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病鉴定

      1976(1).

      摘要 (660) HTML (0) PDF 0.00 Byte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传播途径广,扩展蔓延快,严重地威胁着水稻的高产稳产。在防治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育抗病品种是重要措施之一。我们植保七四级工农兵学员根据生产需要,配合选种组1975年进行了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鉴定工作。

    • 稻曲病的发生与调查

      1976(1).

      摘要 (761) HTML (0)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稻曲病是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的一种病害。发病后谷粒上出现黄疙瘩,群众称之为“灰包”。一,发病概况本病发生于随县大洪山区三里岗公社,1975年8月下旬在该公社美满,群建大队调查,主要发生在中稻“荆矮选”上。“荆矮选”系1974年从京山县引进的中稻高产品种。1974年在相邻公社曾报导本病偶而零星发生,1975年突然大面积发病。仅美满二队70亩“荆矮选”

    • 二晚秧田中黑尾叶蝉虫口密度与水稻矮缩病发生的关系

      1976(1).

      摘要 (732) HTML (0)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早稻黄、普矮病发病概况及对晚稻的影响1974年新洲县是历史上少见的一次早稻黄、普矮病大发生的年份。四月上旬调查,每亩有黑尾叶蝉七千至二万七千头,为1973年同期的二至四倍。五月中旬调查,迟秧田每亩黑尾叶蝉达十九万六千余头至六十六万三千头,为1973年同期的十至十五倍。早稻黄矮病、普矮病面积达百分之六十,一般蔸发病率12.6%,株发病率是2.69%,重者达

    • 全国麦类赤霉病研究概况

      1976(1).

      摘要 (940) HTML (0) PDF 0.00 Byte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九七四年全国成立表类赤霉病科研大协作,麦类赤霉病的研究进展很快,现将研究情况概括如下。关于流行规律及预测一、流行规律(一)病菌的越冬越夏病菌的越冬基质较丰富,可在稻桩、玉米杆、棉秆、高梁秆、茭白、油菜根、狗牙根、芦苇及水葫芦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襄壳形式越冬。

    • 关于棉花枯、黄萎病几项试验初步小结

      1976(1).

      摘要 (813)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棉花枯、黄萎病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威胁性很大的病害。近年来广大贫下中农和技术人员在防治上创造了很多新的有效方法,不过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1975年我们根据防治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枝江和天门两县开展了以下几项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 狠防凋枯病、夺取棉花高产

      1976(1).

      摘要 (728) HTML (0)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云梦是江汉平原集中棉产区,土地偏砂,历年凋枯病严重,影响棉花早衰低产。现将关于凋枯病的调查整理如下:一、发病情况凋枯病历来在该县各地普遍发生,据调查,1960年发病田占全县棉田25%,1965年发病田占30%以上,个别严重队如城关公社群利大队发病田达46%,1970年隔蒲公社永红大队发

    • 1974年春播玉米小斑病消长规律观察初报

      1976(1).

      摘要 (941) HTML (0)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玉米是鄂西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阳县常年种植面积32万亩左右。该县从1957年开始发现小班病,已有十七年历史。近几年来,由于不断从外地引种,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危害越来越重。1973年由于阴雨多湿,导致该病在外地引进一部份品种上较为严重,阻碍玉米产量上升,全县2000亩毁种,800亩颗粒无收。为了摸清该病消长规律,了解长阳县一带低山区适时打药时间,我们在县病虫测报站指导下,从4月20日—7月底对春播玉米斑点病消长规律进行了初步观察。试验在长阳良种场20个玉米单交种综合制种地进行。现将观察结

    • 不同处理对防治红苕贮藏病害效果的初步观察

      1976(1).

      摘要 (823) HTML (0)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苕皮薄水多,耐贮性差,特别是贮藏病害,往往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我们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防治红苕贮藏病害的效果,作了初步观察。本试验分三种处理,即(1)柏枝铺盖;(2)松毛铺盖;(3)401药剂处理(每百斤用四毫升配成2%的溶液,喷射在堆面复盖的稻草上)。入窖前,用福尔马林空窖消

    • 稻纵卷叶螟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

      1976(1).

      摘要 (672) HTML (0) PDF 0.00 Byte (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己上升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孝感县七○年开始为害、逐年加重。七四年,我们对该虫的发生和防治进行初步研究。

    • 黑尾叶蝉初步观察

      1976(1).

      摘要 (909) HTML (0) PDF 0.00 Byte (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黑尾叶蝉是水稻上为害严重的害虫之一,汉川县1970年以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革,红花草籽和三熟面积不断扩大,对黑尾叶蝉繁殖提供了充足饲料,也为黑尾叶蝉越冬及冬后各世代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故为害逐年加重。黑尾叶蝉为害不仅直接刺吸稻汁,还传播水稻黄矮病和普通矮缩病,使近几年来水稻病毒病发病面积不断扩大,1975年,我们对黑尾叶

    • 稻黑秆蝇观察初报

      1976(1).

      摘要 (789) HTML (0) PDF 0.00 Byte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5年,钟祥县发现一种为害水稻的新害虫,经初步鉴定为稻黑秆蝇 HgdreiIia sasakiiYuasa et Ishitani,同时据襄阳、宜城、天门、潜江等县反映均有发生,为害也重。为了了解其发生规律,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对此害虫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棉铃虫雌蛾交配次数与卵巢发育的关系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

      1976(1).

      摘要 (723) HTML (0) PDF 0.00 Byte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检查棉铃虫雌蛾交配次数,来推算田间产卵期以代替树枝把诱蛾和检查卵巢发育情况,作为一种补充预报的手段,其操作简单,预测较准确。特别适用于生产队植保员准确掌握施药时期。

    • 红铃虫发生情况的分析

      1976(1).

      摘要 (620) HTML (0)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铃虫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根据汉川县12年来的历史资料分析,历年以第3代发生量最大,危害最重。1965、1966年为重发生年,1964年为轻发生年,1968年发生量又略下降,为一般发生年,1973、1974年又急剧上升。为了摸清红铃虫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保证棉花稳产高产,我们对红铃虫作了一些系统调查研究,现将资料分析整理如下。

    • 棉铃虫的发生情况及发生期预测

      1976(1).

      摘要 (902) HTML (0)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种群在大田的年发生型(一)棉铃虫的寄主转移及棉田发生情况棉铃虫在天门县一年发生6代。第一代主要在中,迟小麦、苕子、豌豆、苜蓿上为害。第二代开始侵入棉田,虫口数量以早发棉田为多,早播玉米、高梁及茼麻、蕃茄上也有一定数量。第三代以棉田为主,高梁,玉米上仍有一定数量,第四代几乎全部集中在棉田为害。

    • 微生物制剂对棉铃虫红铃虫防治效果试验

      1976(1).

      摘要 (785) HTML (0) PDF 0.00 Byte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药剂来源:本品由武汉微生物研究所研制提供。二,试验目的:观察140微生物制剂,不同浓度及单用混用对棉铃虫红铃虫的防治效果。三、试验方法1.试验面积:二亩(一组一亩,四组一亩。)分六个处理项目,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1.67分,重复一次。

    • 利用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棉铃虫

      1976(1).

      摘要 (768) HTML (0)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4年我们用荆州地区微生物站筛选的 VHA273核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进行了室内外防治试验和核多角体病毒的繁殖生产。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后。一、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的接种.感染,繁殖及其致病力人工感染是繁殖核多角体的必要手段,但在自然界中不能找到量大而集中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必需用人工繁殖饲养棉铃虫并进行感染的方法,以获得大量核角体。棉铃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可从自然界中获得大量的天然饲料。据在饲养中试验观察,

    •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棉铃虫效果考察

      1976(1).

      摘要 (774) HTML (0)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5年,我们开展了育蜂治虫的试验,采用松毛虫赤眼蜂 Tnichognamma dendnolimiMstsumuna 防治棉铃虫,现将情况整理如下。一、大田释放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效果蜂种来源是麻城县病虫测报站生防组自繁,防治对象为棉铃虫第三、四、五代。试验处理:设放蜂区,并在800米以外选择与放蜂区条件相同的棉田作施药对照区,以

    • 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试验小结

      1976(1).

      摘要 (794) HTML (0) PDF 0.00 Byte (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矮杆高产品种迅速推广,施肥水平、种植密度不断提高,水稻纹枯病逐渐上升,成为水稻增产的主要矛盾之一。以前我院曾大量使用有机砷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但有机砷之类农药若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药害,并对人畜有毒。特别水稻生长后期

    • 不同浓度敌敌畏薰蒸叶蝉、飞虱的防治试验

      1976(1).

      摘要 (950) HTML (0) PDF 0.00 Byte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二季晚稻受叶蝉、飞虱的危害很普遍,有个别生产队,稻田受危害十分严重,造成水稻成片倒伏。为了做到省工、省药,经济有效地防治叶蝉飞虱,我们于1975年10月14日下午3时在农一队双晚田(品种农垦58)做了不同浓度敌敌畏熏蒸叶蝉、飞虱的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 杀虫脒不同施用方式效果观察

      1976(1).

      摘要 (662) HTML (0) PDF 0.00 Byte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水稻田内长期大量使用六六六药剂治虫,造成谷物中残毒积累。因此,要求逐步减少到停止使用。杀虫脒是目前最理想代替氯制剂的新农药,并已在各地投产扩大供应。为了经济有效使用此药,1974年八月份在三化螟第三代发生期时进行了初步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 棉铃虫性外激素诱蛾初获成功

      1976(1).

      摘要 (934) HTML (0) PDF 0.00 Byte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在一九七五年第四、五代棉铃虫发生期,开展了对棉铃虫性外激素的研究工作。方法是用棉铃虫雌性活蛾和其性外激素粗提液来招引雄蛾。从多次投放试验的结果来看,诱集效果良好,单钵放雌蛾4头,其诱雄蛾量最高可达52头,说明雌性活蛾对雄蛾具有诱集作用;而粗提液未见有诱集力。棉铃虫性外激素诱蛾成功,为研究棉铃虫的性引诱剂工作,及综合防治棉铃虫技术,提供了新途径。

    • 药剂处理棉种防治棉苗病害效果试验初报

      1976(1).

      摘要 (756) HTML (0)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试验目的药剂处理棉种是防治棉花棉苗期病害,保证一播全苗的经济有效措施。过去生产上使用的汞制剂西力生、赛力散因残毒严重,国家已停止生产和供应,为了调查当前生产上使用的不同杀菌剂及某些物理防治措施,处理棉种对防治棉苗主要病害立枯病和炭疽病及死苗的效果,进行本试验。

    • 谈谈飞机治虫的几个问题

      1976(1).

      摘要 (715) HTML (0) PDF 0.00 Byte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5年我们在东西湖农场进行社会教学,学习飞机治虫,现汇报如下:一、飞机治虫的优点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推广利用飞机治虫是实现植物保护机械化的一个好途径。它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效果好,防治彻底。1、速度快。由于飞机运行速度快,载药量大,使单位时间内喷洒效力高。如在水稻、棉花上喷洒药剂,一架次可以防治

    • 黑光灯诱虫效果分析初报

      1976(1).

      摘要 (906) HTML (0)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九七四年湖北省农业局为了探讨黑光灯的诱虫效果,进一步弄清楚诱集的害虫多,还是益虫多?诱集害虫是上半夜多,还是下半夜多?诱集到的害虫中是雌的多,还是雄的多?诱集到的雌虫中是己产卵的多,还是未产卵的多?诱虫效果与气候关系如何?委托我们及其他六个点承担本科研任务。我们的试验从三月一日正式记载,到十二月底因黑光灯出故障停止。十个月来,除三天因故停止外,坚持逐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后。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