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甘蓝型黄籽油菜(Brassica napus L.)自交后代子叶黄化现象及其超微结构的研究

      1985(2).

      摘要 (942) HTML (0)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首次报道了甘兰型黄籽油菜连续自交后代中的幼苗子叶黄化现象。指出:连续自交6代幼苗黄化株达96%,比该自交系原始自由授粉群体高77%。用其黄化苗植株与不发生子叶黄化的另一自交系作正、反交,F_1代几乎不发生子叶黄化。测定幼苗子叶的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该自交系的原始自由授粉群体及黑籽自交系的都要低,差异极显著。黄化苗子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证明,叶绿体外膜不能正常凸起,致使其外形呈圆饼状,切面为棒形。叶绿体内基质片层和基粒数目减少。严重黄化苗的叶绿体结构完全被破坏。叶绿体结构的改变可能与叶绿素减少有关。通

    • 小麦地方品种望水白抗赤霉病性的遗传分析

      1985(2).

      摘要 (1406) HTML (0) PDF 0.00 Byte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常规分析法研究了抗病品种望水白与感病品种中国春正反交F_1代赤霉病病小穗率的差异,用联合尺度测验分析了该组合的P_1、P_2、F_1、F_2、B_1和B_2世代抗赤霉病性的遗传模式及基因效应,估算了抗赤霉病性的基因数目。并用单体分析对望水白的抗扩展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全部抗性鉴定的材料采用田间剪颖滴菌接种,鉴定其抗赤霉病性,单体分析的F_2代还用了离体水培单花注射接种法。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是受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有5-6对基因控制望水自的抗扩展性,分别定位在4A、5A、7A、7B和4D5条染色体上。2D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望水白与苏麦3号属于不同的赤霉病抗源。

    • 四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1985(2).

      摘要 (985) HTML (0) PDF 0.00 Byte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1980——1981年的三个生长季节中,对四种质源的六个不育系及其相应的恢复系配制的杂种F~1、F~2和BC~1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观察研究。以花粉可育率为主要遗传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野败型珍汕97A,野败型V_(41)A和柳野型珍汕97A等三个不育系属于孢子体不育类型,其雄性不育性受两对连锁的隐性主基因和一些微效多基因与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由3713个F_2单株和301个BC_1单株求得这两对主基因之间的交换率为38%。141个F_3株系的育性表现证实了上述结论。滇一型徒稻四号A、华梗14A和BT型农进二号A等三个不育系属于配子体不育类型,它们的不育性受一对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研究还表明与这两种不同细胞质互作的两个不育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 发展我国鲟鱼业的探讨

      1985(2).

      摘要 (1238) HTML (0) PDF 0.00 Byte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鲟鱼业的现状与进展之后,根据我国的鲟鱼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并借鉴国外发展鲟鱼业的经验,论证了我国有发展鲟鱼业的巨大潜力,探讨了长江等主要水系及大型水库、湖泊养殖鲟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发展我国鲟鱼业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 麦类作物花粉形态及绒毡层上星状小体的观察

      1985(2).

      摘要 (996) HTML (0) PDF 0.00 Byte (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扫描电镜(S-450)对大麦属、燕麦属、黑麦属、小麦属以及该属内十一个种的花粉形态及绒毡层上星状小体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麦类作物花粉多为近球形,直径约为30-55微米。具单孔(远极孔),孔为圆形,具明显的孔环,孔的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环状加厚,形成孔垣,致使萌发孔呈现不同程度的外凸。具有孔盖,花粉表面为细颗粒状。麦类作物的花粉形态属间差异明显。四属间绒毡层上星状小体分布密度及其形态差异显著,是一个较稳定的性状,可以用于分类检定。小麦属内各个种之间花粉形态无显著差异。

    • 紫云英根瘤菌有效根瘤形成的初步遗传分析

      1985(2).

      摘要 (1004) HTML (0) PDF 0.00 Byte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前言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共生二者的一系列双边关系的发展。就根瘤菌方面说,从根毛感染到固氮作用的发挥可能包括许多基因。要有的放矢地对根瘤菌进行遗传改造,首先就必须确切的知道根瘤菌的结瘤基因(nod)和固氮基因(fix)的结构及其功能。而研究nod和fix基因的前提条件是筛选大量的共生缺陷突变株。过去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如紫外线、亚硝基胍来获得突变株。然而,两个主要的问题妨碍了共生的缺陷基因的遗传图绘制和操作:第一、缺陷的表型可能是多点突变的结果;第二、唯一可

    • 在紫苜蓿和大豆根际土壤中原生动物、根际细菌和根瘤菌之间的相互关系

      1985(2).

      摘要 (893) HTML (0) PDF 0.00 Byte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作用是存在于自然界微生物之间的重要父系之一。某些试验证明,在自然生态系中,原生动物对细菌贪婪的捕食作用,明显地影响到细菌的数量,是限制细菌数量的关键因子;但是,原生动物不可能消灭细菌,它们之间永远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因为当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达到一定极限时,被捕食的细菌和增殖的细菌基本相等,细菌的数量则不再减少。例如,Ostrolenk.M等报导,将E.coli加入自然土

    • 中华猕猴桃花芽分化的初步研究

      1985(2).

      摘要 (957) HTML (0)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华猕猴桃花芽在武汉地区形态分化的时期、花序和花器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特点,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腋芽原基(未分化的生殖分生组织)休眠前已在芽内形成,次春,树液流动之时起,腋芽原基则迅速进入形态分化,历时一月左右,完成了花序和花器各部分的分化。

    • 萝卜雄性不育系392A的选育

      1985(2).

      摘要 (1231) HTML (0) PDF 0.00 Byte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8年春在武汉地区“慈惠白”萝卜留种群体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其出现频率为0.025%。通过定向选育,育成了392A雄性不育系,该雄性不育系雄性器官退化,花药干瘪、不开裂,小孢子畸变,完全不育;但雌性器官发育正常,授粉后结实良好。研究结果还表明,392A雄性不育系为胞核质型不育系,具有与41-5A雄性不育系不同的细胞质类型。

    • 加权余数法与其他数值方法

      1985(2).

      摘要 (933) HTML (0)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力学计算中的近似方法很多。弄清这些近似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熟练掌握和灵活动用这些方法是十分有益的。过去国内外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大量工作,但未全面总结。本文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很多现有近似方法都可归结为加权余数法的某一特殊形式。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上盛行的边界元素法,也是加权余数法的一种特例。下面以位势问题为例,具体论证加权余数法与各种近似方法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把边界

    • 京山县小麦配方施肥的成效

      1985(2).

      摘要 (986) HTML (0) PDF 0.00 Byte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九八三年秋至一九八四年夏,华中农学院驻京山县永兴基点配合县土肥站及孙桥、永兴两区农技站试办了大面积小麦配方施肥示范三万余亩,并在永兴、苏余畈两大队定点示范16户,面积29.5亩,为了配方施肥的深入发展,以及为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在永兴,孙桥两区四种主要类型土壤上进行了小麦的小区试验。

    • 零上低温对水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1985(2).

      摘要 (759) HTML (0)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十几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已注意了植物酶系统和代谢改组能力与不利温度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同工酶在植物代谢改组中的调节作用。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组织中有极广泛的分布,参加多种生理活动。Gerloff等在1967年就发现紫花苜蓿在低温锻炼时,过氧化物酶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经低温锻炼的苜蓿出现了两条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区带。McCown

    •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1985(2).

      摘要 (1073) HTML (0) PDF 0.00 Byte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8年我国先后自四川新胜茶场和湖北羊楼洞茶场分离出两株尺蠖多角体病毒。几年来,有关的研究结果证明,用这类病毒防治茶叶害虫油桐尺蠖,其杀虫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为此,我们对BsNPV-DNA(S)的一般性质和限制性内切酶特性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做一些基础工作。

    • 紫云英根瘤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

      1985(2).

      摘要 (1043) HTML (0) PDF 0.00 Byte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营养缺陷型是一种突变体。它可以用来进行生物测定,研究各种物质的代谢途径和遗传分析等。本实验的目的是筛选紫云英根瘤菌的营养缺陷型作为紫云英根瘤菌的标记菌株,以用于研究紫云英根瘤菌结瘤、固氮基因的结构及其遗传特性。为此,我们以亚硝酸作为诱变剂,处理出发菌株Ra6,并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营养缺陷型。

    • 湖北省农田蚜茧蜂的初步研究

      1985(2).

      摘要 (928) HTML (0) PDF 0.00 Byte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蚜茧蜂(Hymenoptera Aphidiidae)是寄生蚜虫的一类寄生蜂,它对多种农作物的蚜虫有自然控制的作用,为蚜虫的重要天敌类群。1983-1984年我们在天敌调查的基础上,同时对湖北省农田蚜茧蜂的种类、寄主与分布情况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 杂交晚粳筑优五-2的主要生育性状与栽培技术的研究简报

      1985(2).

      摘要 (840) HTML (0) PDF 0.00 Byte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筑紫睛A×反五-2(简称筑优五-2)是本院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于1982年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两年来的试验结果证明,该组合产量较高,米质较好,对白叶枯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宜在长江流域温热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本文根据有关的试验资料,简要报道其主要生育性状与栽培技术,供生产实践上参考。

    • 简 讯

      1985(2).

      摘要 (802) HTML (0) PDF 0.00 Byte (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沔阳县石明松同志发现的晚粳长日不育系是一个长日隐性不育、短日显性可育的核不育材料,是我国首次发现、国外尚未见报道的新型核不育资源。为了从遗传、生理、生化等方面深入系统地探明其育性转变机理,从育种上找出其利用途径和方法,由华中农学院、湖北省农科院和武汉大学三单位协作组成的课题组承担研究工作。为了资助这项研究,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委员会已批准给予资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