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15(3).
摘要: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的研究Ⅲ.实验感染雏鸭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胡薛英,程国富,周诗其,熊道焕(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武汉430070)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血清生化指标THESTUDYONTHEPATHOGENESISOFDUCKLINGV...
1996, 15(3).
摘要:在PDA平板上比较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4个盾壳霉菌株和1个加拿大盾壳霉菌株的培养特性,并在核盘菌菌核上接种盾壳霉孢子,测定其寄生致腐菌核的能力。结果表明:在20℃下供试菌株平均生长速度是3.0mm/d,根据菌落的基质菌丝色素、气生菌丝和产孢量等特性可把25个菌株分成Ⅰ、Ⅱ和Ⅲ3种菌落类型,各占80%、12%和8%;25个菌株寄生致腐菌核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并可将它们分成强、中和弱3组,各占40%、48%和12%。
1996, 15(3).
摘要: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Ssi'”,称之为“总配合力效应”,并验证了这一指标的可靠性。
1996, 15(3).
摘要:对陆地棉无菌苗的微茎尖(0.5~1.0mm)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MS较SH具较好的成苗效果,活性炭显著地促进了茎尖成苗,不同激素水平对成苗率和苗的发育有不同影响,在使用的碳源中,葡萄糖明显好于蔗糖,光下萌发的幼苗茎尖易于培养成苗,陆地棉茎尖培养在供试品种间没表现出明显差异。
1996, 15(3).
摘要: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恢保关系;分别以纯合型显性核不育系和显性核不育系杂种为显性核不育基因的供体,采用有性杂交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tfA中;用测交和连续回交方法,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GCMS-Yi-3A和DGCMS-153A及其保持系Yi-3B和153B;并从波里马的恢复系中筛选出2个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92-5916和92-5942。
1996, 15(3).
摘要:在短日照长暗期条件下的暗期,对小麦华麦8号幼苗给予红光、远红光间断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对小麦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间断处理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增加,远红光处理的则下降;红光与远红光处理的叶片细胞壁纤维素含量虽无明显差异,但红光处理的细胞壁抗纤维素酶水解能力下降,远红光处理的抗纤维素酶水解能力则增强。
1996, 15(3).
摘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健康嫩茎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有4条酶带,刺伤组织较健康组织新增加3条酶带。分别用松色二孢菌华中型(HZ型)代表菌株JH-1和华南型(HN型)代表菌株BY-2接种被刺伤的湿地松嫩茎,接种弱致病力的菌株BY-2后,感病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比刺伤对照新增加1条酶带;接种强致病力的菌株JH-1后,感病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较刺伤对照新增加3条酶带。2个供试菌株在侵染寄主后导致寄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上出现差异的表现,与它们在形态特征、产孢条件和致病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表现相同。
1996, 15(3).
摘要:
1996, 15(3).
摘要:棉花根际促生菌的分离和筛选王春霞,王道本,周启(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棉花,根际促生菌,菌株,生防ISOLATIONANDSELECTIONOFTHEPLANTGROWTHPROMOT...
1996, 15(3).
摘要:用盆载黑麦草和土壤间隔淋洗好气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5种主要旱地土壤的供氮特点。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基础供氮量以江陵潮土和武汉黄棕壤最大,新洲潮土(酸性)和枣阳黄褐土次之,咸宁棕红壤最小。潮土和黄褐土前期供氮多而后期供氮少;棕红壤供氮最平稳,前后期都保证了一定的供氮量,但其供氮强度最弱、供氮数量最少;酸性潮土和黄棕壤处于上述2类土壤之间。土壤氮素矿化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供土壤的供氮特征。土壤供氮快慢与土壤粘粒含量、有机碳/有机氮比率及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有关。
1996, 15(3).
摘要:在土培、供钾0.0gK_2O/kg土和0.3gK_2O/kg土条件下,研究了25个小麦品种的生物学产量及其地上部分钾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供钾水平相同时,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物学产量及其钾积累量差异显著,钾积累量与生物学产量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分别以效应系数EC值和效益EF值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施钾的效应,在供试25个品种中,14、17号品种为施钾高效品种,1、19、24号品种为施钾低效品种。
1996, 15(3).
摘要:用黄色八叠球菌、金色微球菌、根癌农杆菌和萤光假单胞杆菌作指示菌,同时用家蝇幼虫作指示昆虫,对产苏云金素的4株苏云金杆菌发酵物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所获得的抑菌圈大小与校正死亡率成正相关,但微生物测定法要快速、省材。尤其是用黄色八叠球菌为指示菌的微生物测定法比用其它几种指示菌时所出现的抑菌圈要清晰、透明,容易测定。选用这一指示菌来测定苏云金杆菌所产的苏云金素是可行的。
1996, 15(3).
摘要:
1996, 15(3).
摘要:用酚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和从该菌体提取的菌体脂多糖浸泡接种20~25g的草鱼鱼种,共浸泡2次间隔一周。通过检测受免鱼体血清、肠和体表粘液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采用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浸泡免疫接种疫苗对预防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受免鱼体与对照鱼相比,血清、肠和体表粘液中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都有明显上升。经活菌攻毒后,酚灭活柱状嗜纤维菌疫苗免疫组免疫保护率达30%,而脂多糖疫苗免疫组免疫保护率为55%。
1996, 15(3)-269,T001.
摘要:对全长5.0~115.0mm不同发育时期鳜鱼视网膜结构及3种视细胞的密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刚孵出的鳜苗视网膜感受细胞为高密度的单锥细胞,且不具视网膜运动反应。视杆细胞和双锥细胞出现较晚。随其生长发育,视锥和神经节细胞密度降低,视杆细胞密度增加。外核层细胞核与神经节细胞的比值增大,同时视网膜各层次的发育渐趋完善。全长30.0~43,0mm是视网膜结构及视觉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过渡时期。后期网膜上不同区域视锥的类型、形态和数量呈现异质分布,双锥约占视锥数量的90%。鳜鱼视觉结构的变化与其从浮游到底栖的生态迁移及捕食方式的变化相适应。
1996, 15(3).
摘要:测定了不同规格红螯螯虾在17℃和26℃条件下的耗氧率以及17℃、20℃、22℃、24℃、26℃的窒息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增加而下降;在大小相近的个体中,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17℃时,体重0.11~2.34g的个体,耗氧率0.090~0.198mg/(g·h);26℃时,体重0.030~48.900g的个体,耗氧率0.081~0.883mg/(g·h);体重0.031~2.3408的红螯螯虾窒息点的范围在0.152~0.663mg/L之间。同时,红螯螯虾夜间的耗氧率高于白天。
1996, 15(3).
摘要:池养鳗鲡禁食6h后解剖,收集胃、前肠、中肠和后肠,测定其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胃组织蛋白酶显著高于肠组织蛋白醇,且前肠>中肠>后肠,肠组织淀粉酶活力前肠<中肠<后肠。肠淀粉酶与肠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7.6与7.8,相应最适底物浓度为1%与0.5%~1.0%,NaCl0.05mol/L对肠淀粉酶具有充分的激活效应。
1996, 15(3).
摘要:以花芽数和球果数的系统抽样为基础,采用可见半面树冠法和信息段法分别建立了杉木种子园单株球果产量的预测模型,并利用球果切开法建立了球果种粒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可见半面树冠法预测单株球果产量简便易行、精度较高,最佳信息段法预测精度较高、适用性强,球果切开法能估测全球果的饱满种粒数、空粒数和涩粒数,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可预测种子产量和质量等级。各类预测模型的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应用。
1996, 15(3).
摘要:经调查研究与统计,湖北省自然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论述了该地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的属和种的区系地理分布特点,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1996, 15(3).
摘要:选用了湖北省马尾松产区的227株平均解析木资料,以Richards函数为基本模型并加以修正,采用Marquard迭代方法模拟多形曲线方程,编制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多形曲线地位指数表。经检验,该表模拟精度高,估测误差小,可在生产中使用。
1996, 15(3).
摘要:饲料加工的可编程序控制刘俭英,文友先,倪开基,程玉阶(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武汉430070)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饲料加工,粉碎,混合,制粒THECONTROLSYSTEMOFFEEDPROCESSINGUSINGAPROGRAMMABLECONT...
1996, 15(3).
摘要:综合运用多种回归技术,研制出湖北省不同时间尺度(短、中、长期)森林火险预报模式或判别模型,其中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标准经简化已在省地县三级广泛应用,据此在省级建立了自动化预报系统,并已投入到日常防火业务中。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