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14(5).
摘要:对14个光、温敏不育系的花药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花培能力差异很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变化幅度为0.28.78%,绿苗分化率变幅为0.54.55%,白苗分化率普遍较高。不同基本培养基及素配比对同一种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最适蔗糖浓度为6%。短日可育条件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花培能力高于长日不育条件下的花培能力。
1995, 14(5)-424,T002.
摘要:用扫描电镜对水稻的当代花粉在柱头上附着及萌发状态的观察发现:花粉的附着量呈现出亚种间<品种间<籼/粳广亲和及粳/籼广亲和间的趋势。灿粳亚种间的杂交组合,在花粉管伸长的前端出现膨大、弯曲、盘绕等多种异常现象,而品种间及籼粳与带有广亲和基因品种间的杂交组合,花粉管的生长较为正常。花粉内容物在授粉后3h之内几乎没有释放,4h开始大量地释放,5h左右基本释放完毕。
1995, 14(5)-428,T002.
摘要:用电镜观察了生态核不育大麦早播和晚播材料的不孢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小孢子败育的关键时期是小孢子形成后的单核靠边期(即大液泡时期),进入这一时期后,早播材料不能有效地形成中央大液泡,各种细胞器及液泡膜解体或退化,从而导致败育。因此,液泡系的行为似可以作为自下而上核不育大麦小孢子败育的最早标志。极少数小孢子长期停留在单核靠边期,直至抽穗时仍未进入二核或三核,可能也是败育的原因之一。晚播材料小孢子表现
1995, 14(5).
摘要:本文研究了2种类型杂交棉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棉花的干物质生产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自叶面积的增大,而不是光合速率的提高。陆海与陆陆杂种的叶亲优势率分别达到80%和30%。在自然强光条件下,海岛棉的光合速率低于陆地棉,但在9000lx的弱光条件下,则高于陆地棉。陆海杂种的光合速率介于双亲之间,不表现杂种优势,陆陆杂种的光合速亦接近双亲。海岛棉与陆海杂的光补偿点低于陆地棉,在36
1995, 14(5)-439,T002.
摘要:对诸葛菜减数分裂的研究表明,染色体在终变期表现出30多种配对构型。其中主要的9种为12Ⅱ,10Ⅱ+1Ⅳ,8Ⅱ+2Ⅳ、9Ⅱ+1Ⅵ、6Ⅱ+2Ⅵ、8Ⅱ+1Ⅷ、6Ⅱ+1Ⅳ+1Ⅷ、7Ⅱ+1X、5Ⅱ+1Ⅳ+1X。12Ⅱ的构型与其它构型各约1/2。四、六、八、十等多价体为环状或链状。在中期I时观察到高频率的次级联会。以上结果表明诸葛菜的染色体间存在高度同源性,故其可能为一自然多倍体种。另外诸葛菜的10条染色体形
1995, 14(5).
摘要:用电位滴定(PT)法、盐滴定(ST)法和盐滴定-电位滴定(STPT)法3种方法,测定了4种可变电荷土壤的电荷零点(PZC),并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棕红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由PT法所得的PZC分别为3.10、3.60、3.75和4.40,ST法和STPT法所得的结果相当,PZC分别为2.4,4.1,3.9和4.5。由PT法所得的PZC低于由ST和STPT法所得的PZC,不同方法所
1995, 14(5).
摘要:研究了添加谷氨酸(Glu)对δ-MnO2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Glu明显抑制了氧化锰对Cu^2+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从无Glu时的264.1mmol/kg降至有Glu存在时的179.2mmol/kg;并且吸会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Glu的抑制作用在低PH(PH2.5-4.5左右)时最强,随PH值增高这种换制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造
1995, 14(5).
摘要:以24个香茹菌株为材料,对其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了分析,在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中,未获得原双核体预期应有的1∶1的核型比例。在担孢子中,4种类型的单核体亦不呈预期的1∶1∶1∶1之比。为确定在中国广泛栽培的香茹菌株有7个不同的A因子和8个不同的B因子,而20个栽培菌株仅有13个不同的A因子和14个不同的B因子。
1995, 14(5).
摘要:磺胺二甲嘧啶(SM2)7个剂量(30-400mg/kg),新西兰白兔25只,共63次快速静注,测定SM2在兔体内的动力学是否存在着非线性的特征。血中SM2及其N4-乙酰估代谢物(N4SM2)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药-时数据用药物动力学和统计学微机程序处理。结果表明:SM2在兔体内的分布和乙酰化代谢、N4SM2从兔体内的消除均存在着某种非线性;用线性动力学模型处理具有非性线动力学因素的药-时数据
1995, 14(5).
摘要:选择33头猪(14头基因型已知,19头未知)提取血液DNA,进行聚合酸链反应扩增得到含有突变位点的659bp的CRC基因特异片段,经过HhaI酶切和电泳检测,可以鉴别氟烷基因型。14头猪通过氟烷测验与氟烷测交鉴别的基因型与PCR-酶切鉴别氟烷基因型结果完全吻合。
1995, 14(5).
摘要:本文研究了水温对澳大利亚红螯螯是摄食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30℃之间,红螯螯虾的摄食率和生长速度随着温度的高而增加,并且在25-30℃之间增加最快;在34℃时呈下降趋势,低于10℃就停止摄食。因此,红螯螯虾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并初步证实红螯五角星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适温范围有所差异。
1995, 14(5).
摘要:以3年生朋娜脐橙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天气型下塑料大棚对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netphotosynthesis Pn)的影响。晴天Pn日均值是棚外的2倍左右,持续时间长4h;多云天气Ph是棚外的2.4倍,持续时间比晴天短1h;阴天Pn均值是棚外的2.6倍左右,持续时间比棚外长6h。无论何种天气型。Pn的变化规律与棚外相似,但是棚内叶片在晚上还有一定的同化CO2的能力,棚外叶片 PN为负值。同时还研究了
1995, 14(5).
摘要:通过1984-1991年对湖北省保康县木本植物资源的实地考察,记录了该县国家保护树种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2种,二级10种,三级13种,并在对保护 树种资源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濒危原因。
1995, 14(5).
摘要:茶叶末经80%乙醇浸提,浓缩浸提液,用Y型树脂柱层析分离茶多酚和叶绿素。茶多酚与叶绿素的提取率分别为80%和74.6%,同时研究了在加压条件下添加CO2脱除咖啡啡因的新方法,并探讨了此法脱除多酚中所含咖因的机理。
1995, 14(5).
摘要:本文提出了确立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地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确定基础层次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刘岭村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判,找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各因子的调控顺序。
1995, 14(5).
摘要:采用MCS-51系列单片计算机控制传感器和A/D转换电路,定时测量农业气象数据,并将测量的结果自动保存在存贮芯片中,再把监测装置与PC微机通讯连接,可定期将气象数据送到PC微机的磁盘上并打印保存,以便随时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所需农业气象数据。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