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14(4).
摘要:吸水链霉菌应城亚种10-22对外源载体DNA显示强烈的限限制性,来自变铅青链霉菌高拷贝质粒PIJ101的衍生载体PIJ702,能以较低频率转化吸水链霉菌应城亚种10-22的衍生菌株Q1510。
1995, 14(4).
摘要:原缩短继代间隔的方法,从小麦35816幼穗俞伤组织中筛选到由小颗粒组成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并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
1995, 14(4).
摘要:本文分析了三峡地区10份玉米地方品种和4份外来种质在16个同工酶标记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0个地方品种4个外来种质平均每一位点分别有1.71和1.79个等位基因,地方品种中含上来种质所没有的Got2-6基因,但缺少外来种质中所含有的Est8-4.5,Mah2-5.5和Sodl-B3个等位基因,地方品种中63.13%的检测位点为多态性,期望杂合度为0.1919,地方品种与外来种质间基于16个
1995, 14(4).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杂种F1代为材料,研究了供试材料和培养基成分对小孢子胚产量的影响。不同材料胚产量有显著差异,变化范围为0-12.86。通常,杂种F1代胚产量较品种(系)高。同一材料不同单株间胚产量亦有差异。
1995, 14(4).
摘要:对经γ-射线诱变并利用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滤液筛选获得的M110101010、M22010和M21010153个抗性细胞系及“珂字201”对照细胞的几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表明,在黄萎病菌培养滤液处理的7d内,抗性细胞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为先低于后高于对照细胞系。
1995, 14(4).
摘要:1992-1994年在湖北省南杉木人工林中对杉木落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定位研究,病害于4月中旬在2年生针叶上显露症状6个月中旬病斑停止出现,9-11月病斑又略向四周扩展,翌年4月下旬在枯黄的病叶上产生子实体。
1995, 14(4).
摘要:对湖北省威宁地区不同农业利用下,第四纪沉积物母质发育的15个棕红壤土样,进行了小麦生长盆栽试验;离心法提取土壤溶液,并分别和连续用0.02mol/LCaCl21mol/LKcl,pH4.8NH4Ac和0.5mol/LCuCl2溶液提取土壤铝。
1995, 14(4).
摘要:研究收集了湖北省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共50个,测定与统计结果表明,水稻土中有效硅的含量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其顺序为:石炭岩>灰红色砂页岩>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积物>第四纪红色粘土>花岗片麻岩>砂岩。
1995, 14(4).
摘要:以工业氟污染区水牛49头(年龄3-13岁,触氟时间0.5-13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血清AKP、ACP、CPK、LDH酶活性和UA、TP、ALB、CR、HYP、Ca^2+,K^+,Mg^2+,F^2-,无机磷以及尿中CR、HYP、F^-的含量,并以非氟污染区3-13岁水牛为健康对照组。
1995, 14(4).
摘要:选择71头仔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肥育测定,每种基因型随机屠宰6头,分析氟烷不同表型和基因型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表型或基因型之间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差异不显著,眼肌面积、胴体瘦肉率、PH值、系水力、色值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1995, 14(4).
摘要:从患细菌性烂鳃病的翘嘴鳜分离的柱状嗜纤维菌制作的酯灭活菌苗,接种翘嘴鳜3周后,受免鱼体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上升到1:256-2048;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地高于对照鱼;毒力攻击结果表明免疫保护力达到100%。
1995, 14(4).
摘要:通过大量模索试验,对影响茎尖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步骤嫁接种操作方法,了改进,改进的“⊥”压法能使供试品种嫁接成活率提高到60%-80%,而对照成活率则为38.5%-58.1%;采用不同浓度的6-BA作茎尖预处理,在3个品种试验中发现用0.5mg/kg的6-BA预处理10min成活率明显优于对照。
1995, 14(4).
摘要:湖北省共有松杉类植物31种,隶属于14属3科。其区系特点:属的分布型温带成分占优势;种的分布型全为中国特有。其分布格局: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在松科的冷杉属,云杉属、铁杉属和松属中有明显的近缘种间地理替代理象。该类植物的湖北林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5, 14(4).
摘要:在定义意境的基础上,对中国园林意境的类型从景观的环境气氛与效果及表现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划分,提出园林景观意境的创作手法。
1995, 14(4).
摘要:对妙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的变化以及温度对糖胺化合物的影响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妙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化合物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花叶含水量21-15%范围,即在炒三青后期或辉锅前期。
1995, 14(4).
摘要:利用多刚体系动力学中的R.L.Huston法,对其中既有集中质量载荷、又有均布质量载荷;既允许刚体间用转动铰、滑移铰连接,又允许用高副铰连接;系统中刚体运动既受串联关系影响,又允许受并联关系影响的复杂机械系统建立了统一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