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5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生物技术
    • 大肠杆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006, 25(5).

      摘要 (1455) HTML (0)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PCR克隆了大肠杆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manA,分别构建了含manA基因的原核和真核生物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GST-PMI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和PreScission蛋白酶酶切,SDS-PAGE分析证实PMI蛋白为42 ku。对转manA基因的拟南芥进行PCR分析表明,manA基因已稳定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氯酚红显色反应证实,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的manA基因能表达具有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活性的PMI蛋白。这些结果说明,克隆的manA基因可在细菌和高等植物中高效表达。

    • 油菜种子高质量总RNA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2006, 25(5).

      摘要 (1081) HTML (0)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1种从油菜种子中分离高质量总RNA的方法,有效的排除了种子中富含的多酚、多糖和蛋白质等杂质的污染。分离的总RNA经甲醛变性凝胶电泳和紫外光检测,可见28S和18S rRNA的2条清晰的带型,完整无降解,其A260/A280在1.8~2.0之间。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本方法提取的油菜种子总RNA具有很高的质量和纯度,且得率高,完全能满足后续的RT-PCR、全长基因的克隆和Northern blotting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

    •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籼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转Bt基因植株

      2006, 25(5).

      摘要 (1174) HTML (0) PDF 0.00 Byte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t融合型基因cry1Ab/cry1Ac导入籼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03B198S和03B199S的愈伤组织,经过多轮潮霉素筛选,获得了一批独立转化体,同时,从每一个独立转化体至少再生出5株绿苗。经PCR、RT-PCR检测证实该Bt融合型基因已整合到部分受体基因组中,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达。这些阳性转基因植株在异地异季低温条件下割蔸栽植,部分恢复可育,且表现出很强的抗螟虫性能。

    • 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鄂E株SLT-IIeB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2006, 25(5).

      摘要 (1306)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湖北本地分离的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鄂E株为模板,PCR扩增去掉信号肽和跨膜区的SLT-IIeB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同时对筛选出的阳性质粒pGEX-SLT-IIeB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发表的12个SLT-IIe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100%,表明该基因保守性很好。重组质粒pGEX-SLT-IIeB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GST-SLT-IIeB有特异性表达带,Western-blot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

    • >作物品种资源与改良
    • 5个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2006, 25(5).

      摘要 (1131) HTML (0) PDF 0.00 Byte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武汉自然条件下,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2 a观察810S、M102SI、D24、M23S和M61S 5个温敏核不育系稻蔸再生苗的花粉育性变化,结合观察期的温度变化进行育性稳定性、育性对温度的敏感时期以及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的分析。结果表明,M23S和M102S的育性最稳定,810S和M102S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在其抽穗前的13~5 d和10~7 d,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分别为24.7℃和24.0℃;ID24、M23S和M61S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在其抽穗前的19~10 d2、4~8 d和16~0 d,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分别24.6℃、23.7℃和25.9℃。

    • >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
    • 强化栽培对水稻后期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006, 25(5).

      摘要 (1168) HTML (0) PDF 0.00 Byte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高产水稻品种两优培九和II优7954为材料,研究强化栽培对水稻中后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在单位面积穗数不占优势下,主要是通过改善水稻后期群体质量,促进大穗形成从而实现增产。在强化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下,抽穗期功能叶的配置比较合理,叶片宽且挺,能较好的截获光能,且水稻抽穗期至花后20 d的叶面积衰退率较少,有利于抽穗后光合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积累,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保证水稻大穗形成。

    • >植物生理生化
    • 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敏感性差异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2006, 25(5).

      摘要 (1286) HTML (0) PDF 0.00 Byte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抗菌核病油菜品种中R-888、宁RS-1、783和感病品种宁油7号、晚油早、矮架早为试验材料,于盛花期接种(均设对照),发病后取较完整的功能叶,测定几个生理生化性状。结果表明:在菌核病影响下,抗、感病品种油菜的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电导率大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有所改变;其中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而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电导率大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病品种。各性状与其抗病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水龙在不同富营养水体中光合特性的变化

      2006, 25(5).

      摘要 (1187)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水龙在不同富营养水体中生长时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龙可以在一定的富营养水平下正常生长,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产额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也相应增加;但在超富营养条件下,水龙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气孔导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表观量子产额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受到显著影响;培养至38 d后,植株全部死亡。

    • >植物保护
    • 中国新疆地区蚱属2新种(直翅目:蚱科)

      2006, 25(5).

      摘要 (1151) HTML (0)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记述采自新疆地区蚱属2新种,即拟钻形蚱Tetrix subulatoidessp.nov.及福海蚱Tetrix fuhai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 根结线虫种及种群致病性的聚类分析

      2006, 25(5).

      摘要 (1041) HTML (0) PDF 0.00 Byte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相同的接种水平下,以烟草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为供试寄主,用SAS软件,对坏死百分率、相对根结指数、相对卵块指数、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重等6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不同或相似生态条件下,4种常见根结线虫中34个群体的致病性。结果表明,4种常见根结线虫的34个群体,无论对抗性寄主K326,还是感病寄主红花大金元,其致病性都能基本按种(species)划分,种间致病性存在差异;在抗性寄主上,不同来源的同种或同一小种,其致病性表现基本一致,能聚为同一相似组;在感病寄主上,除北方根结线虫外,其它3种根结线虫的致病性相近,这种归类不够明显。常见根结线虫的致病性受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寄主类型等的影响较小。

    • 基于线粒体16S rDNA序列的蝽总科系统发育研究(异翅亚目:蝽次目)

      2006, 25(5).

      摘要 (1034) HTML (0)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线粒体16S rDNA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蝽总科8个科23种昆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并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利用16S rDNA分子研究蝽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是适合的,能够重建蝽总科的单系性;土蝽科的位置不稳定,在蝽总科各科进化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龟蝽科与蝽科在MP树和ML树中都形成姊妹群关系,在NJ树中2个科的亲缘关系也比较近;异蝽科是最早分支出来的,表明异蝽科是所研究类群中最为原始的类群。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支持了将荔蝽亚科、盾蝽亚科和兜蝽亚科从蝽科中分立出来提升为科的观点。

    • 香蕉果肉挥发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作用

      2006, 25(5).

      摘要 (1393) HTML (0) PDF 0.00 Byte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桔小实蝇不同生理状态下(性成熟与性未成熟)两性成虫在不同时间内对不同剂量香蕉果肉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香蕉果肉挥发物对性成熟与性未成熟的两性成虫均能产生显著的引诱效果,并随着剂量的增加,引诱作用增强,当测试剂量超过0.10 g时香蕉果肉即能引起两性成虫的行为反应;同时,随着剂量的增加,成虫对香蕉果肉的反应时间缩短,当测试剂量为0.1 g时,性未成熟雌虫的反应在1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而性成熟雌虫在3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性未成熟雄虫的反应在5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而性成熟在4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当测试剂量为1 g以上时,不论性成熟与否,雌、雄虫的反应均在5 min内达到显著水平。

    • 水菖蒲提取物对4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2006, 25(5).

      摘要 (1345) HTML (0)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根茎无水乙醇提取物测定了其对4种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pusillus)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水菖蒲无水乙醇的提取物对长角扁谷盗和锯谷盗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尤其对长角扁谷盗,0.08 mg/cm2的剂量处理4 d后的校正死亡率仍达100%;其驱避作用亦很显著,0.63mg/cm2剂量处理60 h后平均驱避等级均达到V级,平均驱避率分别为99.77%、99.54%、93.62%和99.28%。

    • 球孢白僵菌对桔小实蝇致病力的测定

      2006, 25(5).

      摘要 (1621) HTML (0)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Vuillemin属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球孢白僵菌属,是一种广谱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可寄生15目149科700多种昆虫和蜱螨类[1],具有致病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已被用于防治多种重要的农林害虫[2,3]。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al),别名柑桔

    • >土壤与农化
    • 红壤和黄褐土根际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2006, 25(5).

      摘要 (1079) HTML (0) PDF 0.00 Byte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红壤(可变电荷土壤)和黄褐土(恒电荷土壤)为材料,通过根垫法分组盆栽种植玉米、油菜等作物,获得2类土壤的根际土、近根际土以及非根际土样品,测定了它们的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等含量。结果表明:在种植玉米、油菜等作物的条件下,均为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非根际土壤含量最小,意味着根际能活化或富集碱解氮;红壤、黄褐土非根际的有效磷含量比根际分别高28%~44%和29%~57%,表明根际有效磷存在亏缺;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有机质含量有所变化,但差异不明显。

    • 小尺度区域红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2006, 25(5).

      摘要 (956) HTML (0) PDF 0.00 Byte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小尺度范围内均匀密集布点采样的基础上,从268个土壤样品中挑选其中“清洁”红壤48个和“清洁”水稻土78个进行统计分析后,提出了江西省鹰潭红壤Hg含量的背景值为0.050 mg/kg、Cd为0.105mg/kg、As为10.4 mg/kg、Cr为47.9 mg/kg、Cu为24.1 mg/kg、Pb为25.7 mg/kg;水稻土Hg含量的背景值为0.063 mg/kg、Cd为0.100 mg/kg、As为4.3 mg/kg、Cr为42.3 mg/kg、Cu为25.7 mg/kg、Pb为27.1 mg/kg;与以前研究提出的背景值相比,本研究提出的鹰潭红壤Cd和Cu含量的背景值分别提高了61.5%和31%,Hg降低了35.9%,其它元素相近;水稻土除Cu稍有提高外,其余5种重金属元素都显著降低。同时,不同作物利用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鹰潭地区50%旱地红壤、20%菜地、15%水稻土和30%果园地的土壤达到清洁标准。

    • >微生物学
    • 1株净水贫营养细菌的筛选及其低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

      2006, 25(5).

      摘要 (1133) HTML (0)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不同环境中分离出38株贫营养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主要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产卟啉杆菌属(Porphyrobacter)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等18个属。采用化学需氧量(CODMn)和总有机碳(TOC)2种检测指标从中筛选到1株对微污染水源有较好净化效果的菌株Y11,其对水体CODMn和TOC的降解率分别为48.01%和46.83%。该菌株经生理生化反应进一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饥饿试验表明,Y11在低营养的环境下能长期存活。

    • >畜牧与兽医学
    • 赖氨酸铜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6, 25(5).

      摘要 (1066) HTML (0)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选用19~20日龄昆明普通级雄性小鼠108只,低铜饲养20 d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36只。第1组小鼠饲粮中加入4.5 mg/kg硫酸铜(以铜计);第2、第3组饲粮中分别加入4.5 mg/kg和45 mg/kg赖氨酸铜(以铜计)。测定小鼠部分免疫学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以研究赖氨酸铜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铜对小鼠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和血清铜蓝蛋白(CP)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赖氨酸铜能缓解小鼠胸腺退化的趋势,促进脾脏发育,提高小鼠ANAE 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试验期内T淋巴细胞转化率,并能提高小鼠血清IgG含量和提高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的趋势。45 mg/kg和4.5 mg/kg赖氨酸铜添加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 小鼠对pGM-CSF/SS生长抑素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

      2006, 25(5).

      摘要 (1077) HTML (0)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研究细胞因子GM-CSF与生长抑素pcS/2SS融合表达质粒pGM-CSF/SS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求生长抑素基因免疫新策略。将60只20日龄雄性昆明小白鼠均分为6组,分别用PBS(C0)、pGM-CSF质粒(C1)、pGM-CSF/SS质粒(T1、T2、T3)、pcS/2SS(T4)质粒口服免疫,T1~T4组的免疫剂量分别为2×106cfu/mL、2×108cfu/mL、2×1010cfu/mL、2×108cfu/mL,以上质粒均以减毒沙门氏菌为传导载体。结果显示:pGM-CSF/SS组的抗生长抑素抗体AP/AN值显著高于pcS/2SS组,阳性鼠体增重亦高于pcS/2SS组,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1.4%和40.0%。另外,高剂量组的AP/AN值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显著高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的AP/AN值显著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为100%、71.4%和20.0%。可见,pGM-CSF/SS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pcS/2SS疫苗,且pGM-CSF/SS疫苗呈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显示出细胞因子GM-CSF可以增强生长抑素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 >水产养殖
    • 国内养殖鱼类和进境鱼卵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检测及基因分析

      2006, 25(5).

      摘要 (1329) HTML (0)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及该方法在来自国内养殖场的患病牙鲆和虹鳟及进口的匙吻鲟鱼卵中检测出IHNV,同时对扩增出的IHNV的DNA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国内养殖的牙鲆和虹鳟中分离出的IHNV与IHNV的标准株RB-1株在序列上都具有98.1%的同源性,推导出在氨基酸序列上分别具有97%和99%的同源性。从进口匙吻鲟鱼卵中分离的IHNV与RB-1株在序列上都具有92.5%的同源性,推导出氨基酸序列有93%的同源性。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从国内发病的养殖虹鳟中分离出的IHNV与进口匙吻鲟鱼卵中检测到的IHNV在进化上关系较为密切。

    •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2006, 25(5).

      摘要 (1436) HTML (0)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从湖北省宜都市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清江河内养殖网箱中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鮰上共分离19个菌株,经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1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80%~100%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和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11个菌株中的BH-001、BH-005、BH-009和BH-011等4个菌株属于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而BH-002、BH-015、BH-017和BH-019等4个菌株属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而BH-004、BH-013和BH-016等3个菌株尚未能鉴定其种类。

    • 绢丝丽蚌软体部分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评价

      2006, 25(5).

      摘要 (1123) HTML (0) PDF 0.00 Byte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绢丝丽蚌软体部分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绢丝丽蚌软体部分中斧足粗蛋白质含量为74.3%(干基),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57.0%,其中必需氨基酸为20.98%,占氨基酸总量的36.81%,氨基酸价为79.7,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软体部分中外套膜与内脏团混合物粗蛋白质含量为37.2%(干基),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30.9%,其中必需氨基酸为11.39%,占氨基酸总量的36.86%,灰分含量为17.32%(干基),富含矿物质;软体部分粗脂肪含量较低,认为绢丝丽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蚌类。

    • >园林科学
    • 木荷幼苗在林窗不同生境中的形态响应与生物量分配

      2006, 25(5).

      摘要 (1013) HTML (0)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从林窗边缘到林窗中央环境梯度上3种不同生境的木荷幼苗的主要形态因子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生境下木荷幼苗的形态数量指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从林窗边缘到林窗中央,随着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改善,其生长量和生物量逐渐增加。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基本相似,但叶和主茎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林窗边缘处,木荷幼苗将生物量相对多地分配到地上叶构件上,林窗中央处,则相对多地分配到地上主茎上。研究显示,木荷幼苗具有喜光能耐阴的特性。运用非线性幂函数拟合了不同生境木荷幼苗生物量模型,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生物量随苗高、地径的变化趋势,可作为环境条件类似的木荷幼苗生物量预测的依据。

    • I-72杨再生体系的建立

      2006, 25(5).

      摘要 (1102) HTML (0) PDF 0.00 Byte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水培I-72杨(Populus euramericana San Martino)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探讨了I-72杨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I-72杨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0.5mg/L+NAA0.1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7.0%,不定芽分化率为91.1%;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Vc(150 mg/L)能有效地抑制叶片的褐变,褐变降低率达25.0%;不定芽在MS+BA 0.3mg/L+NAA 0.05mg/L培养基中继代增殖系数为6.3;添加0.8mg/L GA3对继代培养中不定芽的伸长和增殖有显著效果;在生根培养基1/2MS+NAA 0.05mg/L+IBA0.2mg/L上,生根率达93.5%。

    • >食品科技
    • 雷蘑胞外多糖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2006, 25(5).

      摘要 (1154) HTML (0) PDF 0.00 Byte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雷蘑(Clitocybe gigantean)AS 5.105深层发酵的滤液中分离得到胞外粗多糖CEP,以KM系S180荷瘤小白鼠为试验模型,用免疫器官重量法,进行高、中、低剂量CEP的腹腔注射试验。结果表明,CEP能明显提高小白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抑瘤活性,并与剂量呈显著相关性;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小白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较,脾脏指数有显著增加(P<0.05)。

    • >农业工程
    • 棉花秸秆干燥特性的高温综合热分析

      2006, 25(5).

      摘要 (1004) HTML (0) PDF 0.00 Byte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棉花秸秆干燥特性的高温综合热分析,研究了不同初含湿量的棉秆试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定温干燥特性。结果表明:棉秆试样的干燥过程均具有预热、恒速和降速段等3段式干燥特征,且棉秆试样中所含的水分大多在预热阶段和恒速干燥阶段被脱除,干燥温度低于100℃时温度变化对棉秆试样干燥速率影响较大,而高温干燥阶段温度变化的影响明显减弱。

    • >文献综述
    • 植物螯合肽的生物合成与解毒机制及在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2006, 25(5).

      摘要 (1049) HTML (0) PDF 0.00 Byte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螯合肽能够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并且对必需金属元素在真核生物(如高等植物、真菌和微藻)细胞内的分布具有调节作用。目前,有关植物螯合肽的生物合成及解毒机制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和污染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最近已有研究从植物和真菌中分离出植物螯合肽合成酶的编码基因,而且相继在蠕虫和一些原核生物中也发现了类似植物螯合肽合成酶的编码基因。本文综述了植物螯合肽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和影响因素,及其在高等植物中对重金属的解毒和累积作用,并论述了这类重要的金属螯合肽在生物修复重金属环境污染中的应用前景。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为以下数据库和文摘刊物刊源(不完全)

      2006, 25(5):F0002-F0002.

      摘要 (714) HTML (0) PDF 0.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欢迎订阅《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欢迎投稿

      2006, 25(5):F0003-F0003.

      摘要 (759) HTML (0)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