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
摘要: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宜昌泡桐(Paulownia sp.)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着重探讨了与育性有关的机制。结果表明,宜昌泡桐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败育现象。雌配子体的败育和大量落蕾是宜昌泡桐不结实或少结实的直接原因。还探讨了宜昌泡桐种群内存在着明显育性差异的原因。
邓子新 , Tobias Kieser , David A.Hopwood
1990(2).
摘要:在大肠杆菌的终止子探针载体pIJ667上,neo基因的正常表达可使寄主产生较强的卡那霉索抗性。然而,把链霉菌高拷贝质粒pIJ101上的BclⅠ片段克隆到这个载体的BglⅡ位点,使neo的结构基因与其启动子隔开所做的克隆试验显示,有两个插入片段,BclⅠ-A和BclⅠ-E,可以有效地终止neo基因的转录,使大肠杆菌寄主对卡那霉素呈现敏感。这两个片段在pIJ101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上已得到了定位,其活性区域的大小分别为2.9和1.19kb。把pIJ101衍生的小质粒pIJ350上BclⅠ片段克隆到pIJ667中,不仅进一步暗示出pIJ101 BclⅠ-A片段上终止子功能的存在,而且把这个区域缩小到1.32kb的范围内。此外,这些终止子活性的表达显示出明显的方向性。
1990(2).
摘要:亚洲棉与司笃克氏棉杂交,获得了125粒杂种种子,用0.05%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获得7株加倍的四倍体F_1植株。1984-1987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二倍体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中期Ⅰ染色体构型是20.53Ⅰ+2.45Ⅱ+0.19Ⅲ,二价体交叉频率为1.07;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向两级不均衡,产生各种类型的异常四分孢子,由此发育的花粉无生活力,用亚洲棉回交或自然授粉均未结铃。四倍体F_1减数分裂较正常,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0.1Ⅰ+25.9Ⅱ,二价体交叉频率为1.96,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走向两极较均衡,产生的花粉部分可育,授陆地棉花粉或自然授粉能结少数种子。
1990(2).
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国淡水枝角类新记录种——长吻高壳溞的外部形态,记述了某些生物学问题,其次详细观察并描述了头孔这一重要分类学特征。重新编列了高壳溞属分种检索表。
1990(2).
摘要:本文对武昌南湖149尾雌性花Ⅳ期卵巢的个体绝对生殖力(r)和个体相对生殖力(r/L.r/W_n)的研究结果表明:花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呈曲线相关,其回归方程为r=2399×10~(-5)·L~(4·500);与纯体重的关系则为直线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r=181W_n-2257;花个体相对生殖力(r/L)随体长、纯体重的增长而增长:个体相对生殖力(r/W_n)与体长、纯体重的关系则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花个体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r/L)与年龄、成熟系数、鱼卵直径不同程度地呈正相关关系。花个体绝对生殖力的年增长率与绝对增长数以2冬龄为最高,3冬龄次之。
1990(2).
摘要:利用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Yingchengensis)的两个不同营养缺陷型的突变株WNF-2-1-90(Leu~-)和WNF-2-1-135(Arg~-)为亲本,在PEG的助融下进行了种内原生质体融合。从获得的融合子中发现有一株稳定的原养型融合子FR-008,除产生亲本所能产生的5102-Ⅰ号和5102-Ⅱ号抗生素外,尚能产生亲本不能产生的对某些酵母菌具有活性的新抗生素。该抗生素还对孑孓具有很强的致死活性。兹将实验结果简报于后。FR-008发酵物的滤饼用80%甲醇浸提,浸提液加压浓缩至水相,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发酵滤液也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合并两者的正丁醇提取液,在50℃以下减压浓缩至小体积。
1990(2).
摘要:1985年,农业部向部属八所农业大学提出要求,每所学校扶持一个贫困县。三年过去了,来自北京、沈阳、西北、西南、华中、南京、华南七所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主管科技开发工作的校长,以及各校科技扶贫开发团团长、10个有关贫困县的负责同志共40余人,3月25日至28日聚会于华中农业大学,向农业部领导汇报各校三年来科技扶贫工作的成绩,相互交流科技扶贫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农业部王连铮副部长向受表彰的华中农大、沈阳农大、西北农大、西南农大等18个先进集体和39位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状和奖品。并勉励大家“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和我部作出今年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年的决定,农业院校应积极组织力量,为科技兴农作出贡献。”
1990(2).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我校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共发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论文379篇,这比1988年的235篇,增加了144篇,增长61.3%。在发表的379篇论文中,其中有29篇在国外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宣读),比1988年的13篇,增加15篇,增长55.2%。按单位比较,1989年发表论文最多的系是农学系,发表72篇,占全校发表论文总数(下同)的19%;其余依次为土化系44篇,占11.5%;畜牧兽医系43篇,占11.3%;植保系37篇,占10.2%;水产系35篇,占9.5%;园艺系28篇,占7.4%,社会科学系25篇,占5.5%;食品科学系和基础部同为22篇,各占5.8%;党务、行政机关20篇,占5.3%;农业经济系13篇,占3.4%;农业工程系11篇,占2.9%;林学系5篇,占1.3%,中心实验室仅1篇,占0.25%。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