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14(3).
摘要:利用三亲本杂交,将带有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的重组质粒PCK3导人慢性型花生根瘤菌147-3,初筛获得的转移接合子HN14。其在盆栽试验中的共生固氮效率明显优于出发菌株147-3。
1995, 14(3).
摘要:本文研究了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保持及提高植株再生能力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脯氨酸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长期继代的愈伤组织有恢复分化能力的作用。不同类型水稻的愈伤组织对总氮量和之比有不同要求,籼稻的不宜高,粳稻在低培养基中多次继代后,经高刺激,能增加植株再生能力。
1995, 14(3).
摘要:在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光敏感期内进行暗期光间断(R、R+FR、R+FR+R)以及暗期无间断(SD)处理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从58s的叶绿体内分离出6条色素带。依其迁移率分别命名为CPI、LHP^1、CPa、LHCP^2,CPa',FC。
1995, 14(3).
摘要:在甘白种间杂种后代中再次发现一株复果变异株,其最明显特征是部分花朵着生2-3个雌蕊、10-16枚雄蕊。经过多代鉴定选育证明,复果特性能稳定遗传,不受环境条件影响,迄今育成了90-12等甘蓝型和白菜型复果品系6个,复果株率90%-100%,复果指数40.8%-64.2%,与普通单角油菜比较,单株角果数增加40%以上,复果籽粒数增加1倍以上。复果性状这一优异资源的再次发现和稳定遗传,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
1995, 14(3).
摘要:对河北省神农架山区腐烂莴苣上的病原真菌鉴定结果表明:除核盘菌和灰葡萄孢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产菌核真菌。将其同核盘菌、三叶草核盘菌、小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在培养特性、菌核结构和致病性等方面研究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病原是一类新的产菌核病原,目前尚未从其它地区发现这类病原。
1995, 14(3).
摘要:采用多时相、多波段不同类型卫星像片与野外建标相结合,对湖北省芦苇土壤资源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与其周围地被的影像特征分异明显,易于判读,效果良好,并以此为基础编了芦苇土壤资源分布图,图斑116块。通过数字化仪和数字式求积仪量算得出全省芦苇面积为548.14km^2。
1995, 14(3).
摘要:以圆形土柱顶部施加KH2PO4,模拟磷钾红壤中的一维扩散迁移,并用Fick方dc/dt=D'.d^2c/dx^2进行描述,对分别培养了3、7、14d的土柱进行磷钾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磷钾供试红壤中迁移很慢,扩散系数D'值很小;钾的很移速率稍快于磷,钾的D'值亦稍大于磷。
1995, 14(3).
摘要:用20个随机引起物对16个不同来源的金针菇株进行了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中,有6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每个引物对不同菌株扩增出现的DNA片段数目,少则没有,多达11条,平均为5条,DNA征段从0.4kb到3.38kg;并且不同的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带谱不同,差异较大,这6个引物对16个金针菇菌株共扩增出84条DNA片段带。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
1995, 14(3).
摘要:利用光谱法检测29株香菇Lentinusedodes(Berk)Singer菌株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时期的胞外酶系的活性,同时观测菌丝生长与底物改变情况,结果表明,所有被检菌株胞外酶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活性。
1995, 14(3).
摘要:从患典型烂鳃病的翘嘴鳜鳃上分离到7个菌株,根据对其中3个菌株的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生化特性分析、直接荧光抗体法鉴定和致病力测试结果,初步证明了翘嘴鳜的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引起的。
1995, 14(3).
摘要:以丝瓜作砧木、西瓜为接穗,用不同的育苗温度、嫁接方法及管理条件,对两瓜嫁接后的形态学及抗涝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5℃/15℃(日/夜)下育苗比35℃/25℃下育苗,表现茎杆矮壮,不易空心,较适于插接;接后管理,靠接苗在不遮光条件下比插接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生长期间插接接口牢固,且接口无处不定根发生,还可省去嫁接夹或伤口包扎工序;嫁接苗比自根西瓜苗明显耐涝;嫁接西瓜与自根西瓜在河溶性固形吻含
1995, 14(3).
摘要:在早春青麸杨腑芽萌动初期,利用其叶片,果实的95%乙醇浸提液涂刷在青麸杨主干上,能在倍林中有效的诱导肚倍曝春迁蚜的回迁上树,使共单株平均上树量分别增加4.3倍、2.5倍;平均单株肚倍鲜重相应增加7.6倍、2.7。经SSR检验表明,上述处理的诱曝上树效果与青麸杨叶片、果实、其他浸提液处理及叶病、枝干各浸提液处理的诱蚜效果存在着显著差异。
1995, 14(3).
摘要:对长江中游防浪林进行了详细调查,以防浪林数量化防浪指数,防浪林消浪效果,防浪林落淤效果、林木生长过程、平台高程、气候土壤条件,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分析为依据研究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防浪体系,制定了生态经济型防浪林系结构优化模式。
1995, 14(3).
摘要:同一环境10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林材性分析结果表明:①31个火炬松种源间顺纹抗压强度近似于正态分布,共均值幅度为23.7--29.7MPa,对照种源为26.6MPa,处于中等水平。方差分析表明种源间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显著,但多重比较显示仅部分种源间有显著差异;顺纹抗压强度广义遗传力为0.618,种源内顺纹抗压强度差异大于种源间,说明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体选择,效果会更好。②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绝
1995, 14(3).
摘要:湖北省近40全年森林火灾年地变化特点是:森林火灾活动逐年代下降,可连续多年偏重或轻发,重重是灾年3-4年再现一次,且不足总年数1/3,但造成的损失却超过2/3以上,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出现年、南方涛动指数≤-0.4年和太阳活动的峰谷年三者均具有近3年周期,且多周期出现,当年或当年度气候偏干,火活动强或极强,反之,则气侯偏湿,火活动弱,从而色成完整的天地生作用体系,根据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和太阳活动情
1995, 14(3).
摘要:利用半被动式太阳能地下热交换贮能增温系统为塑料大棚加温。试验结果表明,地下热交换系统能有效地贮存太阳能,使塑料大棚不用塑料在夜间维持8-9℃的棚内外温差,同时也使棚内地温相应提高10℃左右,地下热交换系统的塑料大棚,喜温蔬菜的春季定植期可比普通大棚提早20-30d,秋季定植期可比普通大棚延后25d左右。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