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国际“三八”妇女节——女性学者的女性研究
  • 分享:
  • 0

编者按

女性与男性共同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妇女的解放程度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由中国和联合国妇女署共同举办的2015全球妇女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习近平主席主持峰会并发表了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会议以来,中国恪守承诺,发扬世界妇女大会精神,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文件和公约,加速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妇女发展新格局, 在积极保障妇女权益、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关注全球妇女儿童议题、提高妇女参与决策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在西方有着久远的历史,在一定范围内,它几乎与女性主义(Feminism)是同义词。在中文世界中,还可以见到妇女研究或妇女学等表述。中国的女性研究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西方女性学资源进入中国后与本土问题相遇,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其中,以“三农”为场域的女性研究得到特别的重视,所取得的成绩大约可以视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本土化努力的缩影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形成的三类“留守人口”——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三类人群构成了转型中中国社会的独特风景,而妇女尤为特殊,扮演的角色负担最重、对农村发展影响最大但却最容易被遮蔽或受伤害。作为一本专注“三农”问题研究的刊物,《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直希望呈现对乡土中国转型过程中真实世界的理论解释,我们试图将女性或是女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一种跨学科整合视角的努力,来找到理解百年未有之巨变的线索。我们希望这本刊物不只有枯燥的学术表达,而是对现实问题有着最为深切和温情的关怀。女性学者在细腻观察、细致刻画和表达真实世界有着更多的优势,在“三农”场域的女性研究中,大批女学者为本刊贡献了自己卓著的研究成果。强调女性这个身份本身带有某种风险,但在一个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里,我们不妨免俗一把,把这些美丽知性作者对女性尤其是农村妇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精选了8篇代表性文章集合为“女性学者的女性研究”线上专辑,并在微信公众号及官网同步推出,以此向国际“三八”妇女节和哺育我们民族的亿万农村女性致敬。

从时间线来看,这8篇文章的工作跨度10余年,正是农村妇女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主体性回归、群体得到发展的真实刻画。2010年商春荣女士等关注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机制,可以说是从农村妇女基本权益保障情况的鸟瞰和体察。2014年许彩丽女士等基于对山东省戈村女性劳务组织的考察,关注了农村女性劳务组织的生成机制与社会功能,应该是对女性的参与社会生活的进一步体察。2016年张笑寒女士以江苏省为例,关注了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是对农村妇女权益发展的新描摹。2017年杨翠萍女士等基于472份问卷数据,研究了女性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影响因素;同年赖力女士基于贵州省的调查,分析了精准扶贫与妇女反贫困面临的政策实践及其困境。2019年张翠娥女士等系统研究了农村纯女户的双系反哺实践困境与家庭养老危机,只有女儿的农村家庭的养老问题在当今和未来一段时间都是引人关注的。2022年李永萍女士研究了家庭代际分工与农村妇女地位提升,2023年雒珊女士关注了转型期农村三代家庭生活实践的新趋向——母系偏向的情感整合,两篇文章都深切关注农村妇女地位的提升,亦从侧面反映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能顶大半边天的社会现实!欢迎更多的学者关注“三农”,关注“三农”场域的女性研究并向本刊惠赐佳作!

本专辑亦是华中农业大学期刊中心为适应融合出版传播需要,深入融合个刊网站、数据库网络首发与移动互联网媒体,挖掘既往出版数据、力图形成专题知识谱系,为作者提供更丰富的增值服务内容体验。欢迎大家扫码阅读原文。

 

专辑目录

[1]雒珊.母系偏向的情感整合:转型期农村三代家庭生活实践的新趋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58-168.

[2]李永萍.家庭代际分工与农村妇女地位提升[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57-166.

[3]张翠娥,杜晓静.农村纯女户的双系反哺实践困境与家庭养老危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22-129,165-166.

[4]赖力.精准扶贫与妇女反贫困:政策实践及其困境——基于贵州省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20-26,148-149. 

[5]杨翠萍,贺婧雅.女性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72份问卷数据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9-76,133.

[6]张笑寒.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2-127,132.  

[7]许彩丽,姜昕.农村女性劳务组织的生成机制与社会功能研究——基于对山东省戈村女性劳务组织的考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7-103.

[8]商春荣,张岳恒.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机制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100.

 

 

母系偏向的情感整合:转型期农村三代家庭生活实践的新趋向

雒 珊

(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

摘要随着现代化转型的深入,农村家庭的伦理和功能整合已经不足以呈现家庭转型的丰富面向。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村三代家庭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出现了母系偏向的家庭整合样态,其特征表现为日常互动的母系偏向、资源整合的母系偏重和儿童抚育的母女合作。在母系偏向的整合实践中,少子家庭下的情感合法性支撑构成了整合空间,家庭利益需求下的情感策略作为整合动力,权变结构下年轻女性的情感资源成为整合优势,凸显出偏向母系家庭的情感整合样态和家庭秩序。情感整合的出现说明情感结构足以成为影响家庭样态的前台力量,中国家庭开始从父子一体转向亲子一体,家庭功能实现的情感权重显化,并且在双系互动中由于情感资源的优势,女系开始隐性崛起。由此表明,家庭的情感化和亲密化是理解家庭现代化转型实践的又一重要面向。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家庭代际分工与农村妇女地位提升

李永萍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农村家庭在转型期形成的代际分工模式对促进妇女就业和提升妇女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代际分工模式将中青年妇女从家务负担中解放出来,缓和了妇女的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妇女持续参与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代际分工模式建立在亲代对子代厚重的责任伦理和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之上,是转型期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表明,代际分工模式重塑了妇女与家庭的关系状态,妇女地位的提升不再完全是家庭内部权力斗争和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家庭功能性整合的产物,从而超越了家庭权力斗争的视野。因此,对妇女地位的研究要立足中国本土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促进妇女权利保障与家庭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妇女地位提升、真正通往美好生活的目标。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农村纯女户的双系反哺实践困境与家庭养老危机

张翠娥,杜晓静

(华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

摘要:通过对湖北桃花村纯女户家庭养老的实证调查,探讨了女性的双系反哺实践和纯女户的家庭养老危机。研究发现,夫系老人依靠制度优势和自身的主动付出获得了更多的子代赡养资源。而妻系老人之所以会陷入贫困状态,子代资源供给不足、代际互动不足以及制度支持不足是三个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应倡导夫妻共同承担双系赡养责任,鼓励妻系老人主动维系代际亲密关系,重塑新时代双系婚姻制度,以双系家庭回应双系反哺。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精准扶贫与妇女反贫困:政策实践及其困境——基于贵州省的分析

赖 力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发现,妇女贫困问题有其特殊性,妇女较男子更为贫困,其所面对的贫困问题更加严重。文章以贵州省扶贫实践为基础,探索其扶贫过程中对女性需求、妇女发展的关注。研究发现: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纳入了助推妇女脱贫的内容,精确瞄准、精准助力、多途径助推贫困妇女脱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妇女反贫困仍然面临诸多政策困境,妇女反贫困要真正进入政府扶贫政策决策主流,普惠贫困妇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妇女反贫困,应把性别平等纳入扶贫政策系统;实现精准扶贫,应把妇女列为关键目标,反贫困政策应把妇女作为关键因素。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女性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72份问卷数据的分析

杨翠萍,贺婧雅

(华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

摘要:基于对全国女性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体特征、剥夺感、社会资本和权益保障水平四个方面对女性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绝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参加社会组织的数量以及社会关系中的家人亲戚与老乡工友变量对采取维权行为有显著影响;而在维权选择方面,出生于1979年前、受教育程度较高、非群众身份、低绝对剥夺感以及签订劳动合同的女性农民工倾向于采取制度化的维权行为。进而建议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完善劳动制度、改善劳资关系引导女性农民工制度化维权。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张笑寒

(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妇女土地问题日益突出,且不断演化。通过对江苏省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呈现出受侵害的妇女范围扩大、形式多样、妇女维权意识增强、纠纷案件处置难等新动向。基于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应当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快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加紧推进村规民约审查与修订工作,根据人口增减变动允许适当的土地调整,建立多元化的妇女土地权利救济体系等维护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建议。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农村女性劳务组织的生成机制与社会功能研究——基于对山东省戈村女性劳务组织的考察

许彩丽,姜 昕

(华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

摘要:以山东戈村的女性劳务组织为例,通过观察、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女性劳务组织的生成机制和运作方式,指出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催生了女性劳务组织,而传统互助方式的突破则为其产生准备了外部环境。在描述女性劳务组织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将其特点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内生组织和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组织,并进一步揭示出该组织的社会功能:劳务组织的合作互助特性改善了村庄的生产经营方式;劳务组织的存在和普及提升了女性地位;组织内部的联结和交流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了社区共同体的融合。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商春荣,张岳恒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妇女由于婚姻迁移而导致的集体成员身份变化,在再次产权界定中,她们的土地权利面临不确定性。目前保障妇女土地权利的机制,包含了法律、村社集体土地制度安排及妇女个人行为等方面。在目前制度背景下,各种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弱化了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保障力度,为此,提出了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措施。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发布日期:2023-03-08浏览次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