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29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作物遗传改良与栽培
    • 利用栽培稻基因组DNA对非洲野生稻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2010, 29(5):537-540. DOI: 1000-2421(2010)05-0537-04

      摘要 (1173) HTML (0) PDF 1.96 M (2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地高辛标记的栽培稻基因组(基因组为AA)DNA为探针,对非洲野生稻(基因组为BBCC)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研究AA 染色体组和BBCC 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杂交后的染色体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结果表明:栽培稻A基因组和非洲野生稻基因组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高度重复DNA序列在栽培稻和非洲野生稻间具有保守性。

    • >植物保护
    • 外源水杨酸诱导水稻相关防御酶活性及内源水杨酸含量的变化

      2010, 29(5):541-545. DOI: 1000-2421(2010)05-0541-05

      摘要 (1654) HTML (0) PDF 1.02 M (3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0.1 mmol/L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喷雾处理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水稻CO39和C101LAC。结果表明: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不同亲和性互作水稻中均在早期上升,与亲和性互作水稻CO39相比,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C101LAC 3种酶的诱导活性增加明显、速度快;过氧化氢酶(CAT)的诱导活性则在不同亲和性互作水稻中均下降。对病程相关蛋白(PR蛋白)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测定结果表明,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2种酶诱导活性的出现高峰期和强度也明显要早且高于亲和性互作水稻。对内源水杨酸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亲和性互作水稻的SA含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外源SA诱导的水稻抗病性可能与内源SA信号通路无关。

    • 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2010, 29(5):546-551. DOI: 1000-2421(2010)05-0546-06

      摘要 (1398) HTML (0) PDF 992.56 K (2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得进行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所需的高质量原生质体,选用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D-118,分别从酶种类、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液pH值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6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从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2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组合是“纤维素酶+溶菌酶+崩溃酶”组合酶、总酶终质量浓度10 mg/mL、菌丝菌龄15 h、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5 ℃、酶液pH 5.6、以0.6 mol/L MgSO4·7H2O为渗透压稳定剂,此最佳条件组合所制备的原生质体产率高达4.00×107/g;原生质体最佳的再生条件是酶解3 h的原生质体在含1.0 mol/L甘露醇的再生培养基上26℃时进行培养,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再生效果,再生率为39%。

    • 基于Maxent与GIS的锈色棕榈象在中国潜在的适生性分析

      2010, 29(5):552-556. DOI: 1000-2421(2010)05-0552-05

      摘要 (1708) HTML (0) PDF 5.91 M (2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锈色棕榈象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vier)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直观定量地获得了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58(非常接近1), 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3种营养条件对中黑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0, 29(5):557-559. DOI: 1000-2421(2010)05-0557-03

      摘要 (1350) HTML (0) PDF 907.22 K (2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光周期L/D=16 h/8 h、温度(25±1) ℃、相对湿度75%~85%的饲养条件下,室内测试中黑盲蝽成虫对3种不同营养的趋性以及3种营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季豆、四季豆+蜂蜜水、四季豆+花粉3种供试营养条件下,四季豆+蜂蜜水对中黑盲蝽的诱集力最强,与其他2种营养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在3种营养条件下,黑盲蝽取食取食四季豆+蜂蜜水后的若虫历期、产卵量及子代孵化率与其他2种营养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表明3种营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及生殖力均有影响。

    • 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棕榈蓟马的毒力测定

      2010, 29(5):560-563. DOI: 1000-2421(2010)05-0560-04

      摘要 (1328) HTML (0) PDF 924.42 K (2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用供试菌株3.0×104、 3.0×105、 3.0×106、 3.0×107、 3.0×108个/mL 5个浓度处理后8 d,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85%、51.67%、71.49%、76.93%和84.66%,处理5 d、6 d、7 d和8 d后的LC50分别是(2.999±0.017)×107、(2.869±0.041)×106、(3.569±0.053)×105、(8.724±0.094)×104个/mL;在3.0×105~3.0×108个/mL 4个浓度下,成虫的LT50值分别为(7.73±0.11)、(5.61±0.16)、(5.04±0.16)、(4.59±0.09) d; 用3.0×104、 3.0×105、 3.0×106、 3.0×107、3.0×108个/mL 5个浓度处理后8 d,若虫的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6.82%、54.97%、72.63%、78.85%和87.69%,处理5 d、6 d、7 d和8 d后的LC50分别为(1.123±0.007)×107、(1.199±0.018)×106、(1.873±0.017)×105、 (6.682±0.041)×104个/mL;在3.0×105~3.0×108个/mL4个浓度下,若虫的LT50值分别为(7.15±0.13)、 (5.48±0.14)、(4.99±0.23)、(4.32±0.23) d。

    • 不同香蕉品种根渗出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2010, 29(5):564-566. DOI: 1000-2421(2010)05-0564-03

      摘要 (1254) HTML (0) PDF 904.29 K (2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抗病鉴定试验选取抗病香蕉品种海贡和感病香蕉品种威廉斯B6,并用2个香蕉品种的根渗出物分别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的卵,观察根渗出物对线虫卵孵化及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虫后抗病香蕉品种海贡根渗出物处理的卵总孵化率为63.26%,平均病情指数为22.13;感病香蕉品种威廉斯B6的总孵化率为80.29%,平均病情指数为53.35,2个香蕉品种的孵化率差异极显著。

    • >资源与环境
    • 不同磷效率甘蓝型油菜对土壤磷和铁锰铜锌的吸收差异

      2010, 29(5):567-571. DOI: 1000-2421(2010)05-0567-05

      摘要 (1236) HTML (0) PDF 982.31 K (1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基因型102和磷低效基因型10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磷处理下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基因型差异及土培条件下对土壤磷和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差异,探讨了养分吸收差异与根系分泌有机酸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缺磷条件下,2个基因型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高磷处理,且磷高效基因型102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105。随供磷水平升高,2个基因型对土壤中P、Fe、Mn和Zn的吸收量均显著增加,且植株体内P质量分数与Fe、Mn和Zn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在低磷处理P15下,磷高效基因型102比磷低效基因型105能吸收更多的磷和微量元素,表明低磷胁迫下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提高了土壤中磷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 非洲菊设施栽培土壤盐分的累积

      2010, 29(5):572-576. DOI: 1000-2421(2010)05-0572-05

      摘要 (1133) HTML (0) PDF 943.49 K (2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上海市奉贤区非洲菊栽培现状进行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盐分的累积及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出现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趋势,土壤的酸化主要和NO3-的累积有关;除HCO3-、K+外,Cl-、SO42-、NO3-、Na+、Mg2+、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且这6种离子间的相关性较好;土壤中盐分阴离子以N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对全盐量与各种离子进行逐步回归,得到模型为:ρ(全盐量)=0.291+5.295ρ(Ca2+)+2.177ρ(NO3-),且差异极显著。

    • >微生物学
    • 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YBT-1518的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芽胞萌发突变株的筛选

      2010, 29(5):577-581. DOI: 1000-2421(2010)05-0577-05

      摘要 (1228) HTML (0) PDF 2.10 M (2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携带Mini-Tn10转座子的温度敏感性质粒载体pIC333构建了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18菌株的插入突变体库。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1株芽胞不能在萌发剂L-丙氨酸诱导下萌发的突变株(命名为MA1),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该突变株菌株的芽胞在其他氨基酸L-苯丙氨酸、L-缬氨酸和L-亮氨酸以及糖类萌发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诱导下也都不能萌发,表明MA1很可能属于新型的芽胞萌发缺陷突变株。

    • 百脉根结瘤信号通道蛋白NSP1和NSP2的转录激活作用

      2010, 29(5):582-587. DOI: 1000-2421(2010)05-0582-06

      摘要 (1547) HTML (0) PDF 3.33 M (2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共生结瘤过程是根瘤菌与宿主植物交换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结瘤信号通道蛋白基因NSP1和NSP2是结瘤因子诱导的共生信号转导途径的必要元件。LjNSP1和LjNSP2蛋白都包含植物所特有的GRAS 结构域,推测为转录调节子,但缺乏明确的生化证据。为验证这一推测,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将两者分别融合到酵母GAL4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上,根据是否能激活报告基因的表达来验证它们的转录激活能力。结果表明LjNSP1和LjNSP2在酵母体内均具有转录激活的能力。为进一步确定转录激活的区域,对LjNSP1和LjNSP2构建了一系列的缺失突变,鉴别出转录激活区段均位于两者的N-末端的可变区域。为验证作为转录因子的LjNSP1和LjNSP2是否具有结合某种特定基因的启动子的能力,进行了酵母单杂交实验。其结果表明,LjNSP1和LjNSP2蛋白均能够结合根瘤起始基因NIN的启动子,但不能结合钙离子结合蛋白基因CBP1的启动子。

    • 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A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0, 29(5):588-592. DOI: 1000-2421(2010)05-0588-05

      摘要 (1287) HTML (0) PDF 1.26 M (2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GIM3.452中克隆得到木聚糖酶基因xynA的成熟肽编码序列。通过重叠延伸PCR将不带原基因信号肽编码序列的xynA基因片段和猪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PSP)基因的信号肽进行拼接得到融合片段SPA,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6/HisTMA中,得到重组质粒pcDNA-SPA,重组质粒经过酶切、测序鉴定其读码框的正确性,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pcDNA-SPA转染猪肾细胞(PK15),通过RT-PCR证实其在PK15细胞中表达,并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木聚糖酶活性为7.6 IU/mL。

    • >畜牧与兽医
    • 猪MyoD1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及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2010, 29(5):593-596. DOI: 1000-2421(2010)05-0593-04

      摘要 (1219) HTML (0) PDF 958.32 K (2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PCR-RFLP方法对通城、大白和长白3个纯种及长大通和大长通2个三元杂种共5个群体MyoD1基因第1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多态位点与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第1内含子第257位存在1个A/C颠换,引起DdeⅠ酶切位点的改变。PCR产物经DdeⅠ酶切后, 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其中通城猪中C等位基因的分布占主要优势,大白、长白猪中2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相近。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与肉色评分和失水率相关(P<0.05或P<0.01);CC基因型个体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AA和AC基因型个体;而CC基因型个体的失水率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MyoD1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肉质性状候选基因, 第1内含子第257位被DdeⅠ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多态位点为猪肉质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分子标记,CC基因型猪具有优良的肉质。

    • 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在三黄鸡小脑内的分布

      2010, 29(5):597-600. DOI: 1000-2421(2010)05-0597-04

      摘要 (1203) HTML (0) PDF 1.49 M (2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三黄鸡小脑皮质各层的细胞构筑和GABA免疫反应神经元在其小脑内的分布情况,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对10羽三黄鸡的小脑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三黄鸡小脑皮质各层的细胞构筑与北京鸭、乌鸡、鸽子和非洲鸵鸟的大体相似;GABA免疫阳性细胞位于小脑皮质的蒲肯野细胞层中,阳性较明显;小脑中央核也有大量阳性神经元,多数呈梭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多数神经元胞质呈强阳性染色。以上结果表明: GABA阳性神经元在三黄鸡小脑皮质各层均有分布,GABA可能在介导小脑复杂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 >水产养殖
    • 利用SRAP标记分析3个团头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010, 29(5):601-606. DOI: 1000-2421(2010)05-0601-06

      摘要 (1215) HTML (0) PDF 5.10 M (1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淤泥湖、梁子湖、鄱阳湖的3个团头鲂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3对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的位点数为8~21个,在3个团头鲂群体中共检测到172个位点。鄱阳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58.14%)、Nei’s基因多样性(0.184 9)和Shannon’s信息指数(0.279 9)最高,梁子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51.16%)、Nei’s基因多样性(0.152 4)和Shannon’s信息指数(0.234 7)次之,淤泥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29.07%)、Nei’s基因多样性(0.090 4)和Shannon’s信息指数(0.137 1)最低。3个团头鲂群体中,鄱阳湖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淤泥湖群体最低。3个群体间的Nei’s无偏遗传距离为0.086 6~0.220 7,遗传相似度为0.802 0~0.917 0;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0.220 7),亲缘关系较远,鄱阳湖和梁子湖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0.086 6),亲缘关系较近。

    • 青鱼肠道出血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0, 29(5):607-612.

      摘要 (1447) HTML (0) PDF 1.08 M (2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患典型肠道出血症的青鱼肝脏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BCB01,人工腹腔注射感染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单克隆菌落的Biolog系统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CB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一步的16S rRNA基因测序与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CB01与嗜水气单胞菌(EF645799)的亲缘关系最近,其相似性为99%。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大多数试验药物敏感,其中对复达欣、头孢西丁、先锋必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

    • 黄颡鱼肠道及养殖水体中菌群的分析

      2010, 29(5):613-617.

      摘要 (1139) HTML (0) PDF 940.16 K (2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黄颡鱼肠道及所处水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各肠段中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5.27±0.74、6.26±0.36、7.56±0.61。厌氧菌数量远大于好氧和兼性厌氧菌,相差约2~3个数量级,双歧杆菌为厌氧菌的优势菌。养殖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对数值为4.80±0.73,表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不高。黄颡鱼肠道与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基本相同,均为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此外,对患细菌性出血病的黄颡鱼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鱼肠道细菌数量显著增加,气单胞菌相比健康黄颡鱼增加18.3%~33.6%,细菌种类明显减少。表明气单胞菌等重要条件致病菌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的优势度才能体现其致病性。

    • >园林科学
    • 不同浓度CaCl2对钝叶瓦松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0, 29(5):618-622.

      摘要 (1294) HTML (0) PDF 1.97 M (2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钝叶瓦松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aCl2处理对钝叶瓦松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钝叶瓦松在5~10 mmol/L CaCl2处理下,叶色浓绿,株型紧凑;冠幅、叶面积和根长与对照比略有增加,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其他生理指标与对照比均无显著差异。在20 mmol/L CaCl2浓度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叶面积相近,根长增加,冠幅下降,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电导率、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则略有下降。在40和50 mmol/L CaCl2浓度处理下,叶片脱落且黄化萎蔫,株型松散,与对照相比,冠幅、叶面积和根长显著降低;电导率、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这些结果表明,钝叶瓦松对CaCl2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在5~10 mmol/L CaCl2浓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超过20 mmol/L浓度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水平评价与区域分异

      2010, 29(5):623-628.

      摘要 (1081) HTML (0) PDF 939.18 K (2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选择合适的统计数据筛选出与人居环境有关的29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不同区域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的分布及其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水平偏低,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得分大于0的城市只有119个,只占城市总量的41.6%。各城市之间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差别较大,最高综合得分与最低综合得分相差近5分,大部分城市综合得分集中在宽度为1的区间(-0.5,0.5)内。在地域差异方面,东部和西部城市优于中部城市,各省级行政区之间差异显著。

    • 利用磁珠富集法开发花榈木微卫星引物

      2010, 29(5):629-633.

      摘要 (1163) HTML (0) PDF 1.16 M (2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基因组DNA用MseⅠ酶切后,连接相应的接头,PCR扩增后回收500~1 000 bp片段,与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GA)12,(AAG)8杂交后,运用磁珠富集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获得的序列经PCR扩增,连接载体pMD19-T,构建富含微卫星序列的小片段插入文库;用PCR法筛选文库,获得78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分析得到24个微卫星序列,成功设计出9对引物。

    • 遮光对长春花叶片长春碱含量和相关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0, 29(5):634-638.

      摘要 (1107) HTML (0) PDF 1.07 M (20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在红色滤光膜遮光处理和正常日光灯照条件下,研究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无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生物碱含量以及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前30 d先升高,然后明显降低 (P<0.05),叶绿素a/b比率低于对照;文多灵 (vindoline,VIN)和长春质碱 (catharanthine,CAT)的含量稍高于对照后下降,VIN和CAT耦合的重要抗癌产物长春碱 (vinblastine,VBL)的含量逐渐高于对照,在处理第15天达到最高为(0.028 0±0.005 1) mg/g;遮光处理有利于VBL合成路径相关基因 (Tdc、Str、Dat 和 D4h)的表达,表明植物在适应遮光胁迫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调控作用。

    • >食品科技
    • 包装方式对冰温贮藏鲩鱼片品质的影响

      2010, 29(5):639-643.

      摘要 (1209) HTML (0) PDF 1013.52 K (2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臭氧减菌处理的鲩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片为原料,研究采用真空(Ⅰ)、100% CO2(Ⅱ)、75% CO2+25% N2(Ⅲ)、55% CO2+45% N2(Ⅳ)等4种不同包装方式的鲩鱼片在冰温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以探讨包装方式对冰温贮藏鲩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方式对冰温贮藏过程中鲩鱼片品质变化有明显影响;以挥发性盐基氮为评价指标,采用100% CO2包装方式和真空包装方式的鲩鱼片在冰温贮藏28 d时,均还保持1级鲜度,且采用100% CO2包装方式时,汁液损失率较少;冰温贮藏过程中,鲩鱼片中革兰氏阳性菌增多、革兰氏阴性菌减少;CO2能有效抑制总菌数的增加和假单胞菌的生长,且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增强。

    • 梯田秀峰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2010, 29(5):644-647.

      摘要 (1361) HTML (0) PDF 913.14 K (1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梯田秀峰茶加工过程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叶绿素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田秀峰茶在加工过程中,叶绿素呈递减趋势,茶叶色泽和绿色度下降;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该2类物质加工后期含量的降低有助于香气的发展;茶多酚、儿茶素呈下降趋势,其中干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含量下降幅度最大,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和儿茶素(C)的含量增加。

    • 透明质酸的发酵及提取工艺

      2010, 29(5):648-653.

      摘要 (1310) HTML (0) PDF 1.04 M (2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诱变筛选获得的马疫链球菌EF02,发醇后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产量达3.05 g/L,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摇瓶培养优化发酵培养基,再经15 L发酵罐发酵,发酵后HA的产量为3.47 g/L,与EF02优化处理前相比,提高了13.77%;通过对发酵条件优化,发酵后HA的产量为3.66 g/L,与EF02优化处理前相比,提高了20.0%。对产物HA进行分离纯化,HA提取率达98.36%,HA纯度达91.28%,蛋白质残留率为0.97%。

    • >农业工程
    • 洁蛋处理对鸡蛋新鲜度的影响

      2010, 29(5):654-657.

      摘要 (1219) HTML (0) PDF 970.21 K (2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新型洁蛋方式机械湿擦(热湿擦、冷湿擦)与传统洁蛋方式(喷淋)对产后12 h内的新鲜鸡蛋进行洁蛋处理,并以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鸡蛋为对照,分析洁蛋方式对鸡蛋保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湿擦与喷淋都会降低鸡蛋的保质期; 与对照组相比,在外观上,用喷淋处理的鸡蛋在25 ℃恒温恒湿箱里放置20 d后,蛋壳表面出现了微小的白色粉末; 在内部品质上,湿擦和喷淋处理鸡蛋的哈夫值、失重率、蛋黄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3种洁蛋处理方式中热湿擦处理效果最佳,冷湿擦其次,喷淋处理最差。

    • >文献综述
    • 棉花钾营养与钾肥施用的研究进展

      2010, 29(5):658-663.

      摘要 (1124) HTML (0) PDF 950.70 K (2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近50年来我国棉花主产区钾肥的增产作用及其变化趋势、增产效应及施钾技术,阐述了钾对棉花的营养作用、抗性及品质方面的影响。钾肥对棉花的增产效应因不同的植棉区和不同的年代而不同。近年来,随着化学钾肥的推广与施用量的增加,某些棉区钾对棉花的增产作用在逐渐降低。因此,化学钾肥施用的必要性、施用期及施用量原则上应根据土壤钾素丰缺状况及棉花的需肥规律而定。

    • >其他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分析

      2010, 29(5):664-668.

      摘要 (1155) HTML (0) PDF 915.52 K (1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情况。结果显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 a内发表论文366篇,其中,被引论文316篇,占86.3%;总被引频次1582,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23。2006-2007年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共设14个栏目,总发文被引比率最高的是“生理生化”和“园林科学”,达100.0%; 其次是“文献综述”,论文被引比率达到94.7%; “植物保护”、“土壤与农化”、“作物品种资源与改良”、“ 水产养殖”等栏目的论文被引比率超过85.0%,“其他”栏目的被引率仅62.5%;另外4个栏目的总发文被引比率为75.0%~84.6%,被引比率居中;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达到7.16,其次是“微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6.69和6.25,表明这3个栏目的稿件有特色,较受读者关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 a内被引频次排名前20名的论文中,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分布在9个栏目中,其中“园林科学”栏目所占比例最高,有7篇,占35%,其次是”水产养殖”和“微生物学”2个栏目,各有3篇。对20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发现有 12篇产自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应立足学校的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进一步扩大稿源数量、吸引优质稿源,增强办刊特色,提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