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3).
摘要:一、试验目的:选育适宜我省种植的高产,抗大、小斑病,质优,恢复株率高的早熟和早中熟的不育系杂交种。二、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55份:不育系杂交种46份,其中有双红黄 S 杂交组合13份;双 Mo17S 杂
1978(3).
摘要: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十一大路线和“抓纲治国”的八项战斗任务的指引下,全国革命和生产蓬勃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玉米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多点试验在1976年的基础上,1977年继续试验,经过各试验点的工人、贫下中农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满地完成了本年的试验任务。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1978(3).
摘要:一、野败型,冈型不育系与 IR_(36)配制的各组合产量比较结果IR_(36)是近两年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新品种,它具有对多种病虫的抗性。1976年7—8月我们用 IR_(36)为父本,同野败型 V_(20)A、金南特 A、冈型朝阳1号 A、青小金早 A、C 系统南新 A 转育的梅丰选 A 进行了测交。同年冬在海南陵水县播种。发现 IR_(36)对以上三种类型的不育系都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如 U_(20)A×IR_(36),结实率高达90.9%,在5×7寸密度下,
1978(3).
摘要:在花药培养中,由花粉发育而来的单倍体植株,只有通过自然加倍或人工染色体加倍变成纯合二倍体后,方可正常结实,并可成为快速培育优良品种的宝贵材料。我们在多年的花粉培养实践中观察到,从花粉诱导出的花粉植株中,其倍数性表现是多样的。有一部分花粉植株在培养过程中,通过核内有丝分裂实现了自然加倍,而另有一部分花粉植株则是单倍
1978(3).
摘要: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贯彻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战略决策,形势一片大好。中共中央关于召开科学大会的通知对科研战线极大的鼓舞。根据省水稻新品种选育协会商定,我院承担晚粳中熟组区域试验,在院系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试验工作已完满结束。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978(3).
摘要:为了研究南优6号作双晚栽培的施肥技术,1977年秋我们与浠水县十月大队、浠水县农业局土肥站合作,设置多因子水平的施肥技术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978(3).
摘要:目前,杂交水稻在我省主要是适于作迟熟中稻和一季晚稻的组合,在肥稻稻早熟早稻田也已大面积作为晚稻栽培,并获得良好成绩。在三熟田引种杂交水稻是进一步提高三熟三高产特别是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扩大杂交水稻栽培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在油稻稻三熟制中进行试验,在保证早稻高产的条件下,力求杂交晚稻更高产。通过二年试
1978(3).
摘要:为筛选适合麦后直播的早熟、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1977年在校内(武昌)校外(天门)进行了十七个品种(品系)的比较观察,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1978(3).
摘要:麦后直播棉花由于晚播迟熟,常使产量不稳定,品质受影响,为了达到早熟、高产、优质的要求,我们1977年在校内(武昌)校外(天门)进行了高密度丰产栽培试验和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丰产试验(天门)面积一亩,土质油沙(沙性重),前作小麦,品种早红,亩产550斤。棉花供试品种为74—101优系,实际密度12500株、亩产126.6斤皮棉,10月25日前收花量占
1978(3).
摘要:一、玉米厷性不育系过去我们进行玉米三系育种工作是用 T 型细胞质为基础材料的,基本上已三系配套。并于1972年在宜昌地区投入生产示范,当年效果较好。但在1973年暴发了 T 小种小斑病专化侵染。随即被迫停止使用。从1973年开始,我们在引用国外材料的同时,着重选
电话: 027-87287437,027-87287364
邮政编码: 430070
E-mail:hnlkxb@mail.hzau.edu.cn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