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2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作物遗传改良与栽培
    •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2010, 29(1):1-5. DOI: 1000-2421(2010)01-0001-05

      摘要 (1867) HTML (0) PDF 259.41 K (30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人工撒播和人工手插种植方式对比,研究了机械精量穴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有利于加快水稻的生长发育进程,缩短水稻的生育期,提高其生物学产量和叶面积指数,降低主茎总叶龄;机械精量穴直播稻的分蘖势较强,分蘖叶位低,分蘖发生和分蘖高峰出现早,单位面积的分蘖总量较大;机械精量穴直播稻每平方米有效穗263.63,比人工手插和人工撒播分别提高了24.63%和15.25%,机播的实际产量最高,较人工撒播和手插处理分别增产14.92%和4.59%。

    • 微量元素对籼稻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和褐化的影响

      2010, 29(1):6-8. DOI: 1000-2421(2010)01-0006-03

      摘要 (1325) HTML (0) PDF 286.53 K (2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优化籼稻品种的组织培养特性,以N6培养基为基础,分析了微量元素3种不同浓度处理对籼稻品种粤泰B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影响不大,而对褐化的控制有明显的影响,在1.2倍浓度下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最低为10.35%,并且愈伤组织致密、状态较好,0.8倍次之,褐化率为26.15%,而一般使用的1.0倍浓度下褐化率为44.55%,褐化情况是最严重的,并且愈伤组织软化,状态很差。

    • 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糯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0, 29(1):9-13. DOI: 1000-2421(2010)01-0009-05

      摘要 (1369) HTML (0) PDF 298.51 K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糯小麦新品种华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糯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为120×104~240×104/hm2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明显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达300×104/ hm2时,籽粒产量增加不明显,面团形成时间明显缩短、评价值明显降低。氮肥施用量为75~225 kg/ hm2,增施氮肥可同步提高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评价值,而当氮肥施用量达300 kg/ hm2时,籽粒产量和评价值下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增加,但增幅较小。本试验条件下使华糯1号高产和优质的最佳组合是基本苗种植密度为240×104/ hm2、氮肥施用水平为225 kg/ hm2。

    • >植物保护
    • 中国及其邻国尖顶蚱属的分类及2新种记述(直翅目:蚱科)

      2010, 29(1):14-20. DOI: 1000-2421(2010)01-0014-07

      摘要 (1365) HTML (0) PDF 412.81 K (2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研究了分布于中国、印度和尼泊尔的直翅目蚱科尖顶蚱属Teredorus昆虫种类共计22种, 其中有2个新种, 即太白尖顶蚱Teredorus taibeiensis sp.nov.和短背尖顶蚱Teredorus brachinota sp.nov., 并有1个新组合,即格尖顶蚱Teredorus graveli(Gunther,1939) com.nov.,同时提供了尖顶蚱属昆虫的分种检索表和分布地区。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诱导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2010, 29(1):21-25. DOI: 1000-2421(2010)01-0021-05

      摘要 (1292) HTML (0) PDF 336.99 K (2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采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lium maydis T小种毒素(HMT毒素)和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中的提取蛋白及菌丝细胞壁的提取液,预处理不同玉米品种3叶期叶片后再接种高浓度HMT毒素,在无菌条件下培养5 d后测量叶片病斑大小,并测定玉米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只有纯化的低浓度HM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系统性广谱抗性,但不同玉米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有差异; TC103以质量浓度0.025 μg/mL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PAL活性最高; TB37和TMo17 2个自交系,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25 μg/mL和0.050 μg/mL的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

    • 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筛选

      2010, 29(1):26-30. DOI: 1000-2421(2010)01-0026-05

      摘要 (1439) HTML (0) PDF 200.67 K (20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建立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的方法,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取对大蒜叶枯病不同抗性的3个品种G087、G064、G039作为鉴别品种,对病菌离体接种鉴定中不同孢子悬浮液浓度、病菌接种部位、接种后不同培养温度、不同株龄接种,以及活体接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4~5叶期大蒜的离体叶片,叶面或叶背接种,接种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106个/mL,接种后置于21 ℃温度条件下培养7 d,统计病情指数和品种抗性类型,鉴定结果与品种的抗病水平一致;离体接种鉴定比活体接种法更简便、快速; 离体和活体鉴定结果均与品种田间抗病性一致,可作为大蒜品种资源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

    • 6种生物碱对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的作用方式

      2010, 29(1):31-36. DOI: 1000-2421(2010)01-0031-06

      摘要 (1168) HTML (0) PDF 1.90 M (19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斜纹夜蛾细胞凋亡小体,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研究了骆驼蓬碱、喜树碱、蓖麻碱、苦参碱、博落回碱和烟碱对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的作用方式和细胞毒理。结果表明:骆驼蓬碱5.0 μg/mL、20.0 μg/mL和喜树碱0.5 μmol/L、1.0 μmol/L处理后48~60 h,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处理后12~48 h,明显抑制SL-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阻滞于G2/M期; 博落回碱和蓖麻碱5.0 μg/mL、 20.0 μg/mL对SL-1具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20.0 μg/mL处理具有细胞周期时相阻滞作用,同样使细胞阻滞于G2/M期,但无明显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 烟碱和苦参碱在5.0 μg/mL、 20.0 μg/mL对SL-1具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天麻蚜蝇外部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2010, 29(1):37-40. DOI: 1000-2421(2010)01-0037-04

      摘要 (1021) HTML (0) PDF 798.71 K (1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观察了天麻蚜蝇Azpeytia shirakii Hurkmans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结果表明:天麻蚜蝇在湖北省宜昌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8月中旬化蛹越夏,10月下旬开始化蛹越冬;第1代产卵高峰期在5月;第1代幼虫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产卵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天麻蚜蝇属白昼活动型,成虫交尾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17:00,产卵多选择在阴暗潮湿、有腐殖质的地方; 土壤中的越冬蛹在天气晴朗时可自行掘洞爬出土壤表面,遇冷则退缩回洞中。

    • 2,5-二苯乙炔基噻吩的微胶囊化及其性能

      2010, 29(1):41-44. DOI: 1000-2421(2010)01-0041-04

      摘要 (1221) HTML (0) PDF 306.54 K (19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包含光活化化合物2,5-二苯乙炔基噻吩的聚脲微胶囊悬浮剂。用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显微镜(FOM)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大小,同时对微胶囊的初期包封率、释放特性、热失重行为、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表面形态近似球形,初期包封率均高于90%;与原药相比,微胶囊化后的2,5-二苯乙炔基噻吩对菜粉蝶幼虫仍有较好的活性,且持效期延长。

    • >资源与环境
    • 豌豆根尖铝毒的敏感浓度探讨

      2010, 29(1):45-47. DOI: 1000-2421(2010)01-0045-03

      摘要 (1178) HTML (0) PDF 244.55 K (2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不同浓度Al3+处理豌豆幼根根尖,24 h后通过测定幼根的相对伸长率、不同根段的胼胝质含量、POD活性同时结合苏木精染色,探讨不同浓度Al3+对豌豆根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根伸长明显受到抑制,苏木精染色的颜色也随Al3+浓度上升而加深;不同根段的胼胝质含量明显增加,当Al3+浓度大于50 μmol/L后,差异达到显著;幼根的POD活性显著降低。说明Al3+抑制豌豆幼根的生长,其敏感浓度为50 μmol/L。

    • >微生物学
    • 蓝细菌中与PⅡ蛋白或NtcA蛋白相互作用的PipX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0, 29(1):48-54. DOI: 1000-2421(2010)01-0048-07

      摘要 (1138) HTML (0) PDF 1021.09 K (2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NCBI、Expasy等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与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蓝细菌各菌株的PipX进行多序列同源对比分析,获得保守序列,预测了二级结构与结构域,分析了pipX的基因簇等。分别构建了蓝细菌的16S rDNA进化树以及基于PipX的分子进化树,同时也对与PipX相互作用的NtcA和PⅡ构建分子进化树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解它们之间起源与进化的关系。由此推测PipX可能是蓝细菌氮代谢途径中除NtcA、PⅡ外的另一个关键调控蛋白,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 2-甲基异茨醇降解菌阴沟肠杆菌Z5的分离鉴定及BAC文库的构建

      2010, 29(1):55-58. DOI: 1000-2421(2010)01-0055-04

      摘要 (1200) HTML (0) PDF 353.96 K (1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采集到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2-甲基异茨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菌株Z5,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该菌在以2-MIB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代谢。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现该菌对2-MIB的降解率高达89.7%。同时,测定了Z5在不同质量浓度2-MIB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当2-MIB质量浓度为16 μg/L时,其生长状况与在LB中最为接近。为了克隆降解2-MIB关键酶的编码基因并进一步研究其降解途径,本研究构建了E.cloacae Z5的全基因组BAC文库,该文库覆盖了大约8倍的基因组,共计810个转化子,外源片段平均大小为40 kb。

    • 泉古菌Sulfolobus islandicus PCNA1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10, 29(1):59-62. DOI: 1000-2421(2010)01-0059-04

      摘要 (1300) HTML (0) PDF 404.43 K (2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泉古菌Sulfolobus islandicus中PCNA有3个同源类似蛋白,本研究选取PCNA1作为研究对象,为获得可溶性表达的PCNA1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深入了解PCNA1基因的功能,将PCNA1基因片段克隆到组氨酸标签融合的表达载体pET30a中,利用IPTG诱导,金属螯合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大部分可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纯化蛋白的纯度可达90%以上,浓度约为2 mg/mL。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可达1∶10 000以上,Western印迹检测证明抗体特异性良好。

    • 等转化率法分析溶菌酶在变性剂影响下的变性过程

      2010, 29(1):63-66. DOI: 1000-2421(2010)01-0063-04

      摘要 (1182) HTML (0) PDF 288.15 K (19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菌酶在变性剂(乙醇、二甲基亚砜)影响下的变性过程,并用等转化率法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无变性剂存在情况下,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溶菌酶的变性温度都缓慢增加;变性剂可加速溶菌酶的变性过程,降低溶菌酶的热稳定性;其中,乙醇对溶菌酶热稳定性的影响大于DMSO。等转化率法分析表明:溶菌酶在有、无变性剂的条件下,其表观活化能在不同的转化率下未保持不变,而是随转化率增大而减小;溶菌酶的变性过程并不是标准两态可逆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种蛋白质状态的复杂过程。等转化率法为蛋白质单步或是多步变性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畜牧与兽医
    • 蓝塘猪和长白猪leptin和leptin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2010, 29(1):67-70. DOI: 1000-2421(2010)01-0067-04

      摘要 (1249) HTML (0) PDF 342.45 K (1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蓝塘猪和长白猪1、27、90、150和180日龄阶段脂肪组织中leptin基因mRNA和下丘脑中leptin受体基因mRNA的变化,并对2个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血液中lepti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蓝塘猪180日龄时皮下脂肪中leptin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阶段,而与长白猪相比,蓝塘猪除1日龄低于长白猪外,其它各个阶段均高于长白猪,180日龄两者差异极显著;长白猪各阶段间差异不显著;(2)蓝塘猪180日龄时下丘脑中leptin受体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阶段,长白猪180日龄时最高,且显著高于1日龄和27日龄,蓝塘猪与长白猪1日龄时差异显著;(3)蓝塘猪血清中leptin浓度各阶段均高于长白猪,两品种均是150日龄时最高,蓝塘猪150日龄显著高于27日龄和180日龄,长白猪各阶段差异不显著。

    • 猪胎儿卵母细胞发生早期的细胞凋亡变化

      2010, 29(1):71-74. DOI: 1000-2421(2010)01-0071-04

      摘要 (1188) HTML (0) PDF 1.20 M (2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猪卵母细胞发生早期卵巢上细胞的凋亡情况,制作妊娠33、40、46、54、61 d母猪胎儿卵巢的石蜡切片,并进行荧光染色。结果发现,母猪妊娠到33 d时,胎猪卵巢上即可见原始生殖细胞和卵原细胞的凋亡,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凋亡也逐渐增加,妊娠33、40、46、54和61 d母猪胎儿卵巢上卵原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13%、4.32%、 5.50%、9.43%和11.10%,同时,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则分别为8.89%、12.45%、14.74%、17.96%和22.81%。结果说明,在猪胎儿卵母细胞发生早期,即开始发生了卵原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凋亡,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 2种剂型麻保沙星在健康家犬体内药物动力学比较

      2010, 29(1):75-78. DOI: 1000-2421(2010)01-0075-04

      摘要 (1351) HTML (0) PDF 280.59 K (1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健康家犬6只,按随机交叉设计试验,单剂量给药均为每千克体重2.75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应用3P97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肌肉注射与口服麻保沙星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T1/2ka(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52±0.41) h和(0.41±0.13) h,T1/2ke(消除半衰期)为(4.40±1.86) h和(6.25±1.80) h,Tpeak(峰时间)为(1.53±0.75) h和(1.68±0.39) h,Cmax(峰浓度)为(1.36±0.38) μg/mL和(0.93±0.06) μg/mL,AUC(药时曲线下面积)为(10.64±2.66) (μg·h)/mL和(8.68±1.98)(μg·h)/mL。乳酸麻保沙星在健康家犬口服与注射给药吸收迅速,表观分布容积大,消除缓慢,口服给药较肌肉注射吸收后分布的组织更深更广。

    • >水产养殖
    • 乌鳢免疫球蛋白M重链和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2010, 29(1):79-84. DOI: 1000-2421(2010)01-0079-06

      摘要 (1230) HTML (0) PDF 2.60 M (19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RACE-PCR方法克隆并鉴定了乌鳢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重链(H)和免疫球蛋白轻链(L)全长cDNA。乌鳢IgH cDNA全长1 912 个核苷酸(nt),包含1 797 nt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98个氨基酸(aa)。IgH恒定区(CH)均包含1对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链内二硫键,其中CH1区氨基末端存在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与轻链形成链间二硫键,4个推测的N-糖基化位点(NXT和NXS)则分别位于CH1、CH2和CH4。序列比对发现乌鳢IgH CH1与CH2交界处氨基酸序列的插入使铰链区肽段较其他硬骨鱼IgH长,此外IgH CH4区羧基末端参与单体间聚合的半胱氨酸被赖氨酸替换,这反映乌鳢IgH分子结构的特异性。序列相似性比较显示乌鳢IgH与点带石斑鱼、黑鳍冰鱼、牙鲆、虹鳟的相似性依次为55%、50%、45%和36%,与斑马鱼类的相似性较低(为28%)。乌鳢IgL cDNA全长941 nt,包含729 nt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2个aa。轻链可变区(VL)和恒定区(CL)均包含保守的半胱氨酸,形成链内和链间二硫键。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乌鳢IgL与五条鰤和花狼IgL的相似性为78%和77%,而与斑点叉尾鮰和虹鳟的相似性仅为32%和31%。根据IgH和IgL恒定区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鱼类IgH形成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分支,其中乌鳢IgH与河豚IgH的亲缘关系较近;硬骨鱼IgL系统树显示3个主要的分支:L1、L2和L3,乌鳢IgL位于L1分支的L1A亚类。

    • 杂交鲟和匙吻鲟HSP70 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2010, 29(1):85-89. DOI: 1000-2421(2010)01-0085-05

      摘要 (1156) HTML (0) PDF 365.05 K (2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RT-PCR法从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schrencki)和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肝脏RNA克隆获得HSP70基因的全长cDNA ( HSP70 cDNA)。所测定的HSP70 cDNA序列与NCBI/GenBank上登载的鲫(GenBank No.DQ872648)同源性最高,杂交鲟和匙吻鲟分别达96%和98%,杂交鲟HSP70序列为382 bp,匙吻鲟为334 bp。将杂交鲟和匙吻鲟与其它脊椎动物HSP70氨基酸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相似度比较,鱼类与哺乳动物、两栖类非洲爪蟾之间HSP70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平均值分别为86.2%和86.8%。鱼类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大,平均为93.8%,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以HSP70核苷酸序列为分子标记,用MEGA4软件中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12个物种HSP70系统发育树,识别出3个大的单系类群:杂交鲟、匙吻鲟、团头鲂、鲫、鲤、斑马鱼聚为类群一(bootstrap 96);虹鳟和大西洋鲑聚为类群二(bootstrap 100);人类和褐家鼠类聚为类群三(bootstrap 89)。

    • 高体革鯻仔鱼的摄食特性

      2010, 29(1):90-95. DOI: 1000-2421(2010)01-0090-06

      摘要 (1134) HTML (0) PDF 341.34 K (1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人工养殖条件下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仔鱼的摄食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水温25.7~28.2℃条件下,对3日龄仔鱼进行开口饵料筛选,发现卤虫无节幼体是高体革鯻仔鱼最好的开口饵料,8日龄仔鱼开始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13日龄仔鱼全部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随着鱼体增长,仔鱼相对最大饱食量也增加。前期仔鱼(7日龄)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于08:00-10:00、12:00-14:00、18:00-20:00时摄食活跃,尤以18:00-20:00的摄食最活跃,夜晚停止摄食;在持续光照条件下夜晚则有摄食活动;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没有摄食活动。后期仔鱼(24日龄)在自然光照条件下09:00-13:00摄食较为活跃,摄食活动主要集中在白天,夜晚不摄食;在持续光照条件下整个夜晚均有摄食活动;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有明显摄食节律,在10:00-12:00和20:00-22:00均出现摄食高峰,摄食活动对光的依赖性降低。试验结果表明,高体革鯻仔鱼摄食节律明显,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仔鱼摄食与光照有紧密关系。

    • >园林科学
    • 萝卜-芥蓝异源四倍体F4和F10世代DNA甲基化变异的MSAP分析

      2010, 29(1):96-100. DOI: 1000-2421(2010)01-0096-05

      摘要 (1239) HTML (0) PDF 487.89 K (17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人工合成的萝卜-芥蓝异源四倍体的F4和F10世代为材料,用MSAP法检测2种材料DNA甲基化变异情况,以期为远缘杂交后不同世代间基因组DNA甲基化遗传和变异规律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F4代和F10代甲基化程度分别为30.61%和33.10%,共检测12种甲基化变异模式,可以分为5种类型,甲基化变异位点占所有甲基化位点的41.71%。用甲基化抑制剂5-氮胞苷处理F4代,F10代材料,检测到甲基化程度分别为20.67%和25.75%,F10代比F4代受到了更大冲击,说明不稳定世代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 蜡梅花色色素种类的初步分析

      2010, 29(1):107-110. DOI: 1000-2421(2010)01-0107-04

      摘要 (1072) HTML (0) PDF 267.20 K (1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初步研究了15 种颜色表现有代表性的蜡梅中、内被片的色素组成,并将颜色反应结果进行数量转化,采用类平均的方法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蜡梅花色色素主要属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橙酮、查耳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乔种和红心类蜡梅的内被片还含有花色素及其苷类。15个样品按照内被片有紫纹(乔种)、满布紫纹(红心),中被片白黄色、金黄色及其它被聚成了5类,这与实际颜色的表现基本一致。

    • 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植物中豌豆胰岛素PA1b

      2010, 29(1):111-113. DOI: 1000-2421(2010)01-0111-03

      摘要 (1153) HTML (0) PDF 615.59 K (2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豌豆胰岛素PA1b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利用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PA1b在豌豆、芋头、姜、西红柿、苦瓜、蒜头、洋葱、丝瓜、黄瓜等植物中的分布,以及PA1b在豌豆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PA1b在豌豆中含量最高,且随着豌豆种子发芽时间的增加含量逐渐减少,PA1b可能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

    • >食品科技
    • 添加剂对藤茶饮料品质稳定性的影响

      2010, 29(1):114-119. DOI: 1000-2421(2010)01-0114-06

      摘要 (1367) HTML (0) PDF 225.89 K (1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观察了4种添加剂对藤茶饮料加工及贮藏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3.0~5.0的条件下有利于茶汤黄酮的保存及色泽品质的稳定,沉淀减少; 随着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茶汤黄酮的保存率增加,冷藏条件下晶体析出减少,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沉淀增加,并以蔗糖添加量质量分数6.0%~9.0%为宜; 质量分数为0.004%~0.010% Vc的添加量既有利于茶汤黄酮的保存,也有利于色泽品质及减少沉淀的形成;β-CD对减少茶汤沉淀及结晶效果明显,对茶汤黄酮及色泽的保护不明显。

    • >农业工程
    • 油菜田间生态环境数据采集装置的设计

      2010, 29(1):120-123. DOI: 1000-2421(2010)01-0120-04

      摘要 (1199) HTML (0) PDF 276.88 K (1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油菜田间生态环境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传送速度慢、存储量小、传感器线路铺设和调整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集成了带有无线模块的CC1110单片机、SHT71温湿度传感器、TSL2561照度传感器、SWR土壤水分传感器。数据接收模块与PC计算机之间采用MAX3232串行通信的方法,最终实现数据多点定时测量、节点电池供电、大量数据传送和保存的目的。

    • >园林科学
    • 麻竹杂交子代竹笋营养成分变异分析

      2010, 29(1):1010-106. DOI: 1000-2421(2010)01-0101-06

      摘要 (1058) HTML (0) PDF 375.59 K (1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杂交子代竹笋营养成分的变异情况,以30个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家系为材料,对不同家系竹笋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含量在家系间的变异幅度都很大,变异系数依次为23.69%、26.70%、38.26%、15.76%;蛋白质水解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都在30%以上,变异幅度为33.80%~42.97%。根据竹笋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比例等指标对参试的30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选出了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2个类群。这2个类群共包括11个家系,其中10个家系是来自JD或HK 2个产地麻竹为亲本的杂交子代,说明麻竹竹笋的营养品质主要受遗传的影响,通过合适的亲本选配可以得到营养品质优良的杂种后代。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