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16(5)-325,T001.
摘要:
1997, 16(5).
摘要:
1997, 16(5).
摘要:
1997, 16(5).
摘要:探讨土壤剖面中砂质夹层的水分行为,试验采用模拟土柱进行研究。土柱的剖面组成是:中壤土夹10cm厚的松砂土于20、50、80、110cm深处;中壤土夹5、10、15、20、25cm厚的松砂土于30cm深度以下。用限量供水与足量供水两种方式处理上述土柱,观测剖面各层(每层10cm)土壤含水量、水分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等。
1997, 16(5).
摘要:
1997, 16(5).
摘要:4种蛋白酶对黑曲霉,米曲霉原生质体稳定性,再生有主融合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用于原生质体灭活前或后保温均显著降低原生体数量,同时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及灭活性原生质体融合指数。蛋白酶安全,无毒可以替代常规促融合剂聚乙二醇。
1997, 16(5).
摘要:应用微电泳逆行追踪技术,分别向北京鸭,麻鸭,鹅、鸡、鸽和鹌鹑脊髓的颈、胸、腰段的一侧灰质中导入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地研究了其孤束核至脊髓传导通路和细胞构筑。结果如下:在颈髓不同节段单侧灰质导入H RP后,6种家禽延髓的双侧孤束核内都出现了大量的标准细胞;
1997, 16(5).
摘要: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影响M13mp18转染其宿主大肠杆菌TG1的3个因素:热激温度、时间和DNA量各设3个水平进行优化。直观分析表明:热激温度是主要的,其次是DNA量,最后是热激时间。直观分析确定的较优转染条件为:热激温度44℃、时间120s、DNA量600pg。验证转染试验表明:在该条件下M13mp18对TG1的转染效率较高。
1997, 16(5)-398,T001.
摘要:在室内自然水温3.8-9.0℃时,大银鱼胚胎孵化需791.48h;仔鱼孵出到卵黄囊基本消失需288h,孵出第6-7d的仔鱼进入 混合营养阶段,仔鱼具较强的直争光 民生。在湖北省移植大银鱼能获得成功。
1997, 16(5)-407,T001.
摘要:
1997, 16(5).
摘要:用水浸提枸杞汁正交试验的结果是:溶剂比为1:15,浸出时间为4h,浸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干枸杞浸出率为62.75%。
1997, 16(5).
摘要:通过对物理学发现的典型事例的分析,探讨了物理学发现中5种灵感特征及9种灵感思维的类型。
1997, 16(5).
摘要:本文论述了用CCD图像传感器实现核酸电泳凝胶图像的实时检测及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系统。
1997, 16(5).
摘要:探讨改进Bowman-Cole法,以及用超声波处理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用0.5mol/LNaHCO3去除速效磷后,再用0.05mol/LNaOH浸提,超声波处理15min,效果较好。同一处理的残样用1mol/LH2SO4处理2h,可提取中度活性有机磷。
1997, 16(5).
摘要:将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columnaris)和点状气单胞菌(Aeromonaspunctata)分别制成酚灭活菌苗(PKC)和提取其菌体脂多糖(LPS),采用浸泡加注射和口服加浸泡的多种接种途径,对草鱼免疫接种4周后,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无论是浸泡加注射还是口服加浸泡的免疫应答均较对照鱼有明显上升,对活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也达到了50%~88.9%。证明了多种接种途径免疫预防草鱼的细菌性烂鳃和肠炎病的效果是明显的。
1997, 16(5).
摘要:研究日龄1~20d,全长3.9~21.0mm的乌鳢仔鱼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特征,仔鱼的食物组成及其选食行为。仔鱼全长5.5mm时出现颌齿和咽齿,7.5mm时出现犁齿和副蝶(骨)齿,9.4mm时出现腭齿;全长8.33mm左右,分化出胃、肠。仔鱼孵出后第3d开口摄食。仔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主要食物随仔鱼摄食器官和消化器官的发育而变化。摄食初期(4d龄)主要为小型枝角类和轮虫,但仅显示出对小型枝角类正的选择性。之后,胃肠内的食物类群增多,由选食枝角类变为选食桡足类。研究结果表明乌鳢仔鱼对食物选择性的这一变化是仔鱼本身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状态以及各类食物生物的相对密度等诸因素决定的。
1997, 16(5).
摘要:本文论述了用CCD图像传感器实现核酸电泳凝胶图像的实时检测及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检出核酸的分子量和核酸的浓度等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仪器分析和计算才能得到的参数,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实验工作效率,使传统凝胶图像的记录与分析智能化。
1997, 16(5).
摘要:对特异青霉(P.notatum)YB-7纤维素酶的一般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其最适酶作用条件为:pH5.0,50℃,且在小于70℃和pH4.0~9.0的范围内具有稳定性,CMC、FPA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变化范围有一定差别。甘油、葡萄糖和纤维二糖的最低抑制浓度(mmol/L)分别为3.25、2.45和1.71,其抑制系数分别为1.01,2.31和2.80。80%饱和度的硫酸铵可较完全地沉淀纤维素酶的有效成份。
1997, 16(5).
摘要: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AB1及其杂种F1(AB1×1141B)在武昌、昆明、西宁和湖北秭归高山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育性表现。武昌秋冬季和西宁夏季分期播种表明,播期对AB1及其杂种F1的育性没有多大影响,AB1及其杂种F1每朵花的育性与该朵花分化时期的温度有关。不同的温度处理对AB1及其杂种F1的育性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AB1及其杂种F1的育性逐渐降低。光照长度可能对AB1及其杂种F1的育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1997, 16(5).
摘要:采用红光-远红光逆转效应,光温控制及等位性测验等方法。探讨了N58s及其转育的光不曙敏核不育系W6154s,W7415s,33001s和31111的光敏衣温敏特性。结果表明,光敏色素参与了N58s3111s和33001育性诱导过程,红光间断长暗期导可条件下,其育度显著降低,远红光能部分逆转红光的诱导效应。W7415s育性受光敏色素的调节,W6154s育性基本不受光敏色素调节控制。W6154s育性在
1997, 16(5).
摘要:以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为材料,用3种不同波长短波光进行长暗期间断,结果表明:3种光质都有间断效应,其中UV-B大于蓝光和UV-A。暗期间断15d后,倒二叶及幼重避POD,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