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12(6).
摘要:选用抗玉米象的4个水稻品种即花粳2号、665、浙852、鄂宜105;和2个感虫品种即秀水48、Ⅱ优46,研究其稻谷、糙米、精米对玉米象的抗虫性差异。结果表明:抗虫品种不同米型的抗虫性顺序是糙米最感玉米象,精米次之,稻谷最抗玉米象。感虫品种是糙米最感玉米象,稻谷次之,精米最抗玉米象。但其中感虫品种的稻谷和精米的抗虫性经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无显著差异。
1993, 12(6).
摘要:据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消息,《华中理工大学学报》主编钱文霖编审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钱文霖编审1979年开始担任学报专职主编工作。为了较好地对外报道华中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钱文霖编审带领编辑部一班人狠抓了学报的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并进行了编辑出版和印刷
1993, 12(6).
摘要:第1期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物质代谢系统的研究···························……夏涛刘纪麟(l)南方稻区迟熟中釉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张建华郭瑞星(7)湖北省水稻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鉴定·····················……李祥侯明生胡汉桥(14)湖北贝母茎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研究·····················……黄河赵纯森周茂繁(18)核盘菌转代培养后生理特性变异初探··················……李国庆王道本华红霞(23)香…
1993, 12(6).
摘要: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意义,研究趋向及进展进行了评价。植物无融合生殖是生物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缩短育种周期,给常规育种带来革命等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十分重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成立了国际无融合生殖研究协作网,把作物无融合生殖作为重点之一,但是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者提出了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4个基本条件和策略,以多胚水稻为材料进行胚胎学,育种学,
1993, 12(6).
摘要:不断的遗传改良使普通小麦和六倍体小黑麦的核型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从染色体相互易位,异染色质的丢失和外源染色质的导入三个主要方面讨论普通小麦和六倍体小黑麦核型的变化情况。同时,本文还将简要讨论核型的变化与普通小麦和六倍体小黑麦分类地位的关系。
1993, 12(6).
摘要:1992年和1993年对田间的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6个属种间杂种的小孢子进行了培养,并对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激素对小孢子胚状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建立田间植株的小孢子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NLN,KR和K三种培养基均可使小孢子形成胚状体,但从产胚率和胚状体的质量看,以NLN最佳。在所有的处理中,10%蔗糖没有诱导出胚状体,13%蔗糖是有效的。在两年的试验中,0.01-0.1mg·L^
1993, 12(6).
摘要:利用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白菜型油菜优良自交系进行种间杂交,轮回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育成了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800A,2818-2等。经观察,育性基本稳定。通过两年的测交,已找到了7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源,初步实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1993, 12(6).
摘要:将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华黄一号优系繁殖的株系50余份材料的成熟种子,按其含油量分为高,中,低3种,分别对其子叶贮藏细胞中的脂体,蛋白体结构及其大小,分布状态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高油分材料中,脂体大,排列紧密,呈多边形镶嵌分布,脂体间空隙小,并在整个细胞中所占比例较蛋白体为大。在低油分材料中,子叶贮藏细胞内脂体排列疏松,多呈椭圆形,大小不等,脂体间空隙大,脂体所占比例明显小于高油分材料。中油
1993, 12(6).
摘要:用湖北天门小麦病田土壤中分离的燕麦孢囊线虫接种,并种植小麦,待小麦收割后,于不同时间内分离孢囊,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旬平均9-12℃x孵出的幼虫总数多。在15±1℃恒温下,孢囊孵出的幼虫显高于20℃,10℃,5℃的处理。黄棕壤土浸液,小麦根汁5倍液有抑制孢囊孵化的作用,小麦根叶汁10倍液对孢囊孵化无显影响,小麦根汁20倍液对孢囊孵化有利。室外自然条件下,6-10月线虫
1993, 12(6).
摘要:芽胞杆菌HCH菌株发酵,灭菌,浓缩液,用含毒介质法测定其EC50为177.8mg·kg^-1。将该菌发酵液进行不同处理,即发酵原液,原液灭菌,原液体积浓缩一半,原液浓缩又灭菌及对照药剂多菌灵,用于田间小区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59.36%,51.36%,61.24%,48.19%和57.77%。上述4种处理与多菌灵在用量各减半后,混合使用,其防效均高于各单剂,发酵灭菌原液+多菌灵,防效
1993, 12(6).
摘要:棉蝗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唾腺组成,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段,前肠由口,咽喉,食道,嗉囊和前胃组成。中肠为一简单的直管。后肠由回肠,结肠和直肠组成。中肠为简单的直管。后肠由回肠,结肠和直肠组成。前肠与中肠交界处处面着生胃盲囊,内有贲门瓣,中肠与后肠交界处外面着生有马氏管,内面有幽门瓣。前肠内壁通常具齿。在内壁不同部倍,齿的排列方式和形状有所差异。直肠内具有直肠垫。唾腺形状似葡萄状,由许多分泌球体
1993, 12(6).
摘要:选用抗玉米象的4个水稻品种即花粳2号,665,浙852,鄂宜105,和2个感虫品种即秀水48,Ⅱ优46,研究其稻谷,糙米,精米对玉米象的抗虫性差异。结果表明:抗虫品种不同米型的抗虫性顺序是糙米最感玉米象,精米次之,稻谷最抗玉米象。感虫品种是糙米最感玉米象,稻谷次之,精米最抗玉米象。但其中感虫品种的稻谷和精米的抗虫性经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无显著差异。
1993, 12(6).
摘要:对可毒杀家蝇幼虫的苏云杆菌中华亚种CT-43菌株进行了质粒消除处理,从中分离出15株突变株,其中7个突变株缺失了140kD ICP(杀虫晶体蛋白Ib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8个菌株缺失了130和68dD ICP,缺失140kD ICP的菌株同时失去了苏云金素的产生能力。对这些菌株进行质粒检测的结果表明,130kD和68kD ICP的产生与一个大质粒L-1有关,而对家
1993, 12(6).
摘要:用玻璃罩收集武汉地区早熟中稻田在自然栽培条件下释放的甲烷,并以气相色谱法测定释放甲烷量。实验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早熟中稻田的甲烷释放量从0.10-14.10mg·m^-2·h^-1。在分蘖末期和幼穗分化始期释放量最大。稻田白天释放的甲烷量比晚上多。
1993, 12(6).
摘要:系统研究了硅钙肥中可溶性二氧化硅的钼黄测定方法。首次提出采用450nm为比色测定的工作波长,可明显改善测定的线性范围,减化比色操作。首次提出了共存磷与硅测定误差的定量关系,在P2O5/SiO20.08时,磷对硅的影响仅在仪器测定误差内。对浸提条件和比色前处理研究表明:待测液的解聚处理及条件对测定的影响极大;放置12小时(过液)浸提是不可取的;浸提温度,样液比和振荡时间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对测定没有显著
1993, 12(6).
摘要:B,Mn对盆载板栗实生苗,在统一肥底的基础上,分别添加B 0.75mg·kg^-1土,Mn50mg·kg^-1土和B+Mn(量同上)。结果表明:缺B,Mn幼苗生长明显受阻,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显降低,过氧化物酶,分酚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细胞膜透性亦增加。B,Mn还影响或显影响幼苗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其影响程度因元素种类而异。
1993, 12(6).
摘要:采用插片培养的方法培养金针菇单核菌丝体和双核菌丝体,在普通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产生粉孢子的方式及粉孢子的形态。通过荧光染料和石碳酸-品红染色观察表明,单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都只含一个细胞核,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也均为单核。本研究未观察到双核或多核的粉孢子。
魏庆信 , 樊俊华 , 陈东宝 , 李绍章 , 胡宏宇 , 华文君 , 王翀
1993, 12(6).
摘要:以湖北白猪为实验材料,显微注射OMT/PGH基因(绵羊启动子和猪生长激素的融合基因)于1125枚1~4细胞期的早期胚胎核内,共产仔167头,产仔率14.8%。Dot(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印迹转膜杂交)检测,29头阳性,阳性率17.9%。通过传代进行转基因的遗传分析。G_0×G_0的配种组合,产仔63头,其中阳性20头,阳性率31.7%;G_0×非转基因猪的组合,产仔66头,其中阳性10头,阳性率15.2%。对11头G_0猪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的结果,其生长激素的浓度相当于对照组的2.03~6.70倍。16头G_0猪180日龄的生长速度比同窝对照提高11.8%;11头G_1猪比同窝对照提高14.8%,饲料转化率提高10%,瘦肉率有提高的趋势。
1993, 12(6).
摘要:博落回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和对大鼠腹腔注射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硫酸盐对昆明系小鼠的急性毒性为:水溶液LD50=900mg·kg^-1,水混悬液LD50=1043mg·kg^-1,均属低毒级。博落回注射液对Wistar大鼠亚慢性毒作用的靶器官主要为肝,长时间或大剂量接毒引起肝细胞变性,增生,使雄性动物肝/体比明显增高,而血清谷-丙转氯酶下降。
1993, 12(6).
摘要:对鳜脑及脑神经的外部形态的研究,发现鳜脑的形态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鳜脑的视叶特别发达,延脑有明显突出的听结节和迷叶隆起;大脑发达,纹状体有分叶,由此可推测鳜的摄食活动是各种感觉功能的综合作用,其中视觉为主,其次是侧线的感觉;嗅觉及味觉起着辅助作用。鳜小脑体大,侧叶发达;间脑血管囊大而突出的特征是对伏击式扑食的一种适应。另外,与其它鲈形目鱼类相似,鳜有“鲑”型嗅叶,三叉神经及面神经的一些分支有融合现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