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基因独立遗传的普遍性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CST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自从1909年Correns和Baur对叶绿体进行研究以来,细胞质遗传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还是习惯地认为染色体基因是唯一的遗传物质,细胞质只不过是作为细胞核的“培养基”而存在;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Morgan(1926)认为“在遗传上是可以不去考虑细胞质的”。我们知道细胞质是细胞中变化多样的成分,其反应规范较细胞核要宽广得多。细胞核的反应规范狭窄,不同核组成的反应规范重迭的机会少,所以核的组成改变时,细胞内反应也显著改变,且容易被察知。细胞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盛孝邦.核外基因独立遗传的普遍性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1,(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