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CSTR:
中图分类号:

S941.42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专项(2006DKA30470-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生态与健康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7FEA0213)资助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Hemorrhagic Septicemia Pathogen of Amur Sturgeon,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从患典型出血性败血症死亡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脾脏组织分离到1株致病性病原菌。依Koch法则建立室内感染模型,一次感染试验和回归感染试验的试验组均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情况下相同的症状,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病原菌半数致死浓度为1.17×107cfu/mL。对从自然发病和一次感染试验的病鱼体内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和VITEK全自动细菌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物具有抗性。

    参考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孟彦,肖汉兵,张林,李罗新,曾令兵.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212
  • 下载次数: 121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