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1).
摘要:四稻是指一季中稻、一季晚稻、双季稻和早水晚旱四种。解放前,湖北以一季中稻为主,占全省稻田90%。双季稻只有几十万亩,早水晚旱在鄂城、阳新及黄、孝地区其他县份有少数,一季晚稻无栽种。解放后水利改良,品种更换,取得很大的成就,早中晚比率也相应地有变化,但也出现过消灭中稻,一季晚化,双季稻化的错误主张,使生产蒙受损失;也发生过盲目推广早沙粳、艮坊粳的失败教训。到目前,就
谢岳峰 , C.M.Vera Cruz , Twng-Wah Mew
1982(1).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40个水稻品种对菲律宾4个菌系的抗性,同时比较了两种接种方法和两种鉴定时间,还观察了成株抗病品种苗期对4个菌系的反应。结果表明,用剪叶接种法和针刺接种法接种4个菌系在40个品种上,两种接种法所引起病害的级别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867、0.886和0.685。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级有所增长,但抗性反应无变化。某些品种接种14天后病级属抗病,21天后则发展成感病。用4个菌系分别接种到40个品种上,按其抗性反应将品种分为4群,初步推知其抗性基因。其中有10个品种可能不属于此4群。10个成株抗病品种在苗期对4个菌系的反应均为感病;不同品种对同一菌系的反应有差别,不同菌系对同一品种的致病性也有明显差异。
1982(1).
摘要:以陆地棉华棉4号为母本,与随县中棉进行杂交,授粉后48小时开始取材培养,同时设置三个对照。杂交留株生长的全部随钤脱落,经离体培养的却获得11%的成胚率。不同培养基上离体培养幼胚的效果很不相同。适量的激素配合对杂交胚珠的培养表现良好效果,赤毒素对珠被和纤维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纤维生长与否并不能作为胚是否发育的依据。随着培养间时的延长,培养基PH值逐渐向碱性变化,这一变化对幼胚发育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本试验选择在棉花生长后期进行,以期延长取材和培养工作时间以及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培养效果。
1982(1).
摘要:本研究用自风_1、风可_1等64个不同种质来源的自交系对MO17CMS唐徐等七种不同胞质来源的CMS系进行了广泛的测交,鉴定了它们测交后代的育性反应和恢复型组合的F_2、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等BC_1群体的育性分离比例;检查了不育系和由它们组配的恢复型组合F_1的花粉碘染情况;观察了各类型CMS系花粉败育细胞学特点;分析了它们散粉前花药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MO17CMS唐徐,MO17CMS双,成202CMS二马牙三种不育系均属于S组配子体不育类型。恢复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MO17CMS新单是属于T组孢子体不育类型。只要进一步查明自交系恢313、自风_1、MO17的基因型,就可作为胞质分类的测验系。2、对配子体不育系采用了一种“同质等位”性测定的方法,证明MO17CMS唐徐、MO17CMS双、77CMS—M和成202CMS二马矛是一组胞质基因相同。核基因等位的同质等位系。它们在育性上的差异和不稳定现象主要是由微效基因的作用所造成的。这种微效基因对不同败育类型的不育系发生的作用效应是不相同的。只要认真地注意亲本的选择,采用适当的选育方法,以减少微效基因的影响,S型不育系的育性不稳定现象是可以克服的。3、研究各类型CMS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特点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特征,为育性机理的研究和不育胞质的分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982(1).
摘要:桃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果品,为了提高产量及质量,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了解其花芽分化的时间及过程乃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上,以其为例说明花芽分化的形态变化,也很典型。为此,我们于1973年作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现将研究情况介绍于下:
1982(1).
摘要:萝卜为二年生蔬菜,一般在生活的第一年形成肥大的内质根,第二年方抽苔开花,即播种的当年为营养生长期,经过越冬,第二年再转向生殖生长。从种子到种子跨越二年,历时约三百天。一年只能繁殖一代。生产实践中,常用小株繁殖,冬季或迎冬播种,缩短了营养生长期,生活周期为二百天左右。另有部分生长期短的扬花萝卜,春季播种,当年开花结实,生活周期只百余天。但无论是小株繁殖或是扬花萝卜生产,仍是
1982(1).
摘要:关于枇杷的原产地,以往学者意见不一,通过作者的研究,证实枇杷原产我国,湖北长阳及四川汉源一带,就是原产中心之一。原生枇杷在长阳一带,分布很广很密,大多生在海拔600米以下的阔叶树林间。原生地气候温暖,土壤湿润沥水,阳光不强烈。在阔叶林间,常同时存在有野生、比较进化及半栽培性各种类型,说明在大自然状态下,都在不断进化着,在长江下游各产区之所以有高度进化的优良品种,概与生长地环境条件改变及人工选择有关。
1982(1).
摘要:杉木(Gunninghamia Lancolata Hook)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等优点,是我国南方十六省(区)亚热带地区群众喜爱的造林树种。它的木材产量约占全国商品材的四~五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982(1).
摘要:1、菜籽饼的化学成分与营养价值如下表所示,菜籽饼虽然含蛋白质达10%以上,但作为家畜饲料还不象大豆饼那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