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特约专稿
    • 新加坡经济结构转型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0(5):1-6.

      摘要 (2924) HTML (0) PDF 1.02 M (8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5个阶段。总结出新加坡经济结构转型的特点:政府在宏观政策的战略导向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全力营造亲商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战略;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壮大的基础;把握全球经济结构转型机遇,以产业集群形式突破重点战略产业。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新加坡经验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7点启示:坚定不移地贯彻经济结构转型;适时对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作全面的梳理和改革;果断调整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使经济走向内生增长型的道路;加快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以保民生扩大内需;改善投资政策、投资环境和投资结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丰厚的土壤;建立以高新技术和人才为核心的创新体系来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始终保持制造业的活力和全球竞争优势。

    • 湖北省水禽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0(5):7-11.

      摘要 (1533) HTML (0) PDF 1.05 M (2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湖北省水禽养殖、产业深加工技术、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等3个方面考察了湖北省水禽业发展现状,认为湖北省水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水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饲养方式粗放落后;水禽深加工业相对零散滞后;防疫难度大、水质堪忧;产业体系建设中基础性数据缺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实行产业化经营,推进水禽养殖方式转变;建立和完善水禽良种繁育体系,解决水禽种苗问题;强化肉蛋产品深加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养殖环境保护,综合防治疫病,确保食品安全。

    • 我国禽蛋产业发展现状及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2010(5):12-18.

      摘要 (1633) HTML (0) PDF 1.04 M (4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禽蛋产业不仅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从禽蛋的生产、消费、加工、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禽蛋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剖析了禽蛋产业面临的产业集中度不高、生产技术和装备落后、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禽蛋科技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14个方向及具体领域,以期推动我国禽蛋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 >聚焦转基因
    • 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反思

      2010(5):19-27.

      摘要 (1344) HTML (0) PDF 1.07 M (20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历经10年有余。从纵向的发展方向,通过归纳和内容分析法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反思学术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依据。而通过解构的视角可以得出其理论展开呈现出 “生物安全性”“产业化取向” “具体政策选择” 3个阶段性的特征,这3个特征分别成为了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理论研究呈现出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四大学科视域;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理论建构研究,还有待在转基因作物定义的界定、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战略的定位、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发展的战略审视、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公共政策学的思考、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不可行性论证”5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改进。

    • 转基因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

      2010(5):28-35.

      摘要 (1269) HTML (0) PDF 1.16 M (2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国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已历经了14年的发展,2000-200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了若干报告评估其对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为了填补转基因作物对农场层面影响的研究空白,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起了这项研究,并于2010年发布了一个最为全面的评估转基因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报告。报告仅针对科学问题发表观点,在对基于同行评议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做出总结与建议。研究表明转基因技术为美国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而有关社会效益的研究尚未被涉足。报告还阐明了转基因作物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发挥该技术的潜力从作物管理、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

    • >农林经济
    • 贫困、能源与环境:贫困县农村炊事能源使用分析

      2010(5):36-42.

      摘要 (1464) HTML (0) PDF 1.05 M (2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聚类分析及多变量协方差分析(MANCOVA)方法,对贫困县炊事能源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检验能源阶梯理论在贫困县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收入对贫困地区炊事能源的使用有一定影响,但并非最主要的因素;生物丰度、能源禀赋、土地退化、劳动力受教育状况、政府行为、交通和市场状况等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新能源,改善劳动力受教育状况、交通和市场状况,有助于贫困地区突破能源短缺与贫困的恶性循环,甚至在能源阶梯上实现跨越。

    • “打工经济”效应解读与农民“和谐增收”模式构建

      2010(5):43-47.

      摘要 (819) HTML (0) PDF 1.02 M (1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解读“打工经济”的经济、文化及社会效应,发现其效应是多元的、非兼容的、正反面并存的,从而提出现阶段应该树立农民“和谐增收”的理念,这一理念既要体现和谐的基本内涵,又要使农民增收的策略具有可持续性,同时还要关注增收策略的综合效应。为此,要致力打造农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比较优势,要努力开创新型的非农收入格局,要尽力改进农村生活的模式。

    • 养猪农户规模变动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关中地区养猪户的调查

      2010(5):48-53.

      摘要 (1079) HTML (0) PDF 1.03 M (2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陕西省关中地区195个养猪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对养猪户生猪规模变动效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养猪户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养猪劳动力人数、养猪净收入等内在特征与养猪户是否参加养猪合作社以及政府是否提供服务、培训等外在环境因素对养猪户的规模变动效益具有显著影响。因而政府应对生猪产业给予长远规划,完善养猪农户生猪补贴政策、保险政策以及给予农户所需资金优惠贷款支持,大力支持农村养猪合作社发展以及引导提倡农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方式,从而使我国生猪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渔民对渔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沙洋县为例

      2010(5):54-58.

      摘要 (1013) HTML (0) PDF 1.02 M (1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渔业保险是渔民规避生产风险的重要手段。以湖北省沙洋县130户渔民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渔民参与渔业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年龄、家庭非农业收入比重、养殖面积、养殖户是否参加渔业培训、是否有成规模名优产品、近年遭灾程度等是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培育发展渔业合作组织等渔业保险发展的建议和扩大调研范围、增强研究的适用性等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社会成本与兵团农垦团场可持续发展

      2010(5):59-63.

      摘要 (976) HTML (0) PDF 1.02 M (1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兵团党政军企的组织性质是由屯垦戍边的使命约束决定的。这种组织定位存在着经济利益诉求与提供公共产品承担社会成本的矛盾,使农垦团场的社会成本高昂,农工负担沉重,可持续发展堪忧。建立公共财政和农垦团场组织再造,有助于降低农垦团场的社会成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其具体措施有:加快推进师市体制,实现农垦团场政府化;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实现农垦团场场社分离、政企分开;加强社会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落实中央各种惠农政策,构建农工增收的长效机制;开发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屯垦戍边新型城镇等。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

      2010(5):64-68.

      摘要 (995) HTML (0) PDF 1.11 M (2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低绩效的,对其评价还不够完善、不透明。利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建立评价模型。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了划分,包括满足基本生活的公共产品类、满足发展的公共产品类和娱乐性公共产品类。由此建立了包涵一个目标层、四个一级指标、十二个二级指标和三十五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随即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来评价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绩效,并提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该模型的建议。

    • >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湖北名栏)----农村社会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对子女教育条件的满意度研究——基于对云南、河南两省的调查

      2010(5):69-72.

      摘要 (1730) HTML (0) PDF 1.01 M (20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对子女教育条件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云南和河南分层随机抽取3 321名农民进行调查,用差异比较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两省农民对子女教育条件满意度总体而言比较高;省份、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满意度、农民类型、居住地类型等因素影响农民对子女教育条件满意度的评价;省份、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满意度及居住地类型能有效预测农民对子女教育条件的满意度。

    • 桂北民间伟人崇拜:现状、特点及其信仰价值——兼论伟人崇拜对和谐村镇创建的影响

      2010(5):73-77.

      摘要 (1244) HTML (0) PDF 1.02 M (2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桂北民间4个村庄150名村民的调查访谈,探讨了村民崇拜伟人的初始动机和自我意识,分析了伟人崇拜作为一种民间信仰的性质和自觉的伟人情结、公正和谐的道德与人格操守等特点以及对和谐村镇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发挥作为民间信仰的伟人崇拜的动力、凝聚、文化、教化四大功能的对策和建议。

    • >土地问题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以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转包或农地的租赁为视角

      2010(5):78-83.

      摘要 (1119) HTML (0) PDF 1.04 M (2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为了平衡农民的生存利益和农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非农就业的预期稳定性,准确把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规模和范围以及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时机。为此,可以通过发展经济,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为了平衡国家的粮食安全利益和流入方的经济利益,必须严格管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耕地用途。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还应该平衡兼顾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入方的利益。

    • 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的研究——以西安为例

      2010(5):84-88.

      摘要 (1083) HTML (0) PDF 1.03 M (2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及一般系统论,建立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模型;以西安市为例,探讨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2-2008年西安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的走势是先升后降,呈抛物线变化,并且介于14.13°~81.84°之间。1992-1994年,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关系从不太协调向最佳协调状态发展;1995-2003年,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在较高水平上缓慢增加,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胁迫与限制作用开始显现;2004-2008年,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向着更协调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西安市土地利用的几点建议。

    • >经济•管理
    • 我国八大行业的能源消费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完全指数分解法

      2010(5):89-93.

      摘要 (1221) HTML (0) PDF 1.05 M (2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完全指数分解法,选用1994-2007年间中国八大行业的GDP与能源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各部门经济规模的扩大是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但各部门能源密度明显下降,成为节约能源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转换效率下降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影响能源消费增加的重要因素。从行业看,制造业是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最关键部门。

    • 基于知识网络演化的企业知识网络建设策略

      2010(5):94-98.

      摘要 (1262) HTML (0) PDF 1.07 M (1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顾知识网络概念的缘起与发展,探讨企业知识网络的内涵与特征,界定企业知识网络演化模式;继而从知识活动、知识节点、组织学习、研发人才等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知识网络演化的因素;提出了企业组织学习机制构建及企业知识网络的知识治理两方面相结合促进企业知识网络演化的建设措施,为正确认识企业知识网络演化提供了有效借鉴。

    • 湖南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2010(5):99-103.

      摘要 (957) HTML (0) PDF 1.03 M (18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39项指标,对湖南13个省、地级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因子分析,将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归结为4个公共因子,以综合加权因子得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南1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可划分为4个等级。长沙市为第一等级城市,株州、湘潭、岳阳为第二等级城市,娄底、怀化、郴州、衡阳、常德、张家界为第三等级城市,邵阳、益阳、永州为第四等级城市,进一步分析了每个等级城市指标得分的区域差异,并提出了各等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政治•法学
    • “05方案”视角下大学生自主廉洁修身的路径分析

      2010(5):104-108.

      摘要 (1252) HTML (0) PDF 1.01 M (2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05方案”的视角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阐述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廉洁教育和自主廉洁修身的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吸取廉洁的营养;在其它学科、课程学习中感受廉洁的价值;在与廉洁圣人的精神对话中升华廉洁的品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接受廉洁教育的感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廉洁的高尚和快乐;在传播廉洁理念中锤炼廉洁的操守。

    • 从马克思生态需要思想看当下生态危机

      2010(5):109-113.

      摘要 (1143) HTML (0) PDF 1.01 M (19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需要思想。当下的生态危机问题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态需要满足的根基。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不正确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存在;资本主义环境利己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的存在;现代需要、利益集团的多元化、对立化的作用。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之路是:确立正确的全球生态伦理思想;彻底消除环境利己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尊重自然规律,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培养人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引导、激励全人类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 >语言•文化
    • 海涅诗歌中死亡意象分析及文化蕴含

      2010(5):114-117.

      摘要 (1350) HTML (0) PDF 1.00 M (3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西方死亡文化理论,研究了基督教的死亡观念和西方死亡哲学对海涅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了海涅诗歌中表现死亡艺术的文化蕴含:通过梦魇、死亡、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以及拟人的艺术方法,赋予死亡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寓意,不仅渲染了作者对不幸爱情的悲哀情愫,而且让人得到了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在海涅描写死亡的过程中,已经使艺术与死亡哲学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契合与和谐,死亡意象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最高的美学境界。

    • 可译?不可译?——译事难题之我见

      2010(5):118-121.

      摘要 (1302) HTML (0) PDF 1022.58 K (3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英文之间的不可译现象分别存在于语言系统、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几个方面。人类文化在个性之外的共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化提供了客观条件。语言系统内的翻译难题,如修辞格,可以借助于其它修辞手法来体现,用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来重塑原文的修辞效果。意译、音译加注、改译及零翻译等方法可以应对其它方面的翻译难题。

    • 20世纪二胡发展阶段的回顾与思考

      2010(5):122-125.

      摘要 (1881) HTML (0) PDF 1023.97 K (2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二胡是中国当代民族乐器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它在今天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件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乐器,直到20世纪才得以极其迅速地发展。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推进,在刘天华、刘文金等人为代表的音乐家的推动下,二胡在音乐创作、音乐演奏、情感表达、社会地位等方面都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回顾二胡在20世纪中几个阶段的改革,思考其人文内涵,对我们进一步研究二胡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高等教育
    • 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变化研究

      2010(5):126-130.

      摘要 (1003) HTML (0) PDF 1.02 M (16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解放前、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发展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解放前,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的发展基本遵循两种模式,即“独立合并/独立”模式和“综合综合”模式;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只有一种模式,即“独立独立”模式;改革开放后的模式有“独立综合”和“综合独立”两种。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根本决定因素;国家政策的变化是直接决定因素;高校的自主发展能力则是关键因素。

    • 新时期推进农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2010(5):131-134.

      摘要 (1323) HTML (0) PDF 1.00 M (1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了新时期推进农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论述了当前农科专业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四个基本要求。进而提出了推进农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保证活动开展的可行性;面向“三农”,立足专业,发挥科学技术实效性;构建基地,打造品牌,增强社会实践长效性;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开拓社会实践的新内容和新载体。

    • 农科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基于大学各阶段学生的综合调查

      2010(5):135-140.

      摘要 (1208) HTML (0) PDF 1.04 M (2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对某农科大学各个学习阶段的607名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这些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学习策略与英语水平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性别、学习阶段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使用的差异。研究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是社交策略,最少使用的是情感策略和记忆策略;英语水平与学习策略使用存在显著相关;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学习策略;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于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有不同的偏好;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于那些与英语水平相关程度更高的策略的使用频度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最后对研究结果在教学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