和88.06%~98.31%; 杂草防除后,田间透光率增加3~4倍,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减少85%以上,水稻增产33.46%~40.04%。
2015, 34(3):46-50.
摘要:为明确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sigC(all1692)基因与异形胞分化的关系,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sigC的缺失突变体MsigC和互补菌株,对其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在缺乏化合态氮源时,MsigC的异形胞分化频率显著低于野生型,而在互补菌株CsigC中,异源表达的sigC可以互补突变体异形胞分化频率降低的表型。表明sigC参与异形胞分化的调控。
2015, 34(3):51-58.
摘要:采取中国从北到南由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的几种地带性土壤(棕壤、黄棕壤、红壤和砖红壤),分析其<2 μm粘粒的化学组成和粘土矿物组成特点,探明气候条件对土壤粘土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棕壤中以2∶1型粘土矿物为主,主要为伊利石,其次为蛭石和高岭石,并含有少量蒙脱石;黄棕壤中高岭石和蛭石占主要部分,其次为伊利石和蒙脱石;红壤中蛭石和蒙脱石消失,主要粘土矿物类型为高岭石,其次为伊利石和1.4 nm过渡矿物。在热带砖红壤中1.4 nm过渡矿物和蛭石消失,高岭石含量超过90%,其次为伊利石及少量三水铝石。粘土矿物的地带性差异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由北到南,随着温度和降雨量增加,土壤中的高岭石和蒙脱石含量增加,蛭石的含量降低;其中年均温和年均降雨量与高岭石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蛭石和蒙脱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
邓羽松 , 丁树文 , 夏栋 , 何溢钧 , 张勇 , 吕悦凝 , 龙云
2015, 34(3):59-63.
摘要:以赣县崩岗削坡开梯治理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年份种植柑橘的土样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该地区崩岗不同年份开发治理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土壤中的粉粒、粘粒含量都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土壤质地由沙质向壤质方向发展。同时土壤中各养分含量也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砾石和砂粒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显著负相关,而粉粒和粘粒含量与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采用削坡开梯开发种植模式对减少崩岗区土壤沙化的效果明显,且种植年限越长土壤熟化效果越显著。
2015, 34(3):64-68.
摘要:以赣南“纽荷尔”脐橙拟推广的嫁接砧木(枳橙砧木)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探讨缺硼对枳橙砧木苗期生长及不同元素间的相互变化关系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抑制枳橙苗的生长、减少干物质积累,且缺硼时叶片硼含量显著降低,新叶降幅为39.5%~49.1%,老叶降幅为33.3%~39.4%;缺硼时枳橙幼苗梢中的钾含量比加硼处理降低18%;缺硼导致枳橙梢部钙含量下降12%~49%,新叶下降11%~13%;镁含量则在缺硼时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同时,硝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因硼胁迫出现明显的降低。
钱雷晓 , 胡承孝 , 赵小虎 , 汪媛 , 辛绢 , 郑亚伟 , 谭启玲 , 孙学成
2015, 34(3):69-75.
摘要:以硝酸盐低积累和高积累2个品种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不同浓度镉(Cd)处理对小白菜叶片中硝酸盐、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镉含量(0~7.0 mg/kg)范围内,随着镉含量的升高,硝酸盐低积累品种小白菜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低积累品种叶片的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积累品种则逐渐降低。镉胁迫促进铵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在小白菜叶片中的累积,其中,低积累品种表现得更为明显。镉胁迫下,2个品种小白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随着镉含量的升高,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小白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镉胁迫使得小白菜对氮素的吸收代谢紊乱,光合速率降低,且胁迫的响应程度与小白菜的基因型有关,在硝酸盐低积累品种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万素琴 , 陈鑫 , 邓爱娟 , 刘志雄 , 徐荣钦 , 刘敏
2015, 34(3):76-81.
摘要:利用早稻发育期观测资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概率、权重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致病日、致病日与抽穗开花期吻合程度影响系数、致病日持续日数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用致病日、影响系数构建了早稻穗瘟病感病指数计算模型;再用模型模拟计算荆州、黄冈等6站1971-2009年早稻穗瘟病感病指数,与穗瘟病发生实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穗瘟病4个气象等级的感病指数阈值,最终建立早稻穗瘟病气象等级监测预报模型,该模型由早稻穗瘟病感病指数计算模型和感病指数阈值两部分组成。经历史检验和监测预报检验,监测预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早稻穗瘟病发生情况,可用于早稻穗瘟病气象条件监测预报业务和服务中。
郭咪咪 , 乔木 , 吴俊静 , 李良华 , 梅书棋 , 李助南
2015, 34(3):82-88.
摘要:为鉴定对猪生产性状有重要影响的新分子标记,采用电子克隆技术结合PCR方法获得了猪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OLR1)基因编码区序列,在OLR1基因第4内含子246 bp处发现了1个新SNP位点A246G,并建立了PCR-Pag1-RFLP基因分型方法,分析了4个不同品种猪群中该等位基因频率,发现国外品种大白、长白猪群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而国内品种梅山、大梅群体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G等位基因频率。在大梅猪群体中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A246G位点与胸腰椎间膘厚、平均背膘、背最长肌含水量、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屠宰率、板油质量、6~7腰椎间膘厚、背最长肌大理石纹、股二头肌大理石纹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通过RT-PCR分析发现,OLR1在恩施黑猪和大白猪群中心脏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背脂,同品种不同组织间表达量差异大,表明OLR1基因是脂肪相关的候选基因。
程蕾 , 王定发 , 向敏 , 胡修忠 , 刘晓华 , 凌明湖 , 夏瑜
2015, 34(3):89-96.
摘要:为研究干扰素刺激基因IFITM1和RSAD2在奶牛早期妊娠阶段外周血中的表达规律,于人工授精后0、14、18、21和28 d采集奶牛外周血,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FITM1和RSAD2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化学发光法同步检测血清中孕酮浓度;并深入分析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2种状态下青年母牛外周血中RSAD2基因的相对表达及其在18 d和21 d外周血白细胞亚类(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结果表明,妊娠牛与空怀牛血清孕酮在21 d和28 d呈显著差异。人工授精后14 d和18 d IFITM1基因在妊娠牛与空怀牛中都显著下调,但在空怀牛与妊娠牛间差异不显著。妊娠牛外周血中RSAD2于21 d显著上调;18 d时,RSAD2在妊娠青年牛外周血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怀牛。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发情条件下,妊娠牛外周血中RSAD2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怀牛,同期发情条件下该基因在趋势上与之类似但统计学上不显著。人工授精后18 d和21 d,RSAD2在妊娠牛与空怀牛外周血淋巴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提示:IFITM1不适合用于奶牛早期妊娠诊断;利用RSAD2的相对表达量可望对青年牛在18 d做出早期诊断,具体判别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扩群分析。
张涓 , 陈思思 , 何玉慧 , 黄金海 , 刘小玲 , 陈孝煊 , 袁改玲
2015, 34(3):97-103.
摘要: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中克隆出β-防御素1(maBD-1)基因,检测该基因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在病原菌感染后该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将maBD-1基因重组到pGEX-KG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GEX-KG-maBD-1,重组质粒经转化至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将融合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该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检测血清效价。 结果表明:maBD-1基因ORF全长为204 bp,编码67个氨基酸。该基因在组织中广泛分布,病原菌感染后头肾和脾脏组织maBD-1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经间接酶联免疫分析(ELISA)获得的抗血清效价为1∶3 200,在肝脏、鳃和心脏组织中用Western blot 可检测到β-防御素的表达。
2015, 34(3):104-110.
摘要:为研制能同时预防鳗鲡3种常见病原菌感染的三联外膜蛋白疫苗,分别选择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外膜蛋白的ompU、ompA和omp porin П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后分别扩增基因中表达外膜蛋白膜外区域且抗原决定簇丰富的3个基因片段并通过融合PCR技术进行连接。根据表达载体(pGEX-2T-his)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在连接片段的两端引入BamHⅠ和 EcoRⅠ两个酶切位点,将3个外膜蛋白基因片段与质粒连接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成功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后,当菌液浓度(D600 nm)为0.8时加入0.25 mmol/L IPTG,16℃培养过夜后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用镍柱进行洗脱纯化后经梯度尿素复性获得了分子质量约85 ku的高纯度蛋白。
2015, 34(3):111-116.
摘要:为了解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施氏鲟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按照7∶5∶4∶4的质量比例将茯苓、白芍、鱼腥草及大黄进行复方制备,在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含量比例(0.5%、1% 和2%)的复方中草药,对体质量为(137.61±22.26) g的施氏鲟进行8周的养殖试验。试验设1个对照组(0%添加量)和3个添加组(0.5%组、1%组、2%组)。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对施氏鲟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0.5%和1%组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2%组和对照组,0.5%组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添加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在4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0.5%组的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0.5%组天冬氨酸含量还显著高于1%和2%组。除了十七碳一烯酸在添加组中的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他脂肪酸在中草药添加组中的含量都要高于对照组。0.5%和1%的添加组可显著增加施氏鲟肌肉中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但2%添加量对施氏鲟肌肉中各脂肪酸含量并无显著影响。添加组的肌肉粘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的肌肉咀嚼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添加组和对照组在肌肉硬度、黏着性、弹性和回复性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适量的复方中草药能增加肌肉粗蛋白的含量,提升部分鲜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起到增加肌肉风味、改善肌肉品质的作用。
2015, 34(3):117-123.
摘要:为降低油菜联合收获过程中的割台损失,提出使用正压气流收集下落籽粒的方法,探讨处于下落过程中的油菜籽粒在正压气流场中的漂移特性,并采用Fluent和EDEM软件气固耦合模拟籽粒在无秸秆正压气流场中的漂移运动过程,利用自制室内台架试验装置进行台架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流场中无油菜植株及籽粒初始下落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收集单体对从喷嘴正上方下落籽粒的收集率,随单体竖直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随收集单体纵向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定范围内,气流速度值越大,收集装置的收集效果越好; 超出一定范围后,收集装置的收集效果又随气流速度值继续增大而减小。在收集单体竖直高度为435 mm、纵向长度为620 mm和籽粒初始下落高度为700 mm等条件下,模拟得出的最佳入口气流速度约为20 m/s,而台架试验得出的最佳出口气流速度约为30 m/s,此时模拟和实测得到的收集率分别达到97.30%和92.10%。
2015, 34(3):124-129.
摘要:为满足花生分段收获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在对中国现有花生摘果装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该机传动系统采用柴油机为动力源,具有2条传动系统分支,分别为夹持输送装置传动系统和摘果装置传动系统;摘果装置为叶片式双辊筒差相组配结构形式,倾斜配置安装;夹持输送装置采用单夹持链与输送导轨相夹紧的结构。通过摘果性能试验,测试摘果滚筒转速大小、夹持输送速度对花生荚果摘净率、破损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摘果滚筒转速对摘净率及破碎率影响均极为显著,夹持输送速度对摘净率的影响为极显著,而对破损率影响不显著,设计的摘果机在作业条件下,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半喂入式摘果机具的质量要求。
2015, 34(3):130-133.
摘要:针对皮蛋外形为非标准椭球,难以采用定义方法求其弹性模量的问题,采用美国ASABE提出的弹性模量(E)求解方法和泊松比(μ)测定方法,阐述皮蛋的球度、外观尺寸、曲率半径等基本物理量的求解和系数λ与cosα 的数学关系计算原理,利用TMS-PRO食品物性分析仪和小位移传感器为主要测量仪器分别对皮蛋横向和纵向进行压缩试验,获得其不同方向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计算得出皮蛋抗载弹性模量: 中间受压为3.204 MPa, 两端受压为3.666 MPa; 泊松比:中间受压为0.1554, 两端受压为0.3830。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