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过程中铝的形态与小麦缺钙和铝毒发生的条件
CSTR:
中图分类号:

S153.4 S153.5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选湖北省南部不同酸度的红壤,加硫酸钙、氧化镁及氢氧化钙等处理,结合4d的小麦幼苗培养试验,探讨了土壤缺钙及铝毒发生的条件。从中选取既不缺钙又无铝毒的土壤,进行人工酸化处理,研究了土壤酸化过程中几种活性铝形态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从5.5下降至5.0或更低的过程中,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可能经历着钙充足→缺钙→缺钙和铝毒并存这样的转变过程。对于交换性钙含量高于4cmol/kg的土壤,一般不会发生缺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黄巧云 李学垣.土壤酸化过程中铝的形态与小麦缺钙和铝毒发生的条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083
  • 下载次数: 149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