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31(3):265-269. DOI: 1000-2421(2012)03-0265-05
摘要:利用珍汕97B与南阳占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s)构建了以珍汕97B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NILs) BC3F2,通过对其320株随机分离小群体的研究,发现Qph1同时具有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其可解释的遗传变异达71.28%,局部QTL连锁分析把该QTL定位于2.1 cM、180.2 kb的RM6333-RM11961区间内;进一步发展6 000株大群体,筛选出230株极端隐性重组单株,利用重叠作图法将Qph1进一步精细定位于距离约为90 kb的SSR标记SHL4和InDel (Insertl Deletion) 标记HL13间,通过与已克隆的sd1基因比较,发现二者并不在同一个区域,这为进一步克隆该QTL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矮秆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2012, 31(3):270-274. DOI: 1000-2421(2012)03-0270-05
摘要:HJ-37是日本晴(供体)/珍汕97(受体)通过连续回交所构建的重叠导入系中的一个家系,该家系在其导入片段的区域内部存在一个与绿苗分化率相关的QTL。以HJ-37与珍汕97B杂交后的F2代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SSR分子标记筛选重组单株与绿苗分化率检测相结合的办法来对此QTL进行效应验证并缩短该QTL的距离。最终,10号株系绿苗分化率平均值为53.13%,t值为4.897 6,此数据表明该株系的绿苗分化率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同时该QTL在遗传图谱上的距离缩小到了RM3289-RM6295区段内。该研究为最终分离克隆提高绿苗分化率的相关基因打下了基础。
王黎明 , 李战胜 , 高旭华 , 沈雪峰 , 方越 , 陈勇
2012, 31(3):275-280. DOI: 1000-2421(2012)03-0275-06
摘要:用30对SSR引物比较来自不同省区的12份杂草稻、34份栽培稻及36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121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在2~6之间,平均为4.033个。杂草稻、栽培稻和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8 2、0.351 5和0.489 9,每个位点在杂草稻、栽培稻、野生稻中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2.10、2.27、3.5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大。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距离(0.049 4)明显小于其与普通野生稻间的遗传距离(0.583 8),表明杂草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即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栽培稻的返祖退化。
2012, 31(3):281-286. DOI: 1000-2421(2012)03-0281-06
摘要:为研究叶绿体血红素加氧酶HO1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构建了拟南芥血红素加氧酶基因AtHO1的重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28a-AtHO1,质粒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AtHO1的重组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分子质量为28~36 ku,且为可溶蛋白。重组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纯化产物免疫新西兰大耳兔获得了专一识别重组蛋白6×His-AtHO1的抗血清,进一步提取拟南芥和水稻叶片总蛋白,蛋白质印迹检测显示,在分子质量28~36 ku之间出现特异性条带,证明用重组蛋白6×His-AtHO1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可以与拟南芥和水稻HO1蛋白特异性结合,说明拟南芥HO1的抗血清能够用于水稻HO1的功能分析和应用研究。
2012, 31(3):287-292. DOI: 1000-2421(2012)03-0287-06
摘要:以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X-02为研究对象,在摇瓶发酵中得到优化的葡萄糖补料方案,即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70 g/L时,发酵至15 h一次性补加15 g/L葡萄糖。将此补料方案在3 L发酵罐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发酵生物量和聚γ-谷氨酸产量最大值分别为3.9 g/L和44.5 g/L,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56%和50%;谷氨酸利用率达到46%,而对照中仅为30%。通过补糖可以提高生物量,提高对谷氨酸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聚γ-谷氨酸发酵水平。
2012, 31(3):293-297. DOI: 1000-2421(2012)03-0293-05
摘要:利用araS启动子并在穿梭载体pZC1及pEXA的基础上构建硫化叶菌超表达载体pZC2,成功超表达了带有C端6×His标签序列的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Mre11,进一步采用共纯化法鉴定到Mre11蛋白的作用配体Rad50,确定上述蛋白在高浓度盐(500 mmol/L NaCl)中仍能形成MR复合体,表明该复合物在逆性条件下可能仍保持DNA断链修复的功能。进一步共纯化分析表明,基因组DNA片段是MR复合体形成的必需条件,在缺乏基因组DNA片段的情况下古菌分子伴侣蛋白结合并可能保护Mre11,该表达系统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鉴定蛋白质的体内作用网络。
2012, 31(3):298-302. DOI: 1000-2421(2012)03-0298-05
摘要:鼠李糖和福乐糖胺是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必需的2个脱氧糖结构单元,负责其合成的4种酶的基因(gtt、epi、gdh、kre)与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并不在一起,而是分散分布在染色体的3个位点上。为克隆到完整的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采用构建基因组文库、PCR扩增等手段从刺糖多孢菌NRRL18395染色体分别克隆gtt、epi、gdh和kre基因,并将其克隆组装在同一整合型载体上,以便于构建用于表达多杀菌素糖单元合成基因的表达载体。
陈丹维 , 肖文发 , 邵莉 , 郑伟 , 刘涛 , 何亨晔 , 陈龙清
2012, 31(3):303-312. DOI: 1000-2421(2012)03-0303-10
摘要:通过采集标本、拍照、鉴定、统计,对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6科796属2 379种(含种下等级);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温带性质稍强,在属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60.51%;热带成分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34.50%;间断分布属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20.35%,其中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属占首位;中国特有属37个,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4.99%。与四川地区及临近的2个自然保护区相比,五里坡和后河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最大,表现出较强的温带性质。五里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在植物区系的组成上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对研究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2, 31(3):313-319. DOI: 1000-2421(2012)03-0313-07
摘要:以质粒pMarA转入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生亚种B9601-Y2菌株,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标记遗传稳定的菌株Y2-pMarA。采用浇灌法、拌种法和浸根法接种大白菜,并用浇灌法接种烟草,观察菌株在大白菜和烟草根部的定殖与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通过10 μg/mL卡那霉素的LB平板和PCR方法,证明标记菌株Y2-pMarA均能在植株根际、根表和根内定殖。在播种时浇灌大白菜37 d后,在自然土处理中根际土、根表土和根内菌量分别为浇灌7 d后菌量的94.31%、 95.00%和84.75%, 在灭菌土中则分别为75.26%、 84.92%和177.74%; 在拌种处理大白菜时,自然土处理中根际土、根表土和根内菌量分别为拌种7 d后菌量的94.44%、 95.27%和61.06%,在灭菌土处理中则分别为75.64%、 90.91%和69.06%; 在浸根10 min后移栽,标记菌株能在大白菜根际土壤中扩散和进入根内; 至移栽后33 d,自然土处理中根际土、根表土和根内菌株定殖密度分别为6.28×105、 9.54×105和4.69×103 cfu/g; 灭菌土处理中则分别为6.97×105、 1.12×106和1.02×104 cfu/g。
罗梅 , 董章勇 , 宾淑英 , 林进添 , 吴仲真 , 李献锋
2012, 31(3):320-324. DOI: 1000-2421(2012)03-0320-05
摘要: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对生物体内多种Ca2+依赖的细胞功能和酶体系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研究扶桑绵粉蚧的信号转导受体蛋白,首次克隆了扶桑绵粉蚧钙调蛋白基因PsCaM的cDNA全长序列,其开放阅读框(ORF)包含447 bp的片段,编码148个氨基酸。PsCaM基因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组成。3个内含子的长度分别为73、81、72 bp,分隔的4个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33、133、183、98 bp。功能域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2个EF-hand结构域,有13个Ca2+结合位点; 该蛋白的理论等电点是6.21,属于稳定蛋白,且没有跨膜区域; 通过同源建模获得了其蛋白的三维结构。多序列比较显示,PsCaM基因相对较保守。
李亚楠 , 张彦博 , 胡美英 , 陈少华 , 胡振 , 易欣 , 林惠花
2012, 31(3):325-331. DOI: 1000-2421(2012)03-0325-07
摘要: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能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并能够降解杀螟松、乙基对硫磷和毒死蜱,但降解效率依次降低。为提高MPH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采用易错PCR的方法对MPH进行随机突变,筛选到2株突变体A291V和K173R,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K173R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比MPH提高了41.55%。通过同源建模及与毒死蜱的分子对接对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氨基酸残基R72在酶与毒死蜱的结合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口袋和关键氨基酸的变化可最终导致K173R酶活性的提高。
2012, 31(3):337-340. DOI: 1000-2421(2012)03-0337-04
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SRBSDV)是引起水稻矮缩病的2种主要病毒,这2种病毒病在田间危害症状较相似,难以准确鉴定。为建立这2种病毒的一步快速检测方法,从混合引物配比、退火温度2个方面优化了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并用这2类病毒的总RNA进行了RT-PCR验证,最终建立了准确、灵敏、快速的一步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从江西省大余县和南昌县采集的水稻矮缩病毒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余县10份样品均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检出率为100%; 南昌县10份样品中有7份样品检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检出率为70%,另外3份样品检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检出率为30%。
2012, 31(3):341-345. DOI: 1000-2421(2012)03-0341-05
摘要:应用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技术,建立水体中三唑醇(Triadimenol)、腈菌唑(Myclobutanil)、氟硅唑(Flusil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己唑醇(Hexaconazole)、烯唑醇(Diniconazole)等6种三唑类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观察了萃取剂种类、萃取体积、萃取时间、涡旋速度、盐浓度和溶液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 以100 μL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BMIM\]PF6)离子液体为萃取剂,在涡旋速度为2 500 r/min的条件下,对pH 4、NaCl质量分数为4%的5 mL水溶液涡旋萃取3 min。检测结果表明:6种三唑类农药在0.03~2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0.999 9; 检出限为0.002~0.006 mg/L(S/N=3); 对自来水、湖水和稻田水的加标回收率为69.7%~101.0%,变异系数为2.7%~8.6%。
2012, 31(3):346-350. DOI: 1000-2421(2012)03-0346-05
摘要:以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in.、香丝草Conyza bonariensis (L.) Cronq.、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等5种外来入侵杂草为供试植物,用小杯法和植株生长量测定法对虎刺楤木、美洲商陆、大头续断、白花曼陀罗、枫杨和大蓟等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头续断和虎刺楤木的提取物在以质量浓度5.000 mg/mL处理杂草7 d后,对薇甘菊、三叶鬼针草、香丝草和大薸的生物活性均显著,大头续断提取物对这4种杂草的抑制率分别为90.05%、 83.71%、 92.68%和100%; 虎刺楤木提取物对这4种杂草的抑制率分别为79.21%、 81.17%、 88.09%和100%; 虎刺楤木提取物对大薸、香丝草和三叶鬼针草的活性显著, IC50分别为0.342 4、 0.409 0、 0.696 6 mg/mL; 大头续断和美洲商陆提取物对薇甘菊的根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IC50分别为0.721 0、 0.716 7 mg/mL; 6种植物提取物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活性均不显著。
戴珂 , 陈海波 , 刘昌伟 , 姚勇 , 陈浩 , 黄巧云
2012, 31(3):351-356. DOI: 1000-2421(2012)03-0351-06
摘要:以碳纳米管-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研究磺胺、磺胺甲恶唑、磺胺噻唑及磺胺二甲嘧啶4种磺胺类药物在纯溶液和混合溶液中的光催化降解行为。采用量子化学理论中杂化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对磺胺类分子构建几何模型,计算4种磺胺类药物的分子电子结构,研究它们光催化降解活性与分子电子结构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4种磺胺类药物的可见光降解速率快慢为:磺胺>磺胺噻唑>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嘧啶;纯溶液中磺胺类药物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与分子电子结构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越小、偶极矩越大、EHOMO越大、HOMO-LUMO能隙越小,降解速率越快;混合溶液中磺胺类药物的光催化降解速率不仅与其分子电子结构有关,也与其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有关。
赵巧娥 , 朱邦科 , 沈凡 , 樊启学 , 宋林 , 杨磊 , 杨威 , 孙存军 , 陈海燕
2012, 31(3):357-363. DOI: 1000-2421(2012)03-0357-07
摘要:将初始均质量(8.26±0.81) g的鳡(Elopichthys bambusa)30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5种脂肪水平(A组:3%、B组:6%、C组:9%、D组:12%、E组:15%)的等氮(45.64%±0.20%)、等能(16.82±0.11 MJ/kg)饲料56 d,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先升后降,B组显著高于A、E组(P<0.05),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脂肪含量为7.71%时SGR最高;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饵料系数先降后升,B组显著低于A、D、E组(P<0.05),蛋白质效率先升后降,B组最高;肝体比(HSI)随饲料脂肪含量增加而升高,A组显著低于C、D、E组(P<0.05);鱼体脂肪、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同HSI,体蛋白含量先升后降;随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及总胆汁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降低趋势。经分析认为,鳡最适饲料脂肪含量为7.71%,含量过高使鳡生长缓慢,脂肪代谢异常。
2012, 31(3):364-370. DOI: 1000-2421(2012)03-0364-07
摘要: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对不同季节广州显岗水库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肝脏中去毒酶基因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不同季节鱼类摄入蓝藻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鱼体中GST基因的表达量与水体中蓝藻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4月份水库蓝藻暴发,也是鲮和尼罗罗非鱼摄食产毒蓝藻量最多的月份。GST基因的表达情况是:4月份鲮GST基因表达量比其他月份低,可能与鲮对有毒蓝藻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关,4月份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R2表达量最高;其他月份,鲮GSTT表达量最高,而GSTK表达量较低,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R2表达量相对较低。结果表明鲮GSTT在去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作为环境检测的生物标记,仅适用于环境中藻毒素较低的情况。尼罗罗非鱼GSTA和GSTR2的表达量与食物中的产毒蓝藻生物量多少成正比,因此,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R2可作为环境中藻毒素的生物标记,且尼罗罗非鱼可摄入大量有毒蓝藻,通过GST基因去除有毒蓝藻毒性,可用于生物控藻,改善水质。
2012, 31(3):371-375. DOI: 1000-2421(2012)03-0371-05
摘要: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对麦穗鱼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以麦穗鱼外周血细胞为样本,鸡血细胞DNA为标准(2.30 pg),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Cell Lab Quanta SC流式细胞仪测定了麦穗鱼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结果显示:麦穗鱼染色体数目2n=50,未观察到次缢痕及性染色体,亦未发现有随体,核型公式为18 m+22 sm+10 st,NF=90;麦穗鱼二倍体细胞DNA含量为鸡血对照的1.38倍,绝对含量为3.18 pg。
2012, 31(3):376-380. DOI: 1000-2421(2012)03-0376-05
摘要: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编码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VHSV)核蛋白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在E.coli BL21(DE3)中得到表达,用SDS-PAGE与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RT-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 221 bp 核蛋白基因片段,诱导表达重组质粒pET28a-N,经SDS-PAGE检测,IPTG终浓度为1 mmol/L时,诱导5 h蛋白表达量最高,〖JP+1〗获得的目的蛋白大小与N蛋白的预测分子质量一致,约为48 ku。诱导后的菌液进行超声波破碎后,将沉淀和上清分别用于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蛋白经过复性、纯化,得到了较高纯度的可溶性蛋白。经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表达产物能被羊抗VHSV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
2012, 31(3):381-390. DOI: 1000-2421(2012)03-0381-010
摘要:采用16S rDNA克隆文库技术,对位于武汉市少潭河水库养殖基地3种养殖模式\[根据放养鱼所占比例,草鱼75%、鲢15%、鳙6%、异育银鲫4%,为模式1(MSH1);草鱼75%、鲢15%、鳙3%、匙吻鲟3%、异育银鲫4%,为模式2(MSH2);草鱼75%、鲢15%、匙吻鲟6%、异育银鲫4%,为模式3(MSH3)\]水体中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种养殖模式中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的序列总共分布于10个门,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OP10。对3种养殖模式中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的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MSH2中细菌克隆文库的多样性指数优于MSH1和MSH3,而MSH3优于MSH1。
2012, 31(3):391-396. DOI: 1000-2421(2012)03-0391-06
摘要:柿单宁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B环含有丰富的邻位酚羟基,对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降价吸附能力。以柿单宁为有效成分的金属吸附剂具有成本低、环保和高效等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主要介绍柿单宁的结构特点及其吸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贵金属、有毒重金属等)离子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并对该金属吸附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