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着粒密度对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CSTR:
中图分类号:

S511.035.1

基金项目:

农业部结构调整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


Effect of Spikelet Density on the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Formation in Rice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穗部性状与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关系,以辽宁省近年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进行了品种类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水稻着粒密度可将试材分为散穗型、半散穗型、半紧穗型和紧穗型4种类型.各类型间稻谷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半散穗型和半紧穗型品种产量较高.紧穗型品种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每穗宅秕粒数都较多,成粒率较低.除了散穗型品种整精米率显著高于半散穗型和半紧穗型品种外,散穗型、半散穗型和半紧穗型间其它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三者品质明显好于紧穗型品种.着粒密度与每穗成粒数、产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与碱消值呈显著负相关,与谷草比呈显著正相关;产量与食味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籽粒灌浆结实期,半散穗型和半紧穗型品种的单叶净光合速率较高,后期生产的干物质较多,谷草比较大.半紧穗型和半散穗型品种产量较高,食味品质较好,选择着粒密度适宜的材料容易育出高产优质品种.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孟维韧,王伯伦,吕军,贾宝艳,黄元财,王慧新.水稻着粒密度对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2021
  • 下载次数: 128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