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特约专稿
    • 中国粮食产后损失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小麦为例

      2015(4):1-6.

      摘要 (1018) HTML (0) PDF 964.68 K (3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河南地区小麦产后各环节的损失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种植小麦的900多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层面小麦产后的损失率约为2.1%,其中产后收割环节损失率为1.6%,显著高于运输、晾晒、存储等其他环节;在最佳收割期收割小麦以及选用质量好的收割机械都对小麦收割损失率的降低有显著作用;存储条件的改善以及存储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农户存储小麦的损失率显著下降。分别从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增加产后服务供给以及推广科学储粮三方面提出建议。

    • >社会养老专题
    • 村镇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探究——基于湖北汉川、广东珠海的实地调研

      2015(4):7-12.

      摘要 (872) HTML (0) PDF 944.31 K (2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广东省珠海市、湖北省汉川市的4个典型村镇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村镇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着:法律定位模糊、有效监督评估机制缺失、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的产权困境、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以及养老服务纠纷解决机制缺失等种种问题。在分析村镇民办养老机构的概念,对两地民政主管官员、机构管理者、入住老人的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及立法机关应明确村镇民办养老机构法律地位、建立养老服务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完善行业评估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起部门间统筹协调机制等法律对策建议,以促进村镇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 农民养老中子女支持的性别差异研究

      2015(4):13-21.

      摘要 (1040) HTML (0) PDF 1001.74 K (1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2年新疆13个地州市72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养老中子女支持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在农民养老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总体感觉4个方面,子女支持的性别差异不再是一个普遍现象。子女支持对农民养老的影响,关键是有无子女,而不是子女数量。子女数量对农民养老的影响,是儿子的数量在起作用,女儿数量对农民养老的影响很微弱。新型农保,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养老对子女的依赖。农民养老中子女支持的民族差异,主要体现在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之间。相对于汉族农民而言,少数民族农民养老中的子女支持更加传统,即在经济支持方面,儿子作用更大,在非经济支持方面,特别是在生活照料方面,女儿作用更大。

    • 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城市社区医养结合

      2015(4):22-28.

      摘要 (1429) HTML (0) PDF 963.01 K (4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文章介绍了城镇化对城市空巢老人带来的影响,指出了空巢老人养老和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提出建立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机构来应对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并采取SWOT方法分析了社区医养结合应对空巢老人养老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从生活质量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探讨了社区医养结合的价值,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区医养结合的对策建议。

    • >农业经济
    •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和结构分析

      2015(4):29-34.

      摘要 (1200) HTML (0) PDF 955.66 K (1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农产品分为六大类,利用Grubel和Lloyd、Azhar和Elliot的方法,依次从规模、水平和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2004—2013年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第一,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10年来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近年来增速趋缓;第二,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很低,其中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较为明显;第三,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总体上所占份额略高,但大部分类别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为主。建议中国应缩小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逆差,强化农产品的水平差异性特征,有选择性地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 金砖五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及竞争力实证分析

      2015(4):35-43.

      摘要 (924) HTML (0) PDF 1019.87 K (1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分析金砖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果显示,结构效应是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增长效应和市场效应对结构效应有重要的影响;世界市场需求增加对金砖五国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拉动作用在减弱,对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拉动作用则在增强;金砖五国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需求增长较慢的市场;竞争力效应对金砖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具有波动性,五国在当前农产品贸易中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差;整体上金砖五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竞争力在下降,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竞争力则在不断增强。由此提出:调整出口增长方式及市场结构,注重培育资本集型农产品竞争力,加强金砖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等建议。

    •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与结构的需求估算研究

      2015(4):44-48.

      摘要 (864) HTML (0) PDF 945.86 K (1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要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农业各行业的生产特点、收益和劳动用工量的差异性,研究估算了农、林、牧、渔业各业所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估算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供需缺口超过8 000万,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任重而道远。

    • 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水平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9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2015(4):49-55.

      摘要 (921) HTML (0) PDF 1000.92 K (1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Topsis方法测度中国31个省份1998-2011年的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水平,考察并预测了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短期及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长期弹性为0.67,短期弹性为0.55,当短期贡献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将以42.7%的力度使其回至长期均衡状态;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之间呈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能推动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同时创新水平越高的农业科研机构能获得越多的财政科技投入;从短期波动来看,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的正向冲击较小,贡献仅为2.7%;而财政科技投入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提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贡献达47.8%,且东、中、西区域变量之间的贡献度存在差异。由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对财政科技投入的贡献较小,创新水平高的省份和创新水平低的省份获得财政科技投入的差距不大,这显然不利于激励各省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实现“高创新吸引高财政科技投入”的科研体制,利于有效激发科研机构创新的积极性。

    • 订单交易成本、关系信任对农户履约行为的影响——以山东省286户果农调查数据为例

      2015(4):56-61.

      摘要 (977) HTML (0) PDF 965.58 K (1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山东省参与订单农业的286户果农调查数据,分析了订单交易成本和关系信任等因素对农户履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向企业实际交付的果品数量占其总销售量比重不足半数的农户占样本总数的46.1%,履约行为很不乐观。在订单安排因素中,交易地点远近、交易结算方式对农户履约行为有显著影响,即在交易地点较远或交易延期结算的情况下,农户履约积极性将会不足;交易中的关系信任对农户履约行为也有显著影响,对龙头企业信任水平越高,农户履约激励就越高;此外,户主文化程度、距公路距离和合同溢价程度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履约行为。

    • >农村社会
    • 项目制与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

      2015(4):62-67.

      摘要 (958) HTML (0) PDF 955.60 K (2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后税费时期,国家向农村输入大量财政资源,通过项目制度向农村供给公共品。项目制度使得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方式从“制度外”转向“制度内”,并且强化了公共品供给自上而下决策体制。自上而下决策体制使得国家无法通过项目制度有效获取农民的公共品需求,项目制度的利益协调功能和监督功能受阻,进而加剧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项目制度的优化路径是改革资源输入方式激活基层组织,建立自下而上决策机制,化解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发展

      2015(4):68-73.

      摘要 (936) HTML (0) PDF 957.82 K (2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的基本思想包括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需要农民阶级支持,农民阶级的解放需要无产阶级领导,他们二者的共同诉求是工农联盟建立的基础,无产阶级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是建立工农联盟的必要条件等。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对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并深化了对农民阶级内部不同阶层革命性的分析,强调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要代表和实现农民阶级的利益,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的思想。

    • 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经济思想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2015(4):74-81.

      摘要 (823) HTML (0) PDF 984.19 K (1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一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命运,其发展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对底层受害者和“落在最后”的农民的关怀与同情。从3个方面论述了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经济思想的突出表现:一是他对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忽视弱势群体的批判;二是他对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关于农民贫困根源的批判;三是他认为应以自由看待农民发展的思想。认为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经济思想对推进我国“三农”发展,特别是对领会和贯彻中央新近提出的“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新市民”称谓及其内涵研究述评

      2015(4):82-88.

      摘要 (1208) HTML (0) PDF 980.88 K (1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献综述发现,“新市民”内涵主要有5种,分别是“新兴市民阶层说”“新市民文学说”“新型市民说”“市民新型权利说”和“进城农民说”,其中,以“进城农民说”最为典型,近年来成果也最多。由于农民“新市民”尚未完全融入城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市民”,故“新市民”概念的内涵有待新的拓展。

    • >土地问题
    • 我国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的Kuznets曲线分布与治理研究——基于2001-2011年省际数据的检验

      2015(4):89-94.

      摘要 (1078) HTML (0) PDF 981.96 K (1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与其拐点分布。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之间存在显著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在省级层面,除江苏、河南、新疆等3个省份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以外,其他省份尚未拟合成库兹涅茨曲线;政府干预能改变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值,如通过土地督察可加大土地违法成本,减少其涉案面积,降低其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土地督察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推动土地督察立法,完善土地督察联动机制,并对土地督察机构工作人员形成激励约束机制,避免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收入关系研究——基于264个城市的实证

      2015(4):95-100.

      摘要 (1229) HTML (0) PDF 985.72 K (2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组内差距扩大,两者具有相关性;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都是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仅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存在反向关系。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城市用地扩张增加了土地供给,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因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用地需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的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张的必然结果;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地方政府为获取更多土地财政收入付出的努力推动了城市用地的扩张。

    • >经济与管理
    • 扶贫移民适应期生计风险、扶持资源承接与政策优化

      2015(4):101-106.

      摘要 (1062) HTML (0) PDF 973.20 K (1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扶贫移民兼具扶贫和生态保护功能,有效破解区域生态可持续和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的同时也会出现目标的“反功能”现象。基于适应期扶贫移民生计特征归纳,寻求可能遇到的丧失发展资源、失去公共服务、社会关系网络受损、边缘化等生计损失及致贫风险,针对扶贫移民适应期生计发展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对接有落差、政策衔接有缝隙、政策承接有障碍”等资源承接问题,尝试提出提高移民发展可行能力、注重产业发展、整合发展扶持政策与资源、强化移民专业经济组织建设、健全农村要素市场、促进发展要素整合联动等建议,以促进扶贫移民安稳致富奔小康。

    • “大学+政府+企业”: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探究

      2015(4):107-113.

      摘要 (1189) HTML (0) PDF 981.20 K (2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对西部贫困边远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政府、支教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政府监管缺位、社会资助分散欠规范、志愿服务活力不足、没有形成品牌等突出问题。结合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教实践,探索在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中引入爱心企业,形成合作开放的“大学+政府+企业”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阐释了这一新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从大学、政府、企业、支教学校四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 >农史研究
    • 中国近代对养蜂业的倡导与监管——基于1914-1937年资料的分析

      2015(4):114-122.

      摘要 (1037) HTML (0) PDF 1009.05 K (2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养蜂的历史悠久,但一直发展缓慢。养蜂业兴起于清末民初,发展至今,曾被中国政府及民间人士视为复兴农业和致富的重要手段。但因诸多问题,养蜂业一度陷入困境而一蹶不振,官方机构虽然出台相应政策,加强了对蜂业的倡导及监管,使其出现了局部复苏,但因介入程度较浅及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直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蜂业仍未摆脱衰败状况。结合民国时期养蜂业历史及农业经济学等相关思想,提出当今蜂业发展一定要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提高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参与程度,提高技术水平、广开销路、构建合理的现代化生产结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