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11(3).
摘要:在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鄂南红壤性水稻土上,以三要素多水平优化设计方案对双晚杂交稻进行田间实验和盆栽实验,求得该土壤上双晚杂交稻三要素的经济用肥量分别为每666.7 m~2:16 kg N,8 kg P_2O_5,12 kg K_2O,三者比例为2.0:1:1.5。株高、穗长、茎杆重、谷/草和穗粒效等因素的改善对提高杂交双晚产量有重要作用。
周秀芬 , 邓子新 , DavidA.Hopwood , TobiasKieser
1992, 11(3).
摘要:变铅青链霉菌的DNA上存在着一种异常的修饰,使其在含有微量Fe~(++)的缓冲液中电泳时,双链DNA遭到降解。DNA的切割是位点特异性的。与已知修饰特征的DNA进行同步试验发现,变铅青链霉菌的这种特异性修饰与目前所发现的修饰系统(如DNA甲基化)均不相同,很可能是一种新的修饰系统。
刘蔼民 , 李和标 , 张启发 , 姜晓红 , 师素云 , 杨官品
1992, 11(3).
摘要:以02428/Balilla//南京11三交F_1群体为材料,对利用染色体特异的RFLP标记进行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定位作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该群体中单株小穗可育率呈双峰分布,高结实株与低结实株之比符合1:1分离规律,说明水稻广亲和性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所用7个已定位于第6染色体的探针中,RG213和RG138在02428与另两个亲本之间表现多态性;广亲和基因与Est-2、RG213、RG138、C基因4个位点间均表现极显著连锁关系,交换值分别为5.9%,7.9%,9.7%和10.3%。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上位置的初步确定为进行该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以及该基因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1992, 11(3).
摘要:在云南元江不同海拔生态条件下,结合人工延长光照处理,5460S的育性转换特性表现为:5460S属高温敏感型不育系,其临界不育温度为26℃,在低海拔点有较长的连续不育期,可作不育系;22—25℃为其适宜的可育条件,最高套袋自交结实率为73.44%,单产可达865.20 kg/666.7 m~2,具有高产性;在17—21℃低温条件下表现为花粉正常而不结实。认为该材料可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作不育系、自我保持系乃至作优良常规稻,一系三用。
杨红业 , 张维民 , 邓昌彦 , 熊远著 , 张本奎 , M.A.Varley
1992, 11(3).
摘要:通过重复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小母猪提前建立发情排卵周期,并使其在配种前具备一个发育较完善的子宫,这样有利于胚胎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初产母猪的窝仔数。为此特作本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和处理20头大白(?)×(长白(?)×梅山(?))初情前小母猪随机分为3组。第1组7头在140和160日龄分别给予2次苯甲酸雌二醇(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批号:900101,8212,每ml内含1mg)。肌肉注射剂量15μg/kg体重。间隔11天给予4天肌肉注射黄体酮(浙江仙居制药厂生产,批号:8912115,每ml内含20 mg),剂量20 mg/天。第2组6头在160日龄时
1992, 11(3).
摘要:本试验以潮土、黄棕壤为供试土壤,分别选取小白菜、蕃茄作为叶菜类和果菜类代表,以土培、田间试验探讨了施用氮肥对两种蔬菜NO_3~--N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蔬菜NO_3~--N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蔬菜NO_3~--N积累量呈负相关。水培试验研究了N、P、K、Ca、Mg、Fe、Mo、Cl丰缺对小白菜NO_3~--N积累的影响。
1992, 11(3).
摘要:
1992, 11(3).
摘要:草鱼血清、体表和肠粘液中溶菌物质活性及部分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其活性以丙酮-乙醚干燥的溶壁微球菌作底物用浊度法测定分别为3.15,1.05和1.84μg/mg蛋白质。血清和肠粘液中溶菌物质在pH8.0的条件下活性最高,体表粘液的最适pH为7.0;体表粘液中溶菌物质活性在30℃条件下最高,血清和肠粘液中活性最适温度为40℃。三种组织中的溶菌物质均显示出对热的相对稳定性,分别在50℃或60℃处理10分钟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活性。被EDTA处理后,其活性均受到抑制。
1992, 11(3).
摘要: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