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唾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变化规律与排卵
CSTR:
中图分类号:

S823.83 S814.4

基金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研究了湖北沼泽型母水牛在发情末期唾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与排卵的关系。结果表明,在NAG活性峰出现前的酶单位为18.96±6.73(n=128),临排卵前出现的活性峰的酶单位为60.37±15.46(n=128),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5头发情排卵典型的母水牛,在其发情末期唾液中NAG的活性呈现规律性变化,在临排卵前出现一明显高峰,此前3~6h尚出现一小峰。在母水牛发情末期待小峰出现而后下降时进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2个冻配点的情期产犊率和受胎率分别为45.83%(22/48)和45.00%(36/80)。

    参考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冯健超 袁华均.水牛唾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变化规律与排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094
  • 下载次数: 137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