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特约专稿
    • 路径、机理与创新:社会保障促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分析

      2018(1):1-12.

      摘要 (1172) HTML (0) PDF 1.20 M (2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制度,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保护人力资本、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当前农村扶贫阶段中,贫困人口的社会生理性致贫因素增强,因此要求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权利救济在内的社会保护式扶贫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社会保障既被列为反贫困的重要目标,也被列为反贫困的主要路径,在中国农村减贫发展进程中的嵌入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减少因制度不一造成的缝隙和叠加问题,让扶贫与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衔接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多领域、多主体的反贫困协作治理框架也需要被构建起来。在看到当前我国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减贫发展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应注重解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减贫可以借鉴欧盟社会保障发展经验、加强服务供给、倡导更加积极的制度安排以及以 “一站式服务”方法促进基层社会保障的协同化治理为努力方向。

    • >技术效率研究专题
    • 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多维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

      2018(1):13-21.

      摘要 (1075) HTML (0) PDF 1.11 M (1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我国农地流转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34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一步法”随机前沿函数(SFA)从总产值、亩均产值、劳均产值三个维度检测了有/无农地流转两类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检验了影响两类农户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农地流转、农业劳动力质量、土地规模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农地细碎化程度、农地离城镇的距离对技术效率则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农地流转、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等政策建议。

    •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增长路径识别:直接影响与溢出效应

      2018(1):22-30.

      摘要 (909) HTML (0) PDF 1.11 M (16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是粮食生产水平的直接体现,识别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增长路径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关键。利用1990-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核算各省(市/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根据拓展的Solow理论模型,构建空间杜宾(Durbin)计量模型测算各因素的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溢出效应是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的主导。其中,城市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农业灾害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影响;农民教育水平与人均耕地规模则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由此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养职业农民、设立粮食功能主产区、加强财政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粮食种植的支持等建议。

    •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农户技术效率研究——基于江苏省桃农的调研数据

      2018(1):31-37.

      摘要 (910) HTML (0) PDF 1.08 M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6年在江苏省桃主要产区调研所获得的微观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桃种植户的技术效率,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其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组织模式下桃农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农户+合作社(协会)”模式下桃农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农户+企业”模式次之,“农户+市场”模式最低,组织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要素投入配置,从而带来桃农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影响桃农技术效率的各主要因素中,种植规模、种植年限和受教育程度对不同模式下桃农技术效率有显著性影响,但影响方向和程度有所不同;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和参加技术培训次数在“农户+合作社(协会)”模式下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

    • >农业经济
    • 农业会展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治理模式研究——兼论湖北农业会展发展趋势

      2018(1):38-45.

      摘要 (895) HTML (0) PDF 1.15 M (1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业会展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日趋重要。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农业会展的系统构成,并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农业会展的治理模式,即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政府市场结合型治理模式、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指出农业会展今后的发展路径:壮大会展产业链,重视政府的资源投入,促进农业会展产业与社会环境的高效互动。在此基础上,以湖北农业会展为例,分析其发展特征、可能的创新空间及未来的趋势,提出了促进湖北农业会展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提升抵御外来竞争的能力、构建完善的农业会展治理模式、深化会展与社会环境的融合。

    •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碳足迹核算体系:国际标准与实践

      2018(1):46-57.

      摘要 (1086) HTML (0) PDF 734.36 K (3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现有ISO及各国发布的LCA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与实践进行梳理,对不同标准间所存在的核算单位、范围等核心要素进行剥离和识别,并将各国标准置于一个比较分析的框架中。结论表明,虽然各个标准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国际化和普适性已经成为未来LAC碳足迹核算体系发展的共识。提出我国的LCA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应做到尽量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本土特色,并增强标准的适用广度。

    • 中国肉羊产业时空演变的特征分析

      2018(1):58-64.

      摘要 (722) HTML (0) PDF 1.11 M (1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Logistic模型、空间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指数、重心模型等对我国肉羊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肉羊产业在经历了1961-1990年的缓慢积累期、1991-2000年的加速成长期和2001-2010年的快速增长期后已经于2011年进入成熟稳定期;我国肉羊产业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同时存在较大的区域集聚差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波动;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和农区的山东、河北、四川等几省是我国肉羊产业主产区,近年来有向粮草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集聚的态势,东南沿海二、三产业发达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肉羊产业非主产区;肉羊产业生产呈现出向东和向北空间集聚的态势,但生产区域的调整强度不断下降。

    • 生鲜乳价格波动、倒奶杀牛与奶业调控政策研究

      2018(1):65-72.

      摘要 (1049) HTML (0) PDF 1.23 M (1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鲜乳价格剧烈波动是我国乳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采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我国生鲜乳价格波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生鲜乳价格波动主要受长期趋势和循环波动因素的影响,季节性波动和不规则波动的影响极其微弱。生鲜乳价格的长期趋势是不断上涨的,但2014年后出现了下行势头,生鲜乳价格的循环波动可划分为3个周期,呈现“大幅波动-相对平缓-更大幅度波动”的变化趋势。消费需求变化、生产成本变动、进口乳品冲击、产业政策调整和突发质量安全事件等是影响我国生鲜乳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因素,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效率差异、产业链视角下扭曲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当前我国乳业快速转型调整的阶段特征则是我国生鲜乳价格剧烈波动和奶农“倒奶杀牛”的根源。因此,我国奶业调控政策应聚焦市场需求变化、奶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和价格预警机制的构建。

    • 我国肉鸡产业市场状态转换及产业链价格非对称传导研究——基于MS-VAR模型分析

      2018(1):73-80.

      摘要 (759) HTML (0) PDF 1.67 M (1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2003年1月至2017年3月的月度价格数据,通过构建包括商品代肉雏鸡价格、活鸡价格和白条鸡价格的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肉鸡产业市场状态转换特征及产业链价格非对称传递。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肉鸡产业市场可划分为正常状态和低迷状态;经历了2003-2008年上半年市场状态频繁转换期和2008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平稳运行期;大部分时间处于正常状态,2008年之前部分月份以及2013年和2017年个别月份处于低迷状态;两个市场状态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低迷状态平均持续期为5.76个月,正常状态平均持续期为18.92个月;不同市场状态下,价格脉冲响应路径较为一致,但响应程度存在差异,且产业链价格传导具有非对称性。为此,应建立健全肉鸡市场预警机制,完善肉鸡产业疫病防控体系。

    • >农村社会
    • 父代压力模型:父代责任的一个解释框架

      2018(1):81-87.

      摘要 (948) HTML (0) PDF 1.06 M (1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中国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代际关系逐渐成为家庭研究的主题之一,但既有研究对代际关系中父代责任的内涵、结构及影响因素缺乏系统分析。文章引入父代压力模型作为父代责任的解释框架,将父代责任与父代能力之间关系作为研究切入点,并对影响模型的相关变量,诸如子女性别与数量、父代责任链条与实现的时空条件,时间跨度与不确定性等进行了分析。进而构建了父代压力综合模型,试图利用父代压力模型展现父代责任的结构性特征与总体性特点,为深入研究父代责任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分析框架。

    • 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决策:一个OLG模型的考察

      2018(1):88-98.

      摘要 (898) HTML (0) PDF 1.16 M (2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构建一个农民工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的OLG模型,理论分析了均衡条件下农民工收入及风险偏好因素对其养老保险参与决策的影响;基于全国31个省市的调查数据,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人与家庭特征、收入与土地、务工状况与预期等因素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务工与务农收入对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恩格尔系数和非收入性因素却大多显著地影响了农民工的参保决策。为此,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生活宽裕程度和支付能力,使之更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养老保险;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民工对未来生活确定性的预期和安全感,使之参与养老保险的水平得以提高。

    • 村干部“名”与“实”的历时性嬗变——基于浙江赵村的实地调查

      2018(1):99-105.

      摘要 (635) HTML (0) PDF 1.05 M (1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于村干部角色行为的研究有两种取向:一是对村干部应该如何的“名”的研究,二是对村干部实际如何的“实”的研究。赵村的村干部的“名”与“实”经历了从融合到偏离的历史性嬗变。改革开放后,因对村干部有了新的要求与期待,历史变迁的惯性及相应的政策及制度性规定为村干部角色行为提供了基础,包办型村干部经历了“名”与“实”的短暂融合。但随着村庄出现可赢利的巨额集体资产,村干部以派性斗争为核心争夺村庄权力,以自我获利为目的,造成村庄集体资产流失,村民利益受损,赢利型村干部的“名”与“实”严重偏离。以制度治村为核心的纠偏机制的运行,以期扭转赢利型村干部“名”与“实”偏离的行为,却导致了放任型村干部的出现,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名”与“实”的偏离,村干部“名”与“实”偏离的困境依然没有摆脱。

    • 形式化民主:富人治村的民主性质再认识——以浙东A村为例

      2018(1):106-112.

      摘要 (849) HTML (0) PDF 1.05 M (1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富人治村作为村民自治的一种实践样态,对基层民主具有重要影响。浙东A村的经验表明,在富人治村的民主实践过程中,村庄政治朝着寡头化的方向演变。富人治村的民主性质是形式化民主,具体表现为民主选举金钱化、民主过程程序化和民主治理私人化。形式化民主是由民主政治法制化、参政资格经济化和政府与资本结盟共同塑造的。形式化民主不符合基层民主的发展方向,并造成基层民主萎缩、基层政权合法性受损,村庄的公平正义被破坏、村庄矛盾增多,最终导致村庄发展不可持续。富人治村的民主实践不能脱离群众,要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 >土地问题
    • “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

      2018(1):113-120.

      摘要 (1013) HTML (0) PDF 1.08 M (1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构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制度。“长久不变”是“三权分置”的逻辑起点,“三权分置”是对“长久不变”的重大理论发展。我国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从“两权分置”到“三权分置”的变革,为更好地落实“长久不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应当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稳定土地承包权,构建“长久不变”的具体规则,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应当是其重要考量因素之一。“长久不变”的具体制度设计,应当坚持承包期内和承包期届满不再调整承包地块,这将通过明确持续承包、继续承包是土地承包权的内容而实现。“长久不变”应当坚持现行的承包期限,并明确土地承包权消灭的法定情形。

    • 水环境严重破坏流域的生态补偿策略研究

      2018(1):121-128.

      摘要 (944) HTML (0) PDF 1.10 M (1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水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一类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通过建立3种情形下的演化博弈模型,递进地分析这类流域的生态补偿策略。研究发现:建立没有流域政府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流域上下游在生态补偿问题上的演化稳定策略是(不修复,不补偿),该策略显然是无法达到生态修复目标的;引入上级政府参与生态修复,依然无法得到上下游间的理想演化稳定策略(修复,补偿);假设上级政府既承担生态修复成本又制定约束机制规范上下游的行为,当上游选择“修复”获得的自身收益增加和政府补贴大于其生态修复成本,且下游支付的补偿金额小于政府对其惩罚金额时,则上下游的演化稳定策略为(修复,补偿)。此结果证明:在市场交易模式尚不成熟的当前,由流域政府和下游共同承担的生态补偿模式必将成为水环境严重破坏流域的理想补偿模式。

    • >经济与管理
    • 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能去库存吗?——基于2014-2015年政策调整的研究

      2018(1):129-137.

      摘要 (945) HTML (0) PDF 1.11 M (1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我国34个大中城市2014-2015年的季度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研究了公积金贷款新政对住房市场销售量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整体上看,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楼市“去库存”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进一步看,首套房和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房价影响均不显著,但对楼市“去库存”均有显著推动作用,且针对首套房的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楼市“去库存”的推动作用更大。由此认为,公积金贷款新政能在“稳房价”的同时促进楼市“去库存”,且公积金政策如果加大对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的首套住房政策支持,既可以扩大公积金新政“去库存”的效果,也是改善现有公积金政策“公平性”问题的路径之一。

    • 契约参照点、高管才能与高管薪酬——来自中国情景下行业属性和产权性质的经验证据

      2018(1):138-148.

      摘要 (905) HTML (0) PDF 1.13 M (1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Demerjian 等的DEA-TOBIT两阶段模型来估算高管才能,从行业属性和产权性质角度分析了契约参照点、高管才能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并使用2008-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高管才能越高,其薪酬水平越高;(2)高管薪酬契约中存在参照点效应,而国有企业和被保护行业更可能利用契约参照点来提升高管薪酬水平;(3)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中存在着高管才能高低的差异,拥有高才能高管的国有企业和被保护行业利用契约参照点拉动高管薪酬增长的倾向更明显。

    • >期刊研究
    • 新时代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转型发展的路径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

      2018(1):149-155.

      摘要 (1154) HTML (0) PDF 1.35 M (1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办刊模式、低水平的同质化现象饱受诟病,开放办刊、特色化转型是高校社科学报突破自身瓶颈、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16年5年来的办刊实践为例,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其间刊发的论文特点,剖析学报特色化转型的具体做法。学报以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主要聚焦农业经济、农村公共治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土地制度等领域研究热点,突出“三农”特色。五年来,学报受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2017-2018)。计量分析表明:开放办刊成效显著,研究机构分布广泛;学科集中度高,“三农”特色鲜明;载文量减少,基金论文比提高,学理性加强;高被引论文增加,影响因子大幅提升;发文紧跟社会热点,问题意识突出。基于此,提出了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转型的路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转型的案例说明:高校社科学报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学科优势设置栏目,注重选题策划,特色办刊、开放办刊,进一步发挥学术公器之作用,学报才有生命力。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