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16(6).
摘要:对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种质的胚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该种质开花前正常发育的成熟胚囊为88.9%,开花后自然授粉双受精率81.1%,其它表现异常。在异常的胚胎发育中,未受精胚囊的卵细胞和中央细胞退化留下残体;在单受精的胚囊内,胚或胚乳因发育不协调而停止,最后解体。对照陆地棉鄂荆1号的成熟胚囊和授粉后正常胚胎发育达95%。
1997, 16(6).
摘要:对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种质的胚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该种质开花前正常发育的成熟胚囊为88.9%,开花后自然授粉双受精率81.1%,其它表现异常。在异常的胚胎发育中,未受精胚囊的卵细胞和中央细胞退化留下残体;在单受精的胚囊内,胚或胚乳因发育不协调而停止,最后解体。对照陆地棉鄂荆1号的成熟胚囊和授粉后正常胚发育达95%。
1997, 16(6).
摘要:以两系杂交粳稻华粳杂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下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对两系杂交粳稻灌浆结实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和灌浆初期叶面喷施10 ̄30mg/L浓度的PDJ溶液,对齐穗后干物质生产、茎鞘贮藏物质向穗部输出和灌浆速率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而表现增产效果,其中以PDJ20mg/L浓度的促进效果最佳。PDJ处理在重施穗肥法条件下增产作用大于常规施肥法。
1997, 16(6).
摘要:玉米“四两”高产技术,旨在鄂西北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为三熟制。创建两苗(春、夏玉米营养钵育苗)、两膜(春玉米钵苗塑膜覆盖、中高山玉米地膜栽培)、两定(定产定肥)、两保(保土保水)(即“四两”)的农业系统工程措施,实现年产粮食18134kg/hm^2,利润5495元/hm^2,与两熟制比,粮食增产10409kg/hm^2,净增154%。
1997, 16(6).
摘要: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是改造低产水田、促进水稻高产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10个试验点产量的统计分析,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比对照增产1291.5kg/hm^2,增19.7%,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因子的分析表明: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加有效穗、穗总粒和穗实粒,分别增加11.3%、10.7%和10.5%,而千粒重的提高则不明显。该项技术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把杂交种、旱育秧、全层肥、湿润管、群体优5个技术
1997, 16(6).
摘要:1990 ̄1995年对武汉市食品储藏期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鉴定出9目43科132种昆虫,其中天敌昆虫17种,害虫115各。国内新记录3种(右上角标记**),武汉市新记录6种(右上角标记*),并对害虫的被害及天敌昆虫的捕食与寄生对象进行了记述。
1997, 16(6).
摘要: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差热重量分析、表面积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合成和铝代换针铁矿加热脱水及形成赤铁矿过程中-系列矿物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针铁矿的脱水温度随铝代换量增加而升高,在270℃加热1h完全转化成赤铁矿后,仍有约5%的过量羟基保留在赤铁矿晶格中。铝代换使针铁矿晶胞变小,而过量羟基的存在使针铁矿晶胞增大,针铁矿晶胞的a-轴及与之相应的赤铁矿晶胞的c-轴对过量羟基/水分子的影响最为敏感
1997, 16(6).
摘要: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和硫酸镁肥均显著地提高供试土壤上油菜的产量;施用石灰提高了土壤pH值,使油菜苗期植株和苔期叶片Mn含量及苗期植株Fe含量下降,这可能是施石灰增产的主要原因;施硫酸镁肥提高油菜苗期植株及苔期叶片Mg及N,P,K,Zn等元素含量,并使苔期叶片Mn含量下降,因此,镁不足是供试土壤油菜的障碍因子,而锰毒害则是苗期油菜生长不良的因素之一。
1997, 16(6).
摘要:以人源小卫星探针33.15分析了通城猪和湖北白猪Ⅲ系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城猪平均10.58条带,湖北白猪Ⅲ系平均16.5条带。DNA指纹图谱相似系数通城猪为0.797,湖北白猪Ⅲ系为0.723。湖北白猪Ⅲ系2条特征带为2.7kb和4.2kb。
1997, 16(6).
摘要:通过对艾维茵肉仔鸡群发生腹水综合症合并组织滴虫感染病例进行临床调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病鸡肝、心、肺、肾以及免疫系统等器官均有实质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肝脏组织内淋巴循环障碍、淋巴运输的代偿功能不全、组织滴虫所致肝脏损伤是腹水形成的病理学基础;支气管、气囊病变对腹水的形成起到了促发作用;腹水为肝淋巴渗出。
1997, 16(6).
摘要:采用不同血清型的柱状嗜纤维菌G-4,CTS-5,和M-157等3个菌株,分别制备成福尔马林灭活菌苗(FKC)和热灭活菌苗(HKC),注射接种草鱼4周后,通过测定血清中凝集、交叉凝集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试验,证明了3个菌株制备的菌苗的抗原性不存在差别。
1997, 16(6).
摘要:研究绢丝丽蚌的食物组成表明:绢丝丽蚌为滤食性,主要以直链藻等浮游植物为食,其次为有机碎屑。
1997, 16(6).
摘要:使用4种哺乳动物抗血清;胰高血糖素(Glu),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om)5-羟色胺(5-HT),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P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尼罗非鲫和短盖巨脂鲤(白鲳)的胃肠胰(GEP)内分泌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鱼的消化道和胰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APUD细胞的分布。除了Glu在消化道中为阴性外,其余3种抗体在2种鱼的消化道中均有阳性特异性反应,其中5-HT细胞最
1997, 16(6).
摘要:用系统聚类分析中常用的6种方法对24份双季茭白品种资源材料进行分类,有5种方法分类的结果一致而类平均法的结果最佳。24份材料被分成3类,第1类以苏州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为代表,第2类以无锡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为代表,第3类彼此之间的相似程度较低、肉质茎较小、商品性较差。
1997, 16(6).
摘要: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对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法,宜林地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难以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后,采用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与数量化理论I模型,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1997, 16(6).
摘要:对9种泡桐的根尖进行了压片观察,经染色体配对后作核型分析,结果表明:9种泡桐的染色体绝对长度多在2μm以下,染色体数目均为2n=40,其中有6种泡桐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12 ̄34)m+(24 ̄2)sm+4T,其中毛泡桐、楸叶泡桐、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分别在第7对和第16对染色体上具有一随体,染色体核型类型除楸叶泡桐为2A型外,其余8种均为2B型。
1997, 16(6).
摘要:对南方芦苇收割机的扶禾器进行了研制,采用单排式结构形式及适当的运动参数(扶禾链线速度Vt)和结构参数(扶禾器倾角α、扶禾长度L、拨指长度L1、拨指间距C等)的数值。经实地试割,极大地提高了收割质量,可供进一步研制芦苇收割机时参考。
1997, 16(6).
摘要:介绍了农业部所属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与全国同类实验室进行了比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